第0162章 漢儒孔融(1 / 2)

中平者,本是中庸平安之意,願天下戰事皆止,從此平安太平,此年號甚至是數十治經博士共同研究而成,本以為能夠使得世界太平,再無戰亂,誰曾想,中平二年,便是大亂之年,比之光合年間的黃巾之亂更甚,數百萬亂民糾結在各處,董卓與黑山軍連戰在冀州北部,卻遲遲不能獲勝!

而幽州邊陲,新任太守公孫瓚正與叛逆張舉張純血戰,數有敗績,司隸之處,何進率北軍精銳卻是輕鬆取勝,畢竟有袁紹,曹操此般將帥為之左右,而袁術任命為左將軍,率士卒前往淮北平叛,帳下猛將謀士如雲,其為首者曰孫堅,卻是嶄露頭角,聲望漸起,唯有青州,亂民最甚。

此前因青州未有遭受黃巾叛賊劫掠,卻是使得青州戶籍一躍成為天下之豪,而此刻叛亂之民故也最多,隻是為首者被禰衡射殺,因而分作小股作戰,在青州內四處劫掠,各縣城隻能緊閉城門,不敢外出,堅守城池,孔融居與臨淄,卻是最慘,被數十萬叛賊包圍,不得外出,城內糧草幾乎斷絕,前往突圍求援之士卒,也未有成功者。

“唉~~”孔融站在臨淄城牆之上,望著城外那猶如螻蟻般的士卒,有些頹廢的飲了一口酒,轉身看向身邊一位大將,卻是長得濃眉大目,滿臉鋼須,瞪大眼睛看著城下賊寇,孔融仿佛有些失了魂,搖搖頭,言語道:“武安君,可有勝算?”,這位自然不是先秦那位屠夫武安君,而是其後人,以武安為姓,名國,漢朝稱呼習慣與姓後加君字,以表敬重!

此武安君,出身不過郡卒,卻甚有勇武,此前賊寇幾番攻城,皆被此人激勵士卒,全力抵擋,因而被孔融所重用,孔融帳下多名士,此些名士皆佩劍帶刀,至於城牆之上,此刻之文士,尚有殺人之力,借著此些名士遊俠之相助,臨淄縣城也未有被攻破,可是,如此堅守始終不是辦法,需要有人突破包圍,前往他處求援,隻是,尚未有此等壯士。

“賊寇甚多,可以身報國矣!”武安國毫不猶豫的說道。

“善,可矣。”孔融也點點頭,他頹廢也隻是因為直轄民眾之亂,他自幼受到忠君如父之教育,雖有豪放不羈,也未有對君產生甚麼怨恨,而此刻見得如此之多被君命逼反的百姓,他心裏卻也是動搖起來,終日與府邸中酗酒,或是嚎啕大哭,他人都以為孔融是懼怕此些賊寇,多有不屑。

而唯獨孔融之親近方才知曉,作為孔子世孫,天下道德楷模的孔融,對於此種行為有多憤怒,不得不說,大漢四百年,有暴躁天子,有懦弱天子,有無能天子,卻未嚐有禍民之天子,孔融心中不願對治下百姓舉起屠刀,卻無可奈何進行防禦,若不是為城內百姓,孔融隻怕早便死在百姓麵前。

“依現在之見,隻能與城內打造防禦器械,滾上火油,防備賊寇....”

孔融猛地起身,看著城外,苦笑著,有些撕心裂肺的言語道:“城外,乃是吾青州之百姓!彼與黃巾不同,心裏未有謀逆反之意,隻圖一頓飽飯,隻是如此,此等治世,易子相食,何等不易?”,武安國一愣,未有言語,卻有名士與身後言語道:“城外乃青州百姓,城內又何嚐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