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2 / 3)

這廝卻是喧賓奪主,擺出一副主事人的嘴臉,忒是可恨。

李穀簡直是無可奈何,眼前這些人,攮臂揮拳,一副不將李開明等人看在眼裏的嘴臉。他們也確實是將門出身,不過除了從習過弓馬技擊,看過幾本兵書外,怕是這些年來就是鬥狗鬥雞,喝酒耍錢,狎妓追歡為多,他們的錢糧俸祿都不夠開銷,得經常舉債借錢揮霍,這種事在這個群體裏太常見了。

這一次的機會,他們也是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儕身建州的戰場之中,除了效力之外,當然也是要給自己撈取足夠多的好處。

李穀在這時候給他們提醒,潑冷水,這些人又怎麼能聽的進去?

“好了,好了。”李穀頗為厭煩,打斷了這些人的話頭。他也太疲憊了,這兩不眠不休的做這些事,眼前的這些老爺們卻是視為理所當然,沒有人主動出頭奔走,沒有人主動替李穀分擔,在這種時候,這些丘八將領們的眼裏瞟過來的完全是輕蔑之色,可想而知,這幫家夥要是真的成事,對李穀又將是什麼樣的態度。

李穀已經不想多,指指東門附近,道:“那邊已經燈火通明,我要趕過去看這一場大熱鬧,不奉陪諸位了。前頭城門已經開了,各位趕緊走吧。”

這一下諸人倒是無話,隻有幾個人嘀咕道:“為甚不明走,今晚福州城裏這麼熱鬧,咱們要是不走,聚在一起喝酒看熱鬧耍子,那有多美。”

這話倒是引起眾人的唏噓,李穀厭惡的簡直一個字也不想,好在守城門的武官已經在黑暗中將城門打開,車隊和人群開始川流不息的往外走,李穀連一刻功夫也不想多留,城中的注意力都在東門那邊的婚禮之上,李穀也是急著想看看那邊的情形,所以他趕緊上馬,在城牆角下,沿著往東門的道路,急速向前行。

此時此刻,李穀倒是徹底放鬆下來了,棋子全部布局成功,底下的事如果發展迅速,徐子先進入福建路的努力將會徹底失敗,最少在趙王掌控下,福建路將會成為一個整體。

徐子先隻有一個機會,就是公然舉旗造反。

那時候他的宗室身份,近支血脈,反而將會成為他的桎梏。

這麼一種身份,悍然造反,誰會相信他的人品?

此前營造的形象,聲望,將會瞬間掃入穀底。

靠著強悍的軍隊打下來的地方,將會很不容易治理。

官吏不服,百姓離心,商人畏懼,軍隊將會成為難以控製的野獸。

可能多年的經營之功會使這些負麵的影響消彌掉,但那時候,徐子先又能獲得多少?

隻要稍有理智的人,都會退縮回去,在東藩經營自保,而不再試圖染指福建路。

趙王開府之後,有任免官吏的權力,那到時,李穀又會得到什麼?

夜風之中,馬背之上,身心俱疲的李穀,突然微笑起來。

……

“也沒有那麼簡單……”

南安侯府中,有人感慨道:“中山王的根基始終是在東藩,自成體係格局。福建路錯蹤複雜,幾個大員的依附看起來樂觀,但那麼多官員,吏,禁軍和廂軍的將領武官,普通的將士,外麵的府州軍縣,那麼多官員,民間的士紳,生員,商人,還有城中的宗室,這些勢力各有想法,也自有述求,現在普遍的想法是想中山王用強悍的武力保護大夥。但如果中山王用治東藩的辦法來治福建路,恐怕遭遇的反彈就要大過支持了。”

眾人一時默然,確實是如此。

徐子先在東藩建立了更高效的吏治,上下通達,接受監督,官吏一體,民眾監督的權力遠大於福建路這邊。

如果到福建路這邊,如何統合各處的勢力,將各方的力量利用起來,而不是分散,這會是擺在徐子先進入福建路後的第一個難題。

這一場婚禮確實是一個先聲,但隻會叫仇視者更仇視罷了。

“中山王非凡品。”林定一頗為堅定的道:“不會有什麼事情難住他的。”

……

“你這沒用的東西,一輩子窩囊,想叫兒子也窩囊?”陳滿的妻子象是一隻被踩了尾巴的貓,張牙舞爪,恨不得飛撲在陳滿的臉上,將他的臉撓的滿臉開花。

陳滿頗為狼狽的躲閃著,一邊躲一邊解釋道:“我們彼此仇怨不深,沒有化解不開的事,中山王和趙王鬥去,咱們合必摻合在這事裏頭?”

“放屁!”陳滿妻子啐了一口,罵道:“老二和徐子文的事能揭過去?你為了富貴,兒子都能不要?你舍得,我卻舍不得。再你現在的功名富貴,誰給你的?徐子先有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在破島上養了幾千兵,僥幸打敗了海盜,現在人人傳言他厲害,你也想去、舔溝子,混帳東西,你也不想想,趙王麵前你還算個人物,到徐子先跟前,先得殺自己的兒子,再跪下捧他的臭腳,你想去做,我寧死也不從。”

陳滿被妻子啐了滿臉的唾沫,四周的勳貴們想笑又是不敢,陳滿好歹也是副大都督,城中握有實權的大人物。

而且確如陳滿妻子所,靖遠侯府現在和趙王府關係相當密切,有傳言,趙王打算向朝廷推薦,給陳滿晉升為國公,隻是這個晉升還要等時機,比如陳滿獲得一次戰功,或是積勞受賞,現在這兩個條件都還沒有成熟,隻能等待。

“且看看再……”陳滿原本堅定的內心也被妻子的話所影響,確實如妻子所,還沒有到最後關頭,倒是真的不急著下決斷。

……

“在下徐子文,替趙王殿下前來賀喜。”

昌文侯府前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同住一坊,彼此在婚喪嫁娶都會有往來,勳貴權門,對普通人來是很難逾越的鴻溝,對身份相當的權貴來,比如徐子文來,眼前這昌文侯府就是他經常前來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