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經驗豐富的宿將,也沒有拿的出手的戰功。
兩人若不聽命,等若將大軍交給不合格的統帥,以李國瑞和嶽峙的『性』格,安忍如此?
這責任,隻能他們倆自己背起來。
此時此刻,兩人內心卻是一片輕鬆,不管怎樣,大魏哪怕是在這遼西慘敗,好歹不會有頃刻亡國之憂,以秦王之能,加上水師之強大,不僅秦王幕府的水師力量強橫,王直,康祈似乎也可以為秦王所用。
東胡人再強,想以鐵騎過江,也近乎是癡人夢。隻要水師鎖江,將襄陽,洪都,江陵聯成一線,甚至沿海『騷』擾,控江扼淮,東胡也就最多能占據殘敗的北方,大魏太祖當年以南伐北一統下的局麵,未嚐不是可以再重現一次。
原本李國瑞與嶽峙覺得自身肩負的壓力如山一般,壓的兩人喘不過氣來,現在這個時候,終於可以稍微喘一口氣了。
……
徹辰汗是一個四十五六歲年齡,身高較常人高出一頭甚至一頭半,軀體亦是比常人寬出許多的高大胖子。
他和族中的貴人們,不管是那顏還是萬戶們走在一處時,不光是走路時的位置處於最中心,也定然是最為顯眼的一位。
東胡國崛起已經近百年,是契丹,靺鞨,鄂溫克,鄂倫春,還有女真人,北虜的林中諸族,還有少量的朝鮮人,漢人,這些林林總總不下十來個的民族最終以農耕和放牧,加上漁獵等諸多生存辦法抱團融合,最終形成了東胡這個國度。
曆時百年,眾多民族已經算是融合在一起,大家都類似的語言,他們的語言就是通古斯語,原本就差不多,經過百年的融合,很多詞彙被發明出來,也有一些固有的詞彙消息在了曆史長河之鄭
並沒有人會覺得可惜,遺憾,這個國度從鴨綠江邊到老哈河畔,包括長白山的池和遼河的平原,再到遼南的海邊,整個疆域大約是東西快馬跑三四,南北快馬也要跑五六的距離。
若是不急不緩的帶著宮帳軍遊獵,往北方可以走半個月,往返需得一個多月的時間。
徹辰汗喜歡沿著腦瘟江往北邊走,江麵寬闊,兩岸很多獵物,野鵝,大雁,鴨子,各種鳥類數不勝數,到處都可以獲得補給,河裏的魚用棒子都能打的到,都是半人多大的大魚,烤起來肥嫩可口,不比正經的獵物差。
徹辰汗就是個好獵人,他十歲出頭就能騎烈馬,在馬上張弓馳『射』,一之內能『射』死過百隻兔子,十五歲時他就與同伴一起入山林深處獵虎獵熊,二十不到,他的住處裏就懸掛著若幹張熊皮和虎皮。
在二十五歲時,徹辰汗為一部那顏,與前任大汗一並入關多次,他們裹挾著北虜牧民,從漫長的邊境線衝到大魏境內,閃擊魏軍前鋒,繞道截魏軍糧道,多次衝擊魏軍主力,擾『亂』其陣列,在多次試探,閃擊,迂回之後,抓到魏軍主力的錯失,以重騎突陣,精銳鐵騎自兩翼夾擊,弓騎掩『射』,將漫箭雨潑撒在魏軍頭頂,鐵騎衝擊之時,如山崩地裂,魏軍步兵若陣而後戰,還有機會抵禦,若稍有不慎顯『露』破綻,則必敗無餘,且必定是慘敗之局。
這樣的戰場,徹辰汗還是一個普通的汗王子的時候就參加過多次,然後是千戶,萬戶,那顏,最終到大汗。
這位至尊的大汗穿著銀光閃閃的鐵鱗甲,甲衣被磨的銀光閃爍,在鐵甲之外是厚實的狼皮襖子,再配上狐狸皮縫成的披風,哪怕是春寒料峭,也未叫大汗覺得有絲毫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