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3 / 3)

半使用骨製的箭頭,也沒有鐵甲和象樣的兵器,他們要不停的捕魚打獵采摘幹果,這樣才能使族人生存下來,他們在冬季靠獸油遮蔽寒氣,但還是會有大批的族人被凍死,因為攝入的熱量不足,被凍死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在一二百年前,他們還曾退化到食生肉的地步,如果不是他們在與北虜和渤海國的戰事中獲得了主動,他們很有可能被封鎖退化為食生肉的野人,部族也會分裂,形成一個個幾百人或最多幾千饒無數部族,勉強維生,一遇災年,部族裏的孩子和老人就會成片的死去,這些事相隔還不久遠,很多東胡將士都記憶猶新。

在黑之後,呼喊聲還持續不停,此時宮帳中眾多那顏和好幾十個聚集而來的萬戶爭執不下,已經是相當的疲憊。

按很多饒想法,此時魏軍擺開戰場,設立長壕柵欄,放置了大量的拒馬和鹿角,還有錦州城為依托,根本不利於騎兵衝擊和速戰,惟今之計,是要將戰事分為兩部分來打,與魏軍主力相峙,然後打造攻城器械,圍攻錦州。

將錦州攻克,把魏軍壓到渝水城一線,再將其圍困,挖長壕隔絕渝水城與錦州和鬆塔各堡之間的聯係,斷絕魏軍糧道,這是最為穩妥和保險的戰法。

這樣的打法,隻有一個缺陷,便是可能耗日持久,但在對峙,消耗的過程中,魏軍也很有可能按捺不住,主動出擊,這樣的話對以騎兵為主的東胡人來,反而是更好的結果。

若在相峙過程中,攻擊錦州不利,或是東胡後勤先行崩潰,便是這一仗的轉折點,很有可能在打下錦州與魏軍在渝水城對耗之時,東胡人先耗不過而崩盤,這樣就會全盤崩壞,萬劫不複。

而另一派的設想便是傾盡全力,不顧錦州,趁著士氣正旺,不計死傷攻克魏軍的外圍,然後以騎兵硬憾魏軍正麵,一戰定勝負,決生死。

反對者當然是感覺這樣的計劃太過冒險,而且這方圓三十裏左右的戰場上,魏軍營壘森嚴,軍寨林立,互為犄角,從試探性的進攻結果來看,魏軍反應極快,炮聲不停,營地各處都架有床弩,每當床弩拉響之時,那吱吱呀呀的聲響也是令權戰心驚……弩箭射發極快,幾乎是猝不及防之下就會射到身前,再身經百戰的悍勇將士也是極為畏懼弩箭之威,一旦及體,不管多堅固厚實的鎧甲也是毫無用處,頓時就會被洞穿,很多身經百戰的東胡將士不止一次看到弩箭射穿人體,甚至將多個甲兵穿在一起的情形,這叫他們十分敏感,聽到弩箭的響動就會十分警惕和膽怯。

雙方爭執良久,不能決斷,最終隻能將眼光再投注到大汗身上。

大汗已經領兵多年,也是公認的東胡貴族中最有戰略決斷的一位,事實上這一次落敵先機也並不能責怪大汗,魏軍動作太快,幾乎是帶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氣勢而來。東胡軍已經及時反應,但還是沒有敵的過銳氣正盛的魏軍,此時局麵不利,大汗一至雖未有明確的指示機宜,但兩次宣諭鼓勵起了將士的士氣,又以斬刑確定森嚴軍紀,這令得人們在警惕之餘,也是對大汗增加了幾分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