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劄(2 / 2)

“我明白了。”韓炳中咬著牙道:“得空就去整肅軍營,既然朝廷委下官為製置使,福州各軍當然是歸下官一手掌握,誰伸手也不行。”

“你有這番覺悟,我很高興。”林鬥耀極為欣慰的道:“內有朝爭,外有海上巨盜,我輩當然要謹慎持重,一定要把地方安靜當成首要之事。”

韓炳中唯唯稱是,不過心裏卻是明白,林鬥耀的意思就是不管怎樣,一定要把軍政大權牢牢抓在自己人手裏,這樣才能“地方安靜”!

“一個團練使,允了他去。”林鬥耀開始書寫安撫使司的正式公文,按樞府的意思是給徐子先地方軍政曆練資格,將來襲爵考中武進士,一下子就有了資曆,可以不必從軍政體係的底層熬起。

這算是一件便宜事,國朝舊例如此,不算稀奇。

但林鬥耀等人已經決定不給齊王或南安侯世子發展的機會,別院附近的那一營多兵絕不會給世子染指。

齊王也是知機的很,並沒有討要兵權,而是建議給徐子先福州府團練使的官職,團練使正五品,已經由實職向虛職轉換,很多權臣世家的子弟,文職就蔭官為校書郎,武職就授團練使,武職比文職要高一些,這也是時人的習慣,文職低而清貴,武職高而鄙俗,反正都不是實際上任,隻是朝廷給這些大臣子弟一個官身,也沒有俸祿可領,也不算資曆。

想正兒八經的當官,在大魏隻有一條途徑,宗室都不例外,就是考試。

林鬥耀很快把公函寫完,用了印,令人連朝廷封賞一起送到南安侯府別院,待吏人出門後,他對韓炳中笑道:“齊王還是太高看南安侯世子了,擊敗岐山盜的事哪有這麼簡單?等他就任團練使,就可以把那一營多兵撤走,反正這是齊王的意思,我們不過是成人之美……”

韓炳中自是答應下來,不過心裏警惕,林鬥耀滴水不漏,用心太過狠毒,把那一營多兵撤走,萬一陳於泰聞訊來攻,世子不免於難,四周的百姓也定然生靈塗炭,但可以借此事攻齊王,還能牽扯到京師政事堂的右相,果然是草灰蛇線,伏莽千裏,用心之深,用心之毒,也令韓炳中嚇了一身冷汗出來。

這時才隱隱感覺到,自己這個才具不足的製置使,要麼俯首貼耳的給林鬥耀當部屬,要麼就得早做打算,否則林鬥耀心思一變,還真不知道會叫他韓炳中死的多慘。

……

“恭喜,恭喜!”

政事堂的堂劄,加上安撫使司的大令迭日即下,魏翼和徐行偉聽到消息之後迅速趕了過來,正好和安撫使司的吏人一起趕了過來,親眼看到孔目官給徐子先下委劄的情形。

魏翼連聲道賀,一旁徐行偉笑道:“團練使和節度使,節度留後,還有兵馬使等官職一樣,已經多半為虛銜加官,沒想到明達還能得授實職,雖然是權宜之策,不算正經實官,但也委實罕見。”

四周響起鞭炮聲,別院大門經過這一陣子的整修已經煥然一新,連別院前麵的鎮子上的街道也是重新整修過,重新鋪上磚石,疏浚了排水道,清理了一些生活垃圾,眼前景觀就變得相當不錯,綿延不斷的街道,臨風招展的招牌在不遠處的鎮子大街上。

眼前是筆直的青磚道路,可容兩輛馬車對麵而行,明溝暗渠疏浚一新,看起來整潔一新。

而不遠處的閩江,江水浩浩湯湯流淌而過,一艘艘大船隻如在水墨畫中。

侯府別院四周則是有高大的榕樹環繞,時正深秋,落葉卻還不多,四周仍是綠意盎然。

別院則環抱數十畝地,重新粉涮過了,白牆碧瓦綿延甚廣,給人一種典雅與大氣並存的感覺。

四周頗多人圍觀,很多商人東主自動叫人放起爆竹替侯府慶賀。

自岐山盜來襲之後,鎮上商家都擔心安全,還好有徐子先這個世子坐鎮,令得商民們安心了不少。

明裏暗裏的感激當然不少,徐子先獲朝廷厚賞,鎮上的人也是感覺與有榮焉。不管怎樣,別院建在這裏幾十年了,南安侯府算是鎮上的成員之一,侯府有了喜事,出了徐子先這樣能幹的世子,鎮上的人也是相當的感慨。

從本事上來,徐子先是似乎能叫老侯爺在九泉之下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