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六祖壇經》:工作坊是我們修行的道場 (2)(1 / 3)

這是禪宗裏極為重要的幾句話,很有概括性。你如果要問禪門中人為什麼能成佛,得到的回答就是如此簡單:因為你有佛性,自己了解自己就成佛了。學禪不要向外求,禪並不在外麵,自己就自足自有的啊!所以不要繞圈子,直下頓悟就能成佛。

在一個禪者看來,所有問題的出現,都源自於心,而所有問題的解決,同樣源自於心。

有一天,奕尚禪師起來時,剛好傳來陣陣悠揚的鍾聲,禪師特別專注地聆聽。等鍾聲一停,他忍不住召喚侍者,並詢問:“剛才打鍾的是誰?”

侍者回答:“是一個新來參學的和尚。”

於是奕尚禪師就讓侍者把那個和尚叫來,並問:“你今天早上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在打鍾呢?”

和尚不知道禪師為什麼問他,於是說:“沒有什麼特別的心情啊!隻為打鍾而打鍾而已。”

奕尚禪師說:“不見得吧?你在打鍾的時候,心裏一定在想著什麼,因為我今天聽到的鍾聲,是非常高貴響亮的聲音,那是真心誠意的人才會打出的聲音啊。”

和尚想了又想,然後說:“禪師,其實我也沒有刻意想著什麼,隻是我尚未出家參學之前,一位師父就告訴我,打鍾的時候應該想到鍾就是佛,必須要虔誠、齋戒,敬鍾如敬佛,用一顆禪心去打鍾。”

奕尚禪師聽了非常滿意,再三說:“往後處理事務時,不要忘記持有今天早上打鍾的禪心。”

我們可以想象,那個小和尚在將來一定可以修成正果,原因是什麼?就在於他的虔誠的佛心。

無論外界如何喧囂,我們都要固守一顆虔誠的心。虔誠的心中是對正念的把握,是對信念的秉持。纖塵不染,雜念俱無,集念於一處,力量就是最大的。

很多成功的人,正是因為有了一顆虔誠的心,才作出了偉大的事業。

劉宇大學畢業後,在父親開的清潔公司幹活。父親用一桶清洗液和一把鋼絲刷,頭頂烈日為兒子上了重要的一課:每一件工作都好比是你的簽名,你的工作質量實際上等於你的名字,隻要腳踏實地,以一顆虔誠的心對待你的工作,遲早會出人頭地。他按照父親的教導,用鋼刷蘸著清洗液把磚頭洗得幹幹淨淨。

後來,劉宇在西南食品超市由包裝工升為存貨管理員,整天幹著裝裝卸卸、擺擺放放這些細小麻煩的工作,但他始終一絲不苟、樂此不疲。有朋友屢次勸他:“別把青春耗費在這種沒出息的事情上!”他卻不以為然,仍是堅守著自己的工作信條:工作無大小,幹好當下每件事。朋友認為他是個大傻瓜,一輩子也幹不出什麼名堂來。他卻為自己能幹好這件誰都不願幹的工作而自豪不已。他相信父親的話:“隻要自己不斷努力,隻要以一顆虔誠的心認真地做好每件事,上帝一定會眷顧你的。”

果不其然,數年後劉宇脫穎而出,成為擁有8家商店、一年總營業收入達幾千萬的大老板。而當初勸他的朋友們大都默默無聞。

禪者的心隻要是虔誠的就可以成就修行的道業,而員工的心隻要是虔誠的就可以成就自己。在工作中修行,做一名虔誠的員工吧!

活在當下,腳下踏去是坦途

在日常工作中感悟修行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

——《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