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在重大問題上與中央保持一致。在黨的基本路線和總方針、總政策、總目標以及關係全局的重大問題上,隻有中央才有資格、有能力代表全黨、全國人民進行最高決策,除此以外的其他各方都必須無條件地執行。這一點應該十分明確,決不允許違背中央的根本精神各行其是,另搞一套。現在,需要特別防止用局部利益代替全局利益;僅從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的實際出發,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借口改革創新而無視國家的政策法令和黨的紀律。每個公務員都要自覺處理好個人利益、部門利益、地方利益與國家整體利益之間的關係,不折不扣地執行中央的大政方針,以維護黨和人民的最高利益不受侵害。
第二,模範地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這是從中央到基層的一切組織、全體公務員毫無例外都必須遵守的一條基本原則。國家憲法和法律相對規範化和定型化,它麵向全國,對社會的方方麵麵都有約束力。因此,公務員無論職位高低首先是公民,應該首先守法並且做得比一般群眾更好。
第三,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的決議、決定,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關鍵是按照民主集中製正確解決加強紀律與改革創新的關係。改革不能沒有紀律,執行紀律是為了更好地保證改革。改革所衝破的隻是不合理的、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清規戒律,而不是必要的紀律。在實際工作中,把加強紀律與改革創新很好地結合起來,一方麵要加強紀律觀念,自覺堅持“四個服從”,特別是全黨服從中央的原則;另一方麵要鼓勵廣大公務員解放思想,勇於探索,大膽試驗,創造性地執行中央的大政方針。這其中的政策界限是:中央規定不許幹的事堅決不幹,對於既符合國家利益、全局利益又符合地方利益、局部利益的事,雖然中央沒有明確,當然可以去辦;對於符合國家利益、全局利益而對地方、局部缺少直接利益的事,也要照中央的指示去做。要從實際出發,認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有關重大問題應該及時請示報告,妥善處理和解決。
第四,必須樹立求真務實、言行一致的優良作風,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多年來,我們公務員隊伍中大力提倡求實、務實、落實,使之成為各級公務員共同的行為準則,保證中央的決策切實得以貫徹落實。但不可否認,在少數地方、部門和公務員中還存在著搞形式主義甚至弄虛作假的問題。我們一定要花大氣力解決好這個問題,使各級公務員思想上確有明顯提高,政治上確有明顯進步,作風上確有明顯轉變,紀律上確有明顯增強,更好地擔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曆史重任。
6.忠於國家利益
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中華子孫的美德。《禮記》中雲:“苟利國家,不求富貴”。春秋時期的鄭國大夫子產說:“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唐朝文學家韓愈說:“赤心事上,憂國如家”。宋朝詩人陸遊詠詩曰:“位卑未敢忘憂國”。明朝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清朝陳壁詩曰:“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侯”。清朝林則徐詩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鑒湖女俠秋瑾寫的許多詩裏都表達了愛國之心,如“成敗利鈍不計較,但持鐵血報祖國”、“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漂泊我無家”等。優秀的共產黨人也有許多表達愛國之情的言論與詩篇,如李大釗說“國人無愛國心者,其國恒亡”,朱德詩雲“願與人民同患難,誓拚熱血固神州”,林伯渠詩雲“收複山河吾儕事,長留肝膽照陵園”,吉鴻昌絕命詩曰:“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鄧小平曾經說過:中國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
廣大公務員忠於國家利益,需要進一步做好以下幾個方麵:
(1)堅持個人和集體的一切利益服從國家利益
忠於國家利益,就是切實解決好“服從誰”的問題,堅持個人和集體的一切利益服從國家利益。黨的性質決定共產黨人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國家的利益就是我們的最高利益,在國家利益受到損害時,敢於挺身而出,旗幟鮮明地開展鬥爭。同時,要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維護國家統一、主權和尊嚴,始終把個人追求同祖國富強結合起來,把各民族繁榮發展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統一起來,在熱愛祖國奉獻祖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觀。
(2)增強心中的祖國意識
要強化祖國意識,就要全麵了解和認識祖國的曆史和現狀,了解她幾千年來創造的燦爛文化和遭受的屈辱苦難,也了解祖國今天的新的發展。對祖國缺乏了解和理性分析,愛國之情就無從產生。必須注意到,現在有不少年輕的公務員,對於我們國家和民族過去飽經憂患的曆史,爭取獨立和解放的曆史,不了解,不熟悉,甚至有些年紀大的也漸漸淡忘了。這就向我們提出一個任務,必須向人們特別是公務員加強國情教育,加強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通過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使廣大公務員不僅從思想感情上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而且在實際行動上對祖國擔負起更多的責任和義務,把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化為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強大精神動力。
(3)要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大力弘揚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以純真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深厚底蘊和堅實根基的。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燦爛文明曆史的國家,我們偉大的民族是一個不屈不撓、曆經磨難而自強不息的民族。遙想我們的祖先,在民族的曆史上不甘忍受恥辱,前仆後繼,用血肉長城驅逐了侵略者,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戰歌。今天,熱愛祖國、報效祖國,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每個中國人的崇高理想,是愛國主義的本質所在。可見,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中華子孫的美德,也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生動的詮釋。廣大公務員一定要在全社會發揚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時時處處以維護國家利益、國家尊嚴為最大的光榮,以損害國家利益、國家尊嚴為最大的恥辱,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4)關鍵時刻敢於犧牲自己的一切
一個偉大的民族,首先必須具有偉大的精神、高尚的品質,然後才談得上偉大複興。這偉大的精神、高尚的品質,就是忠誠。“忠”為盡職、盡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民族的整體利益,為了國家的整體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誠”為坦率、守約,言必行、行必果,襟懷坦白、光明磊落。
7.維護黨和政府形象和權威
黨和政府要治國理政、取信於民,離不開良好形象和權威的支撐,黨和政府形象和權威來源於全體公務員的道德形象,公務員道德素養關係黨和政府的道德水準高低,公務員道德的先進性彰顯和表達黨和政府的先進性。當前部分公務員道德水準下降、道德素養滑坡,既敗壞了黨風,也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權威。塑造黨和政府形象,樹立黨和政府權威,要從公務員的道德修養抓起。
同時,從公共權力運用來看,政府的權力交由官員行使,政府掌握的公共資源交由公務員管理和分配。隻有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公務員才能正確認識手中權力的來源和性質,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謀利益。隻有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公務員才能公平、公正地分配各種公共資源,自覺抵禦各種權力尋租行為,防止權物交易、權錢交易、權權交易、權色交易等現象的產生,有效維護黨和政府形象和權威。
因此,公務員的道德修養絕非個人的私事、小事,與黨和政府的形象和權威密切相關,公務員的道德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黨和政府的形象。群眾對黨和政府的道德評價,國際社會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道德評價,主要依據公務員的道德素養與道德形象來判斷,各級公務員應從這一高度來認識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當然,公務員身份是相對於服務對象而言的,和生活中的人際交往不同,其更多的發生在為民眾服務的過程當中。由於廣大公務員肩負著人民賦予的權力和職能,所以,在這樣的交往中將會有更多的規矩、更高的要求。在麵對普通大眾時,以禮相待是最基本的行為準則,無論對方態度如何、有理沒理,謙恭和敬、不卑不亢是公務交際中的不二選擇。在工作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微笑、一杯茶水、一聲問候往往就能幫你打開心門,拉進彼此的距離;耐心傾聽、真誠關懷會慢慢換來信任和理解,溝通變得不再困難,一些小舉動、小細節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融冰效果,這就是禮儀的魅力所在。滴水終將穿石,知禮明理,這些“規矩”就能成為我們開展工作中的有效工具。
8.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推進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前提。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因此,全體公民必須自覺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堅決反對任何分裂國家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
維護國家統一是指維護國家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方式分裂國家、接受外國勢力支配、割讓領土、服從外國勢力或要求外國幹涉中國內政,必須堅決反對外來侵略或危害國家政權統一的行為。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是指每個公民都有責任維護各民族間的平等、團結和互助關係,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鬥爭。
為了更好地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廣大公務員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已經確立,並將繼續加強。其二,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其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的關係。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其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其五,在維護民族團結的鬥爭中,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全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9.嚴守國家秘密
公務員依法履行公職,肩負著“治國安邦”的曆史使命。這就要求公務員必須具有國家安全和利益高於一切的責任感、使命感。國家秘密直接關係到國家安全和利益,主要產生和存在於國家各級黨的機關、權力機關和政府行政機關的事務、政務中,而這些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國家秘密事項絕大部分都是由國家公務員具體承辦。因此,加強公務員的保密教育,提高他們的保密觀念、保密法律意識、保密責任感,使他們既具有很高的保密自覺性,又具有一定的保守秘密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公務員的保密行為規範,是指公務員在處理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和商業秘密的一切公務活動中,甚至包括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循的保密工作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保密工作的一切程序、規則、標準和紀律等。公務員保密行為規範是公務員行為規範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麵。公務員的保密行為規範的具體內容體現在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公務員所在機關、單位的製度規定之中。公務員保密行為規範的具體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麵:(1)不該說的秘密不說,不該知道的秘密不問,不該看的秘密不看,不該記錄的秘密不記錄;(2)不私自或不準在無保密保障的條件下製作、處理和保存屬於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一切秘密載體;(3)不通過普通郵政傳遞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秘密載體;(4)不攜帶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秘密載體參觀遊覽、探訪親友或辦理私事;(5)不在公共場所傳播秘密信息;(6)不將秘密信息告訴或不將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秘密載體交給家屬、子女、親友和其他不應知悉、接觸的人員;(7)不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秘密信息;(8)不使用未施加保密技術措施的信息設備(包括普通電話、明碼電報、普通傳真、共用信息網絡等)傳輸、處理秘密信息;(9)不私自向境外組織、機構和人員提供秘密信息,不私自向境外提供和投寄涉密的論文、稿件及其他涉密圖文音像製品;(10)不擅自向境內公開發行出版的報刊雜誌、出版社及電台、電視台、公共信息網絡提供發布秘密信息和報寄涉密的論文、稿件及其他涉密圖文聲像製品;(11)不擅自攜帶秘密文件、資料及其他秘密載體出境、進入外籍人員住地或參加外事活動;(12)不擅自引帶境外人員到國家禁止境外人員進入的區域、部門和部位活動;(13)不得拒絕接受組織對自己的保密教育和保密監督檢查;(14)不對組織隱瞞自己違反保密製度規定的行為和泄密問題。
以上保密行為規範,是對所有公務員而言的。此外,承擔不同公務的公務員,或者說主要負責涉密事務的公務員,除應當遵守上述保密行為規範外,還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機關單位規定的相應的特別保密行為規範。
10.同一切危害國家利益的言行作鬥爭
自覺地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為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堅決同危害國家利益的言行作鬥爭,是廣大公務員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之一。
一切危害國家利益的言行,都是對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侵犯。維護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廣大公務員義不容辭的責任。當黨、國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侵犯的時候,是挺身而出,勇於鬥爭,還是視而不見,袖手旁觀,這是對公務員黨紀、法製觀念的最直接檢驗。
有的公務員往往滿足於潔身自好,認為隻要自己遵紀守法,不行賄受賄,不貪汙腐化就可以了,別人是不是違法亂紀與自己無關,這種想法顯然是不對的。當然,公務員能夠廉潔自律,自覺抵製腐朽思想的侵蝕,模範地遵紀守法,不行賄受賄,不貪汙腐化,這無疑是可貴的,必須繼續發揚。但是,作為一名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國家工作人員,不僅應當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而且要堅決同一切危害國家利益的言行作堅決的鬥爭。如果隻滿足於潔身自好,對危害人民、危害社會、危害國家的行為視而不見,袖手旁觀,放任不管,任其泛濫,又怎麼能談得上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呢?這不僅是黨紀、法製觀念淡薄的表現,而且是把先進分子降低到普通群眾的水平。在我們國家,守法而不違法,是國家對每個公民最起碼的要求。隻停留在自己不違紀、不犯法,麵對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熟視無睹,不敢鬥爭,甚至在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危害時臨陣脫逃,那就喪失了一個公務員應有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