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命僅值一萬多”!這是多麼殘酷的現實,這樣的處理結果,令王誌強的父母及全家人無法接受。無奈之下,他們隻好帶著悲痛、帶著傷心,關閉了創建不到一年的家具工廠,用自己辛苦賺來的10萬元錢安撫了工廠裏幾十名工人後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從此,王誌強的精神徹底崩潰。麵對丈夫的一蹶不振,王素芬不離不棄用默默的愛日夜陪伴著他。半年之後,王誌強在愛妻無微不至的關心和鼓勵下,心情漸漸好轉起來。為了生活,他們決定再次創業。1993年來到寧波邱溢鎮做起了家庭裝飾生意。然而,由於弟弟去世的陰影一直揮之不去,導致他們做任何事總不在狀態,常常顧此失彼、生意慘淡。一年過去了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賠了7萬多元。至此,王誌強夫婦的事業跌倒了人生的最低穀。
後來經過慎重考慮,他們決定重返老本行——做組合家具。經過1994年一年的艱辛努力,憑借著一身好手藝、憑借著為人誠信的好信譽,他們的生意漸漸又有了新的起色,事業的發展也逐步走向了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生活水平更是實現了質的飛躍:為全家添置了新式的組合家具、配備了令人羨慕的“大哥大”和尋呼機,此外,還購置了一輛日本原裝本田摩托車,成為中國第一批靠自身努力而致富的民營企業家。
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命運似乎總是和他們夫婦倆過不去,正在他們第二次創業蓬勃發展的關鍵時刻,1995年12月9日傍晚,王誌強在外出辦事返回途中不幸發生車禍。身負重傷的王誌強整整昏迷了7個小時,雖經醫院搶救幸免於難,但卻留下了嚴重的腦震蕩後遺症。人生道路上連續兩次遭遇人命關天的大災難,再一次讓王誌強心灰意冷、元氣大傷。之後,平平淡淡的日子,沒有激情的工作,讓他們度過了三年平穩而無味的平安日子。
當曆史的車輪跨入21世紀,2000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中國經濟的發展步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此時的王誌強突然意識到,周邊的親戚朋友一個個都富裕起來了。巨大的經濟反差,強烈地刺激到了王誌強那顆沉寂了很久的心,激發了他想第三次創業的熱情。經過反複思考、反複斟酌,他終於下定決心:重新振作!重新開始!重新創業!重新選擇機會!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妻子後,王素芬興奮不已,激情滿懷,當場表示要與丈夫同心協力、同甘共苦,在新的征途上迎接挑戰!用勤勞的雙手再寫創業新篇章!
心往高處想 誌在業連天
全力打造中國特種機械印刷行業第一連鎖經營品牌
為了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新機會,他們專程到天津、河北廊坊等地進行考察,在經曆市場考查的過程中,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與一位朋友的無意交流間得知,隨著中國印刷行業的迅猛發展,做“油墨行業”比較好賺錢,年收入可達60萬元!又經過幾番考察和了解,王誌強拿定了做印刷機械和油墨生意的主意。此時的王素芬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為了支持丈夫的再次創業,他全程陪同王誌強赴杭州、廣東等相關專業廠家學習培訓。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們不僅掌握了相關專業的業務知識,更開闊了眼界。隨著思想心境的不斷提高,他們萌發了更大的願望,決定把未來的事業定位在上海。2000年下半年,王誌強、王素芬經過一番周折,注冊了一家商標為“友利”的印刷企業,並於2001年1月6日選擇在閘北區安慶路491號作為進駐上海的橋頭堡,開始了夢想中的特種印刷、耗材的代理與銷售。
開始沒有資金,他們自我籌借,在自備了5萬元啟動資金,又借貸了十幾萬元貨款後,從廣東東莞某彩印廠購買了十多套印刷機械設備進行銷售。令人可喜的是,初期的銷售非常順利,超出了他們的預想。俗話說:“商場如戰場。”市場的競爭,商家的的險惡,真是讓人琢磨不透。正當他們的代理事業紅紅火火地做了兩年之後,合作廠方意欲直接經營華東市場而突然違約決定要取消他們的上海代理。至此,雙方合作的不得不中斷,使得王誌強、王素芬的事業麵臨再一次危機與抉擇。
事業發展的曲曲折折已經讓王誌強越來越成熟,非同尋常的創業之旅也讓王誌強在麵對挫折時越來越淡定與沉穩。為了不再受製於人、為了不再受他人的幹擾,他和愛妻王素芬經過商量後,毅然作出了他們人生道路上一個大膽的重要決定:準備自己投資開辦屬於自己的特種印刷機械廠!而且他們堅信:隻要下定決心就沒有做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