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這種恐懼,一直持續到我將要分娩的那幾天。
她有一個同學,在市醫院婦產科工作,提前幾天,母親就打電話過去請教,詢問一些分娩時應該注意的問題。同學不厭其煩地告訴她種種現象,但她還是不放心,把問題問到細枝末節。
終於等到那一刻,我被推進產房的一瞬間,看到母親焦急的眼神。生孩子並沒有想象中的恐懼,推出產房時,我都不相信自己已經做了媽媽。
我問母親的同學,阿姨,我媽媽呢?她竟然笑了。你媽媽,在你被推進產房的那一刻差點兒把我胳膊抓破,她說你從沒生過孩子,種種可能發生的事情她都想到了,都問到了,最後自己越想越害怕,跑去借錢了,說是要準備多多的錢,以防不測。她自己也不是沒有生過孩子,也不知道這種害怕是從哪裏來的,她的想象力也太豐富了。
我笑,說,她就是這樣,每天都會想象無數次的天災人禍,每次都會被自己嚇住,然後再笑自己的胡思亂想。
她的同學也笑了,笑著笑著,對我說,小婧啊,你媽媽對你的好,你可要都記著。說這話時,她很嚴肅。
母親過來的時候,我靜靜地躺在床上埋怨她,她滿臉的笑,像一朵大菊花。嘴裏說,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她自己又不是沒生過孩子,為什麼還會這樣擔心呢?我問她,媽,那你生我的時候有沒有害怕過?母親回憶了一下,笑了,說那時候沒什麼害怕的,把你生出來時,我還不相信自己做了母親。
原來母親走過的路和我一模一樣,但是她卻為我的路而恐懼。可能,以後我的孩子,我也一樣會這樣擔心。
這樣想著,我就流淚了。
誰說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原以為我生了孩子,真正開始了我們自己三口之家的生活,母親的這種恐懼感會漸漸消失,沒想到她的想象卻更加嚴重了。她想象我們帶不好孩子,想象我們在一起會不會吵架,想象我們兩個都不會做家務。
老公說,幹脆把媽接過來,咱們就在她眼皮底下生活,那樣她就不擔心了。沒想到她卻不過來。
老公在一次吃飯時,開玩笑似的說,媽,你看你,總是擔心這擔心那的,總是想象出來一件件事情把自己嚇壞,其實哪有那麼多的事,大家不都是好好的嗎?
母親笑了,說,小婧的爸爸不在身邊,就我們兩個在一起生活,我工作也忙,生怕有什麼事自己解決不了。一開始可能是你們說的,我被自己的想法嚇住了。可是後來,嚇著嚇著,也就嚇成習慣了。於是,我知道,母親的這種習慣,不會因為我們生活裏波瀾不驚的幸福而改變。
年末,母親被查出卵巢上有個囊腫,醫生說是小手術,做了就好了。
母親做手術那天,我開始擔心,看著母親被推進手術室,我的心開始恐慌,我抓著老公的手,心裏種種想象翻來覆去。母親年紀大了,身體又不是太好,雖然說是小手術,可畢竟是手術啊,動刀見血的,誰不怕?
老公安慰我,沒事的沒事的。
手術很成功也很順利,兩個小時後,母親從手術室裏出來。四個小時後,母親從麻藥的藥性裏醒來,看到我,說,我沒事,你們兩個快回去吧,家裏麵還有孩子呢。我抱著母親的肩,說沒事的,你好好養著就行了,我裝出平靜的表情讓她放心,心裏卻波濤洶湧。
幾天後,母親出院,老公想起那天我擔心的模樣,還取笑我。我突然想問問母親,推進手術室的那一刻她害怕沒有。
於是我就問了,母親的回答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她說,害怕,怎麼不害怕,害怕你擔心我,害怕萬一有個什麼的,誰來照顧你。你雖然結婚了,但是總像個孩子,不會照顧自己,更不會照顧自己的孩子……我抱著母親的肩,覺得自己真是個孩子,起碼那一刻,我哭得像一個孩子。母親的恐懼症終於還是沒有消除,但是,這恐懼症的背後,可不正是愛心嗎?或者,天下還有很多這樣的父母,在擔心中幸福地生活,可是誰能說,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