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要有一顆自信進取的心(1 / 3)

相信自己

也許你們是同一個家庭裏的雙胞胎兄弟,也許你們是生活在同間教室學習的同班同學,然而人生的道路卻是千差萬別。有的人碌碌無為,荒廢一生;有的人奮力拚搏,成就大業;有的人遇到困難,知難而退;有的人遭遇挫折,與命運抗爭。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差距,是因為他們對於自己能力的肯定與否。

自信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在人的眼睛裏卻會閃現光芒。自信可以讓生活充滿陽光,自信可以使命運發生改變,自信可以讓夢想變成現實。自信,是你走向成功的不竭動力!

白雲和陳思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有一次,白雲請陳思去看一個演唱會。演唱會現場全是一些忠實粉絲,人山人海,有的甚至不遠千裏來觀看這次演唱會。演唱會一開始,嘈雜的聲響一下子全沒了,觀眾都靜靜地等待著明星的出現。在一陣狂熱的歡呼之後,演唱會拉開了帷幕。可開始沒多久,陳思就用雙手堵起耳朵,低著頭,滿是厭倦之色。不久,她就打起瞌睡來。

白雲看到陳思這樣,滿臉疑惑,問她:“難道你覺得不好聽嗎?怎麼一開場你就成了這副樣子?”

陳思搖了搖頭,說:“這種怪異、低俗的樂曲有什麼聽頭!”

“你說什麼?”白雲大叫起來,“我的老天啊!你說這歌低俗?你知不知道,這可是現在社會最流行的音樂!”

陳思心平氣和地問:“難道流行的就一定好嗎?”

“那當然,不好的東西怎麼會流行呢?”白雲反問。

“那按你的意思,流行感冒也是好的嘍?”陳思微笑著回答。

白雲頓時啞口無言。

其實生活中有許多事,並不是流行的就真的好。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充滿自信,有自己的觀點,隻有相信自己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相傳,古時候有個書生,每次參加科考總是名落孫山。雖然幾經受挫,但還堅定執著。又到了進京趕考的時日了,書生躍躍欲試。又苦苦鑽研了三年,付出的努力隻有自己知道。臨行前一晚上,書生做了三個怪夢,非常疑惑,此次赴京趕考不知能否取得功名。於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找善於圓夢的嶽母解釋一下。可剛到嶽母家門口就碰到了小姨子,說母親有事外出還未回來。書生這下子著急了,在門口踱來踱去,小姨子見姐夫這樣,忙問道:“你有什麼事情如此焦急,說來給我聽聽?”後來得知是圓夢,她嗬嗬一笑:“姐夫但說無妨,我也會圓夢。有些難解之夢,母親還來求我呢。”

書生遲疑了一下,說:“我第一個夢是夢見我家的牆頭上孤零零地長了一棵草。”

小姨子說:“這是說你沒有根基。”

書生又說:“第二個夢,是夢見我戴著鬥笠打傘。”

她解釋到:“這是說你多此一舉。”

書生聽了很掃興。她又問:“還有第三個夢呢?”

書生便說:“恐有冒犯,不說罷了。”

小姨子說:“自家人麵前,不必拘禮,但說無妨。”

書生扭扭捏捏地說:“第三個夢,是夢見我和你背靠背睡在床上。”

小姨子瞪了書生一眼道:“那是說你這輩子休想。”

書生聽完以後非常難過,認為自己此次進京趕考希望渺茫,定會失望而歸。

走到半路,正好碰到了嶽母,於是便把夢講給她聽。嶽母豎耳一聽,連說好兆,書生眼睛不由一亮。嶽母解釋說:“第一個夢,牆頭上孤零零地長了一棵草,是說你高人一等;第二個夢,戴著鬥笠打傘,是說你官(冠)上加官(冠)。”書生愁眉漸展,急忙問:“第三個夢又作何解釋呢?”嶽母回答:“那是說你總有翻身的時候。”

書生一聽,歡呼雀躍,喜上眉梢,趕快回家打點行李準備進京趕考。

夢境隻是一種幻覺,但生活確是現實的。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首先自己要有自信,別人的意見再好都隻是參考,並不能決定你的人生。每個人所站的立場不同,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人活著就要有自信,不論你才貌出眾還是相貌平平,也不論你是聰明絕頂還是才智一般,你自己是最好的,你自己是最棒的!相信自己就是相信明天,相信自己才能擁有明天!堅持自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對出水蓮花高潔氣質的一種讚美。一個人無論麵對怎樣的生活或者環境,我們都不能迷失了自我,一定要做個最真實的自己,不為權貴而折腰,不為名利而屈膝。無論麵對的是何許高人,隻要自己是對的,就要堅定立場,做一朵出水蓮花。

或許有人會提出疑問。現實生活中往往不是想象的那樣。有些時候我們不得不去做一些違心的事,說一些違心的話,這合理嗎?不這樣,又能怎樣呢?因為要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就得按規矩辦事。可是我們是否想過,即使你這樣做,你就會成功嗎?你就會贏得他人的尊重嗎?你就會獲得你想要的東西嗎?而且你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嚴。

孫悟空是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角色。作為《西遊記》裏麵的主要人物,他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活潑頑皮,機智勇敢,英勇善戰,不卑不亢,不畏權貴。他在花果山自立為齊天大聖,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好不自在。誰知這惹著了玉皇大帝,於是派天兵天將前來征伐。孫悟空來者不懼,不論你是刀兵相見,還是安撫求和,他應對自如,並沒有向這些神仙屈服,而是越戰越勇,最後把這些天神打得落荒而逃。

也許這是文學作品裏對人物性格描寫的一種誇張。但是孫悟空這種不卑不亢的精神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呼喚。不論你的官位有多高,不論你的權力有多大,也不論你的背景有多深,這一切在它麵前都不起作用,真理才是硬道理。

一年一度的世界音樂指揮家大賽如期而至,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聚集了眾多的音樂界名流,可以說這是音樂界的一次盛會。決賽中,查爾斯按照評委會給他的樂譜指揮演奏,發現了點小毛病,有不和諧的地方。音樂這種藝術最重要的就是和諧,一旦有一點小毛病就會影響它的整體效果。

起先他還不敢懷疑是樂譜有問題,就讓樂隊重新演奏了一遍,可還是不對勁兒。他心裏開始懷疑起這份樂譜。雖然這是現場的權威人士給他的,但並不能說明就沒有問題。正當他猶豫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都非常鄭重地說明樂譜確實沒有問題,而是查爾斯的錯覺。麵對著音樂界前輩、作曲家、權威人士,他靜靜地思考了一下,突然大吼了一聲:“不,一定是樂譜寫錯了!”他剛說完,評判台上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

事後得知,這是權威人士故意設的一個圈套,目的就是檢驗指揮家們在發現樂譜錯誤並遭到權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判斷,可謂是別出心裁。雖然前兩位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但是在眾多權威人士的肯定下,他們失去了自我判斷能力,因而也就失去了摘得世界音樂指揮家大賽冠軍的桂冠。

雖然自己很渺小,但是在真理麵前,沒有誰比真理更偉大,堅持自己的觀點,堅持自己的看法,隻要你是正確的。

成功的路往往不是趨同而是獨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不要在乎別人的嘲笑和譏諷,他們無法影響你的未來;不要被別人的資質和權威所嚇倒,事成之後,自然能壓倒一切非議。保持自我,做一朵出水蓮花,當你嶄露頭角之時,明媚的陽光便會給你以溫暖。

擁有進取的心二戰時,盟軍的兩支部隊在1942年的冬天,接到一個從納粹集中營營救被關押的500多名英國軍人和北非土著的任務。於是他們分別從紅海東岸和地中海沿岸,向駐紮在北非的一個德國軍營挺進。執行任務的是一支英國軍隊和一支美國軍隊。

英國軍隊穿過一段叢林,渡過尼羅河,一路上平平安安,沒有敵軍埋伏,甚至沒有野獸襲擊,行軍非常順利。

而美國軍隊從紅海東岸啟程,需要穿過一段沙漠,渡過一條沒有橋的河流,需要衝破敵人的兩道防線,更要命的是在突破第二道防線後準備安營紮寨休整小憩之時,希特勒安置在蘇丹東部的一個藏兵營向他們撲來。

而此時,他們已經疲憊不堪了。

10天後,盟軍按計劃拿下了阿爾及利亞東部的德軍駐紮點,營救成功。誰也想不到,立下這一汗馬功勞的不是英軍,而是當時已經危在旦夕的美軍,當那個藏兵營的德軍追上來時,美軍早已順利完成任務沿著英軍的進軍路線撤退了。撤退途中他們遇到一個英國士兵,英國士兵告訴他們:我們的部隊被一支德國藏兵營突然衝散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這樣輕易地被……為什麼?”美軍指揮官斯特羅斯問。

英國士兵沉默了,因為他也不知道為什麼。真正明白個中緣由時,他已經成了一位老人。戰後他一直在一個山林裏過著悠閑自在的狩獵生活,和他相伴的是一隻勇猛的獵狗。1962年,他結束了打獵生涯,買了一座莊園,養起了一群雞鴨,獵狗也成了莊園的一個主人。兩個月後,一向威猛的獵狗開始不思茶飯萎靡不振起來,最多也就是百無聊賴地到莊園中間那個小山丘上逛一圈,然後無精打采地回到它的小房子裏呼呼大睡,很快就瘦得像一具標本了。老士兵非常著急,但不知怎樣才能改變現狀。轉眼到了冬天。一隻覓食的蒼鷹光臨了他們的莊園,低低地在上空盤旋,獵狗突然雙目發光,躥起來衝著蒼鷹狂叫,威風極了。那天,狗吃了許多東西。

有所醒悟的老兵從山裏捕回一隻狼,拴在莊園外的一棵樹下。從此情況果然變了,隻要看到狼,狗便顯得非常精神,並且一天天胖了起來。

10年後,獵狗因年事已高病死了,老士兵去了日本旅遊。他偶然看見幾個孩子在玩一個叫做“生存”的遊戲:一些卡片上分別有老虎、狼、狗、羊、雞、獵人等圖案,三個孩子各執一副,暗自出牌,虎能通吃,但兩個獵人碰一塊兒可以打死一隻虎,一個獵人能打死一隻狼,兩隻狼碰在一起可以吃掉一個獵人。有道理,老士兵想。但他發現,當每個孩子手裏的虎和狼都滅亡後,一隻羊就能吃掉一隻狗。

羊怎麼能吃掉狗呢?老士兵不解。三個孩子認真地說:“當然,因為虎和狼沒有了,狗正處在一種安逸和放鬆的享樂狀態中,在我們的生存遊戲中,此時不但一隻羊能吃掉它,兩隻雞碰在一起都能將它消滅。沒有了對手和較量,沒有了危機和競爭,任何一種事物都會萎靡倦怠從而走向頹廢甚至滅亡———我們的教科書上就是這麼寫的。”

做自己的鏡子小時候的愛因斯坦是個十分頑皮的孩子。他每天都在街上閑逛,亦或者和周圍的一群孩子到莊園或河邊玩耍,像個十足的少年嬉皮士。

因此愛因斯坦的母親為此常常憂心忡忡,她再三告誡愛因斯坦說: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你現在不學一些東西,長大了如何能出人頭地呢?”

愛因斯坦總是不以為然地回答說:“你瞧瞧我的夥伴們,他們不都和我一樣嗎?”

直到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說:“昨天我碰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我給你講完了,你再去釣魚,怎麼樣?”

愛因斯坦很不樂意地站住了。

父親說:“昨天,我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去清掃南麵工廠的一個大煙筒。那煙筒隻有踩著煙筒內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麵,我在後麵。我們抓住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然走在前麵,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麵。後來,鑽出煙筒,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身上、臉上全部被煙筒裏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一點煙灰也沒有。”

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也和他一樣,臉髒得像個小醜,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裏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筒時幹幹淨淨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幹淨呢,於是就隻草草地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疼了肚子,還以為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罷,鄭重地對愛因斯坦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隻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

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愛因斯坦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輝。

努力開發自己中國有個著名的配音演員,被大家戲稱為“天生愛叫的唐老鴨”,他就是李揚。

初中畢業後的李揚就參軍了,在部隊中當一名工程兵,他的工作內容是挖土,打坑道,運灰漿,建房屋。可是李揚明白,自己身上潛在的寶藏還沒有開發出來:那就是自己一直鍾愛的影視藝術和文學藝術。

在一般人看來,這兩種工作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李揚卻堅信自己在這方麵有潛力,應該努力把它們發掘出來。於是他抓緊時間工作,認真讀書看報,博覽眾多的名著劇本,並且嚐試著自己搞些創作。

退伍後李揚成了一名普通工人,但是他仍然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標。沒有多久,大學恢複招生考試,李揚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機械係,變成了一名大學生。從此,他用來發掘自己身上寶藏的機會和工具都一下子多了起來。

經幾個朋友的介紹,李揚在短短的五年中參加了數部外國影片的譯製錄音工作。這個業餘愛好者憑借著生動的、富有想象力的聲音風格,參加了《西遊記》中的美猴王的配音工作。

1986年初,他迎來了自己事業中的輝煌時刻,風靡世界的動畫片《米老鼠和唐老鴨》招聘漢語配音演員,風格獨特的李揚一下子被迪斯尼公司相中,為可愛滑稽的唐老鴨配音,從此一舉成名。李揚說,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直沒有停止過挖掘自己的長處。

不要認死理隨著兒子漸漸地長大,富翁也慢慢地老去。

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讓哪個兒子繼承遺產?富翁百思不得其解。

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時代,他忽然靈機一動,找到了考驗他們的好辦法。

他鎖上宅門,把兩個兒子帶到一百裏外的一座城市裏,然後給他們出了個難題,誰答得好,就讓誰繼承遺產。

他交給他們一人一串鑰匙、一匹快馬,看他們誰先回到家,並把宅門打開。

馬跑得飛快,所以兄弟兩個幾乎是同時回到家的。

但是麵對緊鎖的大門,兩個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試右試,苦於無法從那一大串鑰匙中找到最合適的那把;弟弟呢,則苦於沒有鑰匙,因為他剛才光顧著趕路,鑰匙不知什麼時候掉在了路上。

兩個人急得滿頭大汗。突然,弟弟一拍腦門,有了辦法,他找來一塊石頭,幾下子就把鎖砸了。他順利走進了門裏。而哥哥還站在門外,擺弄著手裏的鑰匙,望著大門發愣。

自然,繼承權落在了弟弟手裏。

活著的勇氣大學畢業後第一次參加同學會。猶記得10年前,我們背著背包,在老狼的歌聲裏告別。那時的我們都是兩袖清風,兩眼茫茫,不知道將來的自己是什麼樣,會做什麼。10年後的再次重逢。曾經那一張張青澀的臉,此時已然假模假式地成熟了。大家聚在一起談笑風生,孩子們在周圍跑來跑去。

“10年裏,你做了什麼?”有人問。

有人說:“特別乏味,工作沒換過,老婆沒離過,最大的貢獻是,生了一個胖兒子。”

“我最不安分,我跳了9個公司,轉了4個城市。”原以為老實羞澀的她,竟有這般的勇氣去挑戰生活。同學都轉過頭去看她,那時的她總是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讓短發遮住臉,默默記筆記;現在的她,在眾人的目光裏,舉止大方地說話。

男生說:“這是曆練。”

“老幺,你做了些啥?”那時他在寢室排行最小,因而被喚做“老幺”,常被其他兄弟使喚去打開水、買宵夜。

他卻走了仕途。10年裏,做了人事科科員、科長、處長,最後榮升為市人事局局長。有女同學喚他“劉局”,他咧開嘴笑,眼睛眯著,還是“老幺”。

他做了學者,考了研究生之後就完全改行了,然後做大學講師,破格升為副教授。他現在滿口都是他的專業,我們聽起來蠻新鮮。

角落裏,竟有人嚶嚶地哭。齊齊轉過頭,心頭頓時沉鬱。都忽視了她,都自責不已,其實不該在她麵前炫耀。她是一個善良而漂亮的女生,畢業之後,和男朋友一起分回家鄉。可是,不久她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工作丟了,男友也走了。那時的她,極度窘迫,雖然我們也是囊中羞澀,但為了挽救她的性命,班長發動全班捐款。她先後做過三次手術,換了腎,一直在治療中。今天的她,頂著黑黑的眼圈,和一頭枯澀的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