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人博弈的過程中,即使你是稍占上風的一方,但是要打敗對手,贏得勝利還是免不了要多費一番周折的,有時還得付出沉重的代價。在鬥雞博弈中,當參與的雙方處於勢均力敵的局勢中時,雖然你在對決中能夠有把握取得勝利,但還是要考慮自身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那麼此時如果能夠通過向對方言明利害,讓對方主動退出僵局,你就應采取這一優勢策略。
在春秋爭霸時期,齊楚兩個強國之間的爭鬥就曾陷入了鬥雞博弈的僵局。當時齊桓公正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先後幫助燕國打敗山戎、幫助邢國打敗狄人的侵犯。接著,狄人又侵犯衛國,齊桓公又幫助衛國在黃河南岸重建國都。就因為這幾件事,齊桓公的威望就提高了,想做中原霸主的欲望也就更加堅定了。而南方的楚國不但不服齊國,還跟齊國對立起來,要跟齊國比高低。齊國如果要稱霸中原的話,就必須收服楚國,這樣,齊楚就形成了鬥雞的局麵。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聯合宋、魯、陳、衛、鄭、曹、許七國軍隊進攻楚國。楚國也開始組織抵抗,但楚成王仔細分析後認為,真要打起來隻能兩敗俱傷,誰也得不到好處,他內心裏還是希望齊國退兵。因此他一邊積極備戰,一邊又派使臣去見齊桓公。
屈完見到齊桓公就問:“我們大王叫我來問問,你們齊國在北麵。我們楚國在南麵,兩國素不往來,真的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為什麼你們的兵馬要跑到我們這兒來呢?”齊桓公身邊的管仲聽了屈完這一番話後,立刻替齊桓公回答道說:“從前召康公奉了周王的命令,曾對我們的祖先太公說過,五等侯九級伯,如不守法你們都可以去征討。東到海,西到河,南到穆陵,北到無隸,都在你們的征討範圍內。現在楚國不向周王進貢包茅(用來濾酒的一種青茅),公然違反王禮。還有前些年昭王南征途中遇難,這事也與你們有關。我們現在興師來到這裏,正是為了問罪於你們。”屈完回答說:“多年沒有進貢包茅,確實是我們的過錯。至於昭王南征未回是因為船沉沒在漢水中,你們去向漢水問罪好了。”
齊桓公為了炫耀兵力,就請屈完來到軍中與他同車觀看軍隊。齊桓公指著軍隊對屈完說:“這樣的軍隊去打仗,什麼樣的敵人能抵抗得了?這樣的軍隊去夾攻城寨,有什麼樣的城寨攻克不下呢?”屈完不卑不亢地回答說:“國君,你如果用仁德安撫天下諸侯,誰敢不服從呢?如果隻憑武力,那麼我們楚國可以把方城山當城,把漢水當池,城這麼高,池這麼深,你的兵再勇猛恐怕也無濟於事。”
齊桓公也知道,由於齊軍遠道征伐,趨於疲憊,相比之下楚軍以逸待勞,軍事上占有明顯優勢。想想如果在當時的情形下和楚國硬碰硬,勝負真的難以預料,於是就和屈完講和退兵了。由此,齊楚兩國間的鬥雞博弈也就隨之破解了。
從上麵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楚國雖然已經承認了錯誤,但齊國不可能僅憑屈完一句話就撤退了,那這場戰爭就沒有意義了。最主要的是在齊楚爭霸這一場博弈中,齊國這隻鬥雞還不能接受這樣的距離,也還沒有到楚國那隻鬥雞不能忍受的距離。理所當然,齊國會選擇鬥雞定律中的繼續前進策略——以炫耀兵力相要挾,但齊國的這種威脅對於楚國來說沒有可信度,相反,真要打起仗來,齊國的處境隻會越來越不利。因此,當楚國言明利害之後,在沒有勝算的情況下,齊國便明智地選擇了退兵。
在齊楚的對抗中,楚國雖然占據了地利的有利條件,但是真要打敗齊國,自己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更何況戰局中的變數太多,到底誰勝誰敗還難以預料。因此,能讓強勢中的齊國先行退出,對楚國而言是避免損失的一種極好的策略。
俗話說:“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在現代競爭中,為了避免這樣的局麵,不妨借鑒楚國的做法,爭取讓對方主動退出,這樣僵持的局麵就能夠得到化解了。
博弈論小貼士
如果你能通過言明利害,讓對手主動退出鬥雞博弈的僵局,那將是最為高明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