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趣之美2(1 / 3)

1語言功效

口才作為一門語言的藝術,必須考慮它使用的形式,在生活中巧妙地改變句子,有時能新意頓增,有出人意料的功效。

日常生活中人們處處展現著獨特的個性,特別是今天,人們都追求著時尚,生活中追求著快樂的精品,然而這些最突出的是一張嘴巴,我們指的嘴巴,是指與之品位相符的談吐,口才,生活中的談笑風生,非常令人愜意,它能使人身心健康,心靈快樂,無憂無慮地生活。不管你是從事何種行業,隻要有一個好的口才,才覺得自己揣著金飯碗。口才之美,人人都需要,人人都應該鍛煉提高。

杭州城,過春節時有個老風俗,除夕貼春聯先貼兩條大紅紙,到年初五再把春聯補上。大年初一上午,劉老板大門一開,立即看見門上已給寫好了一副倒黴的對聯,上聯是“此屋安能居住”下聯是“其人好不悲傷”,落款是枝山贈劉老板。他又氣又恨,立刻摘下春聯,去找祝枝山。

劉老板找到祝枝山,大肆問罪“祝君,我劉某與你無冤無仇,你何故惡語中傷”祝枝山心平氣和地回答:“此話從何談起?”劉老板指著春聯說:“紅紙黑字,墨跡未幹,你還想抵賴不成?”祝枝山反問一句:“這副春聯字字善意,怎說惡意中傷?”劉老板氣得胡子直翹,說道:“你要能說出一個好字來,我願意奉送紋銀十兩!”祝枝山說:“大丈夫不可出戲言”。劉老板回答“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祝枝山不慌不忙地把春聯攤在桌上,高聲朗讀道:“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傷。”茶客們聽了都稱讚春聯寫得好,結果劉老板隻得奉送紋銀十兩。祝枝山在論辯中巧妙地改變句讀,原來諷刺財主的話,變成奉承話,使劉老板有苦說不出。

口才作為一種最生動的語言表現手法,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運用。“喜笑怒罵,甚於裂眥,長歌之哀,過於慟哭”柳宗元的這個看法,不無道理。在論辯中,在交談中,辛辣風趣的語言,活潑清晰的口才,給人以美,給人以快樂。給人和諧、友好、輕鬆、愉快的氣氛。

蕭伯納的劇本《武器與人》首次公演,觀眾紛紛要求蕭伯納上台,接受群眾的祝賀,可是當蕭伯納走上舞台,準備向觀眾致意時,突然一個人向他大聲喊道:蕭伯納,你的劇本糟透了,收回去,停演吧!”

觀眾一定以為蕭伯納一定會氣得發抖。然而,蕭伯納沒有生氣,反而笑容滿麵地對那個人鞠了一躬,彬彬有禮地說:“我的朋友,你說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說著指了指劇場中其他觀眾,“但遺憾的是,我們兩個人反對這麼多觀眾有什麼用處呢?我們能禁止這劇本演出嗎?”

這兩句話,引起全場一陣笑聲和掌聲,那個故意尋釁的人灰溜溜地走掉了。

例(1)

有一次世界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應邀赴宴,正好和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士坐在一起。這位美人用戲弄的口氣向達爾文提出質問道:“達爾文先生,聽說你斷言人類是由猴子變來的,那我也是屬於你的論斷之列嗎?”

達爾文漫不經心地回答道:那當然啦!不過,你不是由普通猴子變來的,而是由長得非常迷人的猴子變來的。

再如著名的英國偵探小說家克裏斯蒂的前夫死後,她的再婚丈夫是個考古學家。文學界的朋友們覺得不可思議。有的故意刁鑽地問她:“考古學家哪裏可愛?”克裏斯蒂略帶幽默地回答:“我認為對於女子來說,考古學家是最為可愛的丈夫,因為妻子越老他越喜歡,世界上隻有考古學家不是喜新厭舊。”

例(2)

英國小說家笛福和法國文學家孟德斯鳩在一家飯館裏吃飯。

“哎喲,多難聞的氣味啊!”笛福突然說:“好像什麼東西燒著了……天哪……是我的煙鬥,就在我的口袋裏,它竟然燒著了,我的愛爾蘭呢褲子……”

“確實是這樣!”孟德斯鳩不慌不忙地說,“我注視你的口袋已經足有十分鍾了”

“那你為什麼不告訴我?”

“哦!我不習慣說一些令人感到不愉快的事,特別是對一位好朋友!”

例(3)

拉斐爾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著名畫家。有一次,他在梵蒂岡教皇皇宮裏繪製壁畫,幾位紅衣主教看了拉斐爾的畫後,說他把壁畫上耶酥的臉畫得太紅了。

拉斐爾停下畫筆對他們說:“閣下,我是故意這樣畫的,因為聖主在天堂裏看到教堂被你們這種人管轄而感到有些羞愧。”

這種談笑的語言比那種直接的批評更有效果。

馬克·吐溫成為著名作家之後,有不少文學愛好者寫信向他求教成功的經驗。其中,有一封信很是特別,是一名文學青年寫來的,信中有這麼一段內容。

“……聽有關專家說,魚骨含有大量磷質,而磷質是補大腦的,如要成為一個作家,肯定要吃許多魚了。馬克·吐溫先生,你一定吃了許多魚吧,是哪種魚呢?”

馬克·吐溫不久就給他回了一封信:

“親愛的朋友,照你的情況看來,你必須吃兩條鯨魚才行。”

小說家辛克萊爾·劉易斯曾對一批立誌從事寫作的大學生發表演講。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你們中間究竟有多少人真心實意地想成為一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