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時元朝政府的腐敗,政令的苛酷,與賦稅的繁重等等......弄的民不聊生,導致朱五四一家以及鄉村甚至整個元朝帝國的子民吃一頓飽飯都是那樣的癡心妄想。
送葬歸來的朱家借來全村的桌椅與碗碟後擺了足足五桌的解晦酒,桌上擺著白饃與各種的粗糧野菜......和唯一的一道葷菜,野豬肉。像這樣的酒席他們已經記不清楚多久沒見過了,確切的說應該是全村大部分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沒能見過。平時在過年的時候想吃一頓白饃都是那樣的難上加難。麵對著這樣一頓從所未有過的豐盛酒席,所有人早已是垂簾三尺,饑渴難耐,然而當所有的菜都擺上桌以後,他們卻是那樣的不舍動筷,都在靜靜的等著什麼似的,一切都顯的那樣的安靜,因為他們都深深的知道這頓飽餐後,再有幾乎是不可能了,所以顯是那麼那麼的珍惜,就像是將要上刑場的犯人,最後的晚餐!
“恩人,蟲兒代表朱家敬您一杯,大恩不言謝,您為朱家所做的蟲兒都銘記在心永世不忘,等蟲兒長大當了皇上,必定給您和您的家人拜相封侯,讓你們享盡榮華富貴;每天給您吃五個白饃饃每天都有肉吃”“不,應該是頓頓有肉吃想吃多少吃多少”(因為當時元朝的沒落對子民來說能每天吃白饃吃肉那是所有人的夢想,勝做神仙勝當皇帝)孩子的玩笑話打破了這一切(因為朱蟲扒在家排行最小所以朱家人都叫他小蟲或者蟲兒)。
聽到蟲兒的話頓時全場哄然笑起,在氣氛的帶動下,終於有人帶頭動筷,開始了狼吞虎咽。
在別人眼裏的一句玩笑話,卻生生的觸動了劉之奇的心靈深處,在劉之奇的眼裏,蟲兒剛剛的那段話是那麼的有王者氣概,仿佛一個活生生的少年帝王站在自己的麵前。
“蟲兒不用惦記,行善積德乃我修道之人的本性,隻是你這小小年齡就懂的知恩必報實在難得”此時的劉之奇臉上感到了十分的欣慰。
“恩人您對我朱五四一家的大恩大德我朱五四萬死難報,我朱家世代務農胸無點墨,隻有我這蟲兒從小聰明伶俐乖巧懂事,如再讓他跟在家裏糟蹋了,求恩人就收留他讓他跟隨恩人左右鞍前馬後以報萬一吧?”
說罷順勢朱五四一把拉過蟲兒一起跪在地上,一臉的渴望乞求
“恩人收了我吧!收了蟲兒吧!就讓蟲兒跟著您一輩子侍奉您吧?”
蟲兒的將來對於劉之奇來說,他心裏最是清楚,就算朱五四不開口,劉之奇也會想方設法的讓蟲兒跟隨左右親自教導讓其成就大器,現在朱五四的開口是那麼的合意,一切都那麼的水到渠成。
劉之奇沉默了半刻後,捋了捋山羊胡道:“我劉家一脈世代修道算命泄露了太多天機,所以人才凋零世代單傳,我身後也唯有一子。我門本不收徒,但蟲兒這孩子,天資聰慧,根骨上佳,日後絕非池中物,著實讓人喜歡,待我問過蟲兒再說吧。”
“蟲兒我且問你,我派,門規戒律森嚴且修行艱苦,我若收你為徒你可願意?你想清楚再回答我,一旦入我門派定要循規蹈矩,苦行修道,行善積德,不得有違”
蟲兒這小子到也機靈,即刻就連連磕頭道:“師傅在上蟲兒給您磕頭了,蟲兒一定堅守門規,言聽計從,努力修行,不辜負您老人家的厚望。”
酒席前的親友村鄰除了繼續狼吞虎咽外,不斷的傳來連聲叫好,在談論不休的同時給蟲兒投來各種羨慕的目光,畢竟不管是誰如果能拜劉之奇這樣的仙人作為自己的師傅那真的是十輩子祖上修來的福份,而且日後因為得到其師傅的指導必成大器,朱家甚至整個村莊都會因為有這樣一個人而蓬蓽生輝,雞犬升天,這可絕不亞於一個書生考得功名。
跪在地上的朱五四眼角流露出了十分欣慰的眼神。立即起身搬來了一個凳子擺在禮堂前,頓時就把劉之奇拉來坐上。
蟲兒端來了一杯茶水,跪在地上,表情嚴肅誠懇的對劉之奇道:“師傅喝茶”
劉之奇接過茶水呡了一口道:“徒兒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