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磊頓感備受打擊,他想起了論語中的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退。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這篇文章記載的是孔老二的學生樊遲,向孔子請教種地的知識,老二就說我不如農民,後來又請教種花的知識,老二就說我不會,不如花匠。
樊遲連著兩個問題都碰了一鼻子灰,沒有得到答案後就走了,孔老二就對著其他的學生,說道:“這小子真特麼的不是個東西,你說有高檔的知識不學,非要學習那些低下的知識,等到咱們學了高檔的知識,被當官的老爺們認可,都當了官,那些花匠老農還不拖家帶口的讓咱們統治,還用的著學習種地養花?!”
身為老師,不當著麵給學生解惑,等到學生走了,指著學生背影罵小人,要知道孔老二認為小人和女子都是難養的,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不是個人玩意,這是個什麼德性?!
當然,樊遲也是有錯的,當著其他同學或者老師的麵,去讓孔老二承認自己技不如人,也是在打臉,被人罵做小人無可厚非,誰讓他不長眼呢?
可兩者是什麼身份,一個學生一個老師,學生錯了老師不但不指出,還和小人似的在背後罵人,並且還將這事兒記入了論語流傳後世,明麵上看是在罵樊遲不長眼,可隻要有眼的,誰看不出來這裏麵的小人是誰?
就這,還千古聖人?實乃千古第一虛偽之人才對!
一千多年的慣性,沈磊並不想去挑戰這巍峨的泰山,現在端著孔老二賞下飯碗的人不少,就連麵前這些半大孩子,也都知道當了官就啥都有了,和孔老二當年教育的思想毫無二致,隻是他要教的東西,和這些沒有半點關係:“你們,就沒有人想著,為這大明崛起而讀書?”
說著站起身,看著滿臉呆滯的孩子們,沈磊攤開了雙手:“現在這大明內憂外患,外有韃子在不斷騷擾,內有貪官汙吏當道,逼的百姓民不聊生殺官造反,而你們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當官?
是不是當了官,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貪,就像現在那些使你們家破人亡的貪官汙吏一樣?你貪一點我貪一點,看著並不起眼,可大明這萬裏江山,有多少個官員,便有多少個蛀蟲和碩鼠,國家的錢都裝到你們口袋裏去了。
千裏大堤毀於蟻穴!
錢都被你們貪了,國家就收不上錢來,賑災沒錢,打仗沒錢,發生鼠疫沒錢,於是乎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看著那大災滔天!看著韃子入關!看著鼠疫遷延!看著這大明江山被人推倒!然後你們這群貪官汙吏,就像市井之間幫工一般,這家鋪子倒了不怕,咱們換個老板繼續幹?!”
沈磊轟鳴的聲音遠遠傳開,沒過多久便聽到了個咬牙切齒的聲音:“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鄭運來,擬旨,從即日起,命太子與諸王入讀皇家科學院附屬學院一年級,不得遷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