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利用零碎時間,從一分鍾做起
時間往往不是一小時一小時浪費掉的,而是一分鍾一分鍾悄悄溜走的。因此,充分利用零碎時間應從每一分鍾做起。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也就是說時間就是生命,學習是在時間中進行的,因此,每位同學都要有時間的觀念,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有益的事情。
爭取時間、贏得時間才是我們高速度、高效率學習的保證。
所謂零碎時間,主要是說學習的間歇、用餐時間、上學或放學路上所用時間等等。在零碎時間裏,基本上無法完成什麼重要的事情。如果將這些零散時間白白地浪費掉就太可惜了,因此應將零散時間運用到學習上,這樣會節約很多時間。
◆學會擠時間
在中學階段,同學們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和自習中度過的,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很少,在這種情況下,更應學會擠時間。
一塊塊小碎布可以拚成座套、褥麵,甚至還可以做成一件花衣服等。同樣,如果零碎時間1分1秒地加起來,也可以幹成一件大事。我們來計算一下,如果一個人每天浪費1小時,那麼一生中(按72年計)總共要浪費3年,這可是個不小的數字呀!
達爾文說:“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鍾……”把零星時間連結起來就會出現一批有用的時間。我們應該學會擠時間,珍惜屬於我們的分分秒秒。
比如,從家到學校10分鍾路程,記住一個英語單詞綽綽有餘。更重要的還不是背會了單詞,而是養成了節約使用時間的良好習慣。隻有懂得珍惜零碎時間的人,才會真正珍惜大段時間。浪費時間跟浪費錢財一樣,都是從小數目開始的。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時間是用分秒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
一位上海青年,曾是一個小木匠,他從補習中學課程開始,利用零碎時間學習,每學完一小時,就在本子上畫一條短線,學滿5小時,寫一個正字,就這樣學完了大學數學課程,達到用英、德、日、法、俄5國文字閱讀數學文獻的水平。後來終於被破格錄取為研究生,1987年又赴法國深造。
利用零碎時間,要巧妙、得當。比如,等車時間,可用來背公式、記單詞;飯後散步可用來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入睡前躺在床上,可以回憶、複習當天的學習內容,等等。
善於擠時間的人,可用的時間就比別人多。除了“擠”時間,還要善於節省時間,比如一天當中,一定要辦最重要的事情;用大部分時間去處理最難、影響最大的事,等等。“擠”時間與省時間的另一個方法是科學利用業餘時間。
下麵介紹幾種有效利用業餘時間的一些技巧:
◎壓縮式技巧
壓縮式即把零星時間壓縮到最低限度,使一項活動盡快轉為另一項活動,免去很長的過渡時間。比如,每天等到吃飯時間再放下書本,這樣就可縮短等候的零碎時間。
◎嵌入式技巧
嵌入式就是在空餘的零碎時間裏加進充實的內容。比如當你坐車的時候,可以思考一些問題。
◎化零為整式技巧
化零為整式就是把零碎時間集中為一個整體。
◎並列式技巧
並列式即在某項鬆散活動進行期間,同時開展另一項活動。例如做飯、散步、逛商店時,都可以適當地一心兩用,想想當天所學的內容,或背幾個英語單詞等。
◆有效利用零碎時間
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同學不懂得靈活運用時間,結果白白浪費很多寶貴的零碎時間。
我們來看看有所成就的名人是怎樣利用他們的零碎時間吧。
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在航海旅途中完成了著名幻想小說《海底兩萬裏》。奧地利的大音樂家莫紮特,連理發時也考慮創作樂曲,常常一理完發,就趕快把構思出的新樂曲記錄下來。他常說:“誰同我一樣用功,就會同我一樣成功。”
從這些名人的身上我們可看到有效利用零碎時間的重要性。
曾經有一位出色的演講家,酷愛音樂,尤其喜歡小提琴。但是,由於成天忙於演講,沒時間到專門的學校進行專業培訓,於是就隻有自己苦練。演講家非常懂得利用零碎時間,他不論到什麼地方去演講,都把小提琴帶在身邊。不管是在等飛機的時候,還是在演講結束後,隻要有時間,就會拿出小提琴練習,最後這位演講家在音樂方麵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這位音樂家惜時如金的觀點令人敬佩,同學們如果能像這位演講家那樣有效利用零碎時間,學習成績一定十分優秀。因此,我們應靈活運用,隨時學習,充分利用這些零散時間。
對一個喜歡學習的學生來說,出門時至少要帶一本書、一個筆記本及筆等學習用品。隻要一有了空餘時間,就可以拿出來看看書,或做一道題,這樣就把零碎時間有效利用起來了。
或許有的同學要說,公共汽車上太擁擠,根本無法學習;還有的同學說:騎自行車時也不可能一邊騎車一邊學習吧?其實,無論是騎自行車還是公共汽車太擁擠,都不能成為學習障礙。因為,現在學習已經不拘泥於傳統的看書,你可以利用錄音機學習呀!比如,騎自行車和公共汽車太擁擠都不影響我們聽錄音訓練英語聽力呀!
總之,要盡量充分有效地利用這些零散時間,抓住每一分鍾時間有效地學習。這樣,才能大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鑽時間的空子
鑽時間的空子就是更加合理地運用時間,而這些時間看起來是零碎的、是不能合理運用的,但是隻要你是個喜歡學習的學生,就會努力去尋找有利用你學習的時間。
我們每個同學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在同一段時間裏做幾件不同的事情,就等於把時間當做幾倍使用。這樣,一天的實際時間就不隻是24小時,有可能是兩個24小時,甚至三個、四個24小時。
發明家愛迪生在79歲的時候,曾經對朋友說他已經是135歲的老人,當朋友問他為什麼這麼說時,他回答因為他經常一天幹兩天的工作。
關於時間,著名作家伏爾泰在他的小說《查弟格》中有一段經典的話:“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因為它無窮無盡;最短的也莫過於時間,因為人們所有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在等待的人看來,時間是最慢的,在作樂的人看來,時間是最快的;它可以無窮地擴展,也可以無限地分割;當時誰都不加重視,過後都表示惋惜;沒有它,什麼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後世紀念的,它卻令人忘懷;偉大的,卻使他們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