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皓握著一塊石頭,石頭溫潤,上麵有宛如樹紋的脈絡,有宛如星海的斑點。
這是石書。
凡塵間的書籍多為竹簡,紙張,或是帛書。
道宮的大部分藏書是帛書,為著更好的保存下去,帛書是最好的選擇。
聽聞這裏麵稍微重要點的書籍,是采自恒山大湖旁的玉蠶絲織成,經過嚴格的上千道的工序處理後,方可以送進道宮來。
吳皓用的,自然須得是其中的上品。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道宮擁有大陸上最豐富的藏書資源不僅僅是其搜集的力量大,更因為其悠久的曆史和特殊的保存方法,許多功法或者普通書籍,都被通過其他的載體保留在道宮深處。這些東西最是珍貴,不少還是大陸上的孤品。
石書便是其中的一種。
吳皓微微的握著石塊,認真的看著書,目光沉下,精神力便隨著目光投進了石書中。
這部書講述的是天文,上麵概述了整個世界。
學術上較真的人們,總是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人類生活的宇宙。
約莫一刻鍾,吳皓放下石書,微微的按了按太陽穴。
閉著眼睛稍稍休息,回憶著書裏麵提出的星海說,覺得很有意思。
這部書應該是近百年的作品,裏麵闡述了整個宇宙是不同位麵組成。微微提到修練的人的周身竅穴便是對應諸天星辰,修練是是需要感應星辰的。
但是按照大陸上的修練方法,無一不是先開啟了命星,獲得所謂的“格”,才能夠凝聚天地靈力或日菁月華,引入體內,踏上修練之路。
開啟命星,獲取“格”,就是一個溝通自身和外界的手段。
吳皓天生仙胎,睡覺時都能夠自動凝聚日菁月華,引天地靈力如體。
平常人能夠引得靈力、日菁、月華三者之一便是修練路中人。
吳皓的身體能夠自己修練,能夠白日裏引動日菁,夜晚凝聚月華,無時無刻不在吸收靈力。
可是這三者皆如調皮幼童,進了他的身體,摸索遊玩一圈便活潑的跑了出來。
這是吳皓的丹田破碎,經脈俱斷的結果。
吳皓很沉靜,記憶深處,生命湖之中,他睡著時便是很久,醒來時便是一個人玩耍的,若是實在無聊透了,便循著周圍的小草小花說話。
所以他很適應孤獨。
默默的取出另一本書,拿在手裏把玩著。
這是一個瓶,開口小,肚兒圓的木質寶瓶。
這一看就知道應該是李誌的傑作,此木乃是合香木,燃之香氣可令人領悟力和記憶力大大增強。
它本身就很適合記載東西,難以抹除。
吳皓輕輕嗅一下,寶瓶漂浮著淡淡地香氣,想來應該是木中佳品,聽說製作為寶瓶形狀是為了增大記錄的麵積,好多記載些東西,也更好保護,但是這個瓶身頗肥,那便應該是李誌閑來無聊時做的玩意兒。
李誌是八百年前的人,他們這個年紀的人,都是這個世界的老人了,看得太多,見得太多,世間便再無任何東西能拂動他們的心神了。
……
吳皓打開瓶蓋,猝不及防一股淡淡的煙氣冒了出來。
吳皓一驚,下意識的伸手向煙氣抓去,那料得煙氣竟然陡然的變成了一個巴掌大的小人兒,一身白衣,手執長劍。
長得甚像李誌。
吳皓大驚,呆呆的看著小人兒李誌,喃喃道:“李誌哥哥,你怎麼變小了,那你以後可怎麼吃東西啊……”
小人兒跳起來,站在吳皓的肩頭,說:“我不是你李誌哥哥,不過你可以叫我吳誌哥哥。”
吳皓一臉茫然。
‘吳誌’抓住吳皓的發絲,輕輕地纏繞著自己的肚子,在空中蕩來蕩去玩,說:“不對,你得叫我師叔。”說完,吳誌跳了下來,蹲在吳皓的旁邊,說:“你不會以為我真的是姓吳吧,當然不是啦,你知道你師父道宗的真名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