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家的兩位小侯爺,剛剛把鎮長孟長盛和廟祝孟廣常扶起來,身後人群之中又傳來了一陣喧嘩。
二十多名身穿長衫,手中提著劍的男女,從人群分開的那條路中走了過來。這些人的衣服之上繡著數量不一的,一朵朵花瓣細長的蓮花說明了他們的身份——青蓮劍宗,而這些人一張張麵無表情的臉更是青蓮劍宗最好的標記。
青蓮劍宗的人到來之後,專煉體術的“極武門”,專練五行之力的“五元宗”,修練毒功驅使蟲蛇的“盤王宗”,南郡道門之首的“玄心觀”,一群尼姑的“淨音庵”,還有擅長機關術傀儡術的“八門莊葛家”也全都到來了。
這七個勢力是南郡之中除了南郡郡王府靳家之外最強大的實力,之後便是各個大城城主派過來的獵龍隊伍了。
眾人到來之後,伏龍節祭祀大典正式開始。
那兩個小侯爺之中十六七歲的,是這一屆南郡郡王的四子靳封,而另一個則是郡王六子靳鼎。
靳家的輩分從獲得南郡郡王的子嗣一代開始,男子分為嵐、峰、嶽、岱、岩、巒、峻、崖、崎、巍十個字,而女子則為蘭、鳳、玥、黛、顏、鸞、珺、雅、綺、薇十個字,輪到靳家小侯爺這一輩剛好排到岩字輩,所以他們的實際名字應該是靳岩封和靳岩鼎才對,不過這個名字隻是在族內采用,平時對外的時候還是叫靳封和靳鼎。
這祭祀大典是由水雲鎮鎮長來主持的,而祭詞自然是要身份最為尊貴的郡王府小侯爺靳封來讀。
隻見小公子雙手捧著祭文高聲頌曰:
“惟蒼羽四百八十五年,節逢伏龍,南郡英豪,齊聚水雲,謹以敦誠敦敬之禮,恭祭真仙。
追緬真仙,憐我世人,降世救難,斬龍伏魔,護佑一方……”
接下來就是一番千篇一律的歌功頌德,主要內容無非就是說今天是什麼什麼時間、在哪裏。然後就是歌頌水雲真仙的功績,說今天要效仿水雲真仙去獵殺百足龍,請真仙保佑之類的話。
在人群中的方添不禁感覺有些無聊,這樣的場麵他已經見到過很多次了,內容毫無新意可言。就在他左顧右盼的時候,突然眼前亮光一閃,晃得方添幾乎睜不開眼睛。
方天定睛一看,隻見麵前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多出了一個老和尚,這個和尚麵色蠟黃,眉毛胡子都已經變得花白,他的身穿一件泥色僧衣,外麵則披了一件赤色的袈裟。剛才晃到陸鳴鴻眼睛的就是,這個老和尚鋥亮的腦門。
老和尚笑眯眯的問道:“小和尚既是佛門中人,為何不受戒律啊?”
方添的臉一黑,幹咳兩聲不滿的道:“咳!咳!我隻是先天性脫發而已!”
老和尚一臉的欣喜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與我佛有緣,前世必是我佛門弟子!不知可願意拜我為師修持佛法?”
方添暴怒道:“我呸!你才是禿……佛門弟子呢!小爺我每天無酒不歡,無肉不歡,受不了佛門清規戒律!”
老和尚搖了搖頭道:“無妨,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修習佛法在於虔誠而非表象。”
方添還是搖頭:“我喜歡打架,整日惹是生非,隻怕會敗壞佛門清譽。”
沒想到老和尚反而笑了道:“甚好,甚好!佛門亦有降魔護法,金剛怒目!為師可傳你飛天遁地之術,降妖伏魔之法。”
話音剛落老和尚身上的那件普普通通的袈裟頓時變得流光溢彩,上麵鑲嵌著珍珠、水晶、琉璃、珊瑚、琥珀、硨渠、瑪瑙七寶,又有七十二顆圓形的舍利子和九顆足有鴿子蛋大小的蓮花形舍利子。
而老和尚臉現慈悲之色,全身金光大放就如佛陀降世,讓方添有一種頂禮膜拜的衝動,但是四周的人卻似乎對這裏驚人的景象視而不見,目光依舊聚焦在不遠處的祭祀大殿之上。
方添知道自己遇見高人了,知道隻要開口答應,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從此成為一個高高在上的修行者了。
但是方添糾結了半天,卻還是長歎了一口氣,滿臉遺憾的對老和尚說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還要娶妻生子,傳宗接代,隻好放棄這個飛天……哦不,親近佛法的機會了。”
老和尚沉吟良久,終於展顏笑道:“心中有佛,處處是靈山,出家在家都是一樣。你若能為佛門添磚加瓦,倒也是一件功德。”
方添拜倒:“師傅在上請受徒兒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