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正如李嘉誠所說:“二十歲到三十歲時,一個人靠專業、體力賺錢;三十歲到四十歲時,則靠朋友、關係賺錢;四十歲到五十歲時,靠錢賺錢。”所以一個人要成功,就要善於不斷地開拓和積累自己的人際關係。
普通人士: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結果單打獨鬥多年還是一事無成。
成功人士:用心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用人脈鋪就自己的成功之路。
有些人很想成功,但單打獨鬥好多年依然跟成功沾不上邊,這並非能力和機遇的問題,而是你不善於經營你的人際關係。一個人的能力和精力非常有限,就算你有一條創業渠道,如果讓你全程去操作的話,裏麵會有許多你難以邁過的坎,也讓你分身乏術。真正會做事業的人,很善於拓展和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網,依靠自己的人際關係取得成功。有一位老板曾給他的員工開玩笑說:“如果你們有誰每天能去結識一些人脈,收集他們的名片,並保持良好的交流,有朝一日你就會成為老板!”很多員工似乎不明白其中的奧妙,有太多的人在收到別人的名片後,幾天後就丟棄掉了。而這些人卻往往是能給你帶來成功的機會,或者是你將來能使用得到的人。如果你仔細去觀察,那些成功人士很注重發展自己的人脈關係,結果自己的事業越做越寬,越做越大。而忽視人脈積累的人士卻隻能單打獨鬥,靠自己的雙手勉強應付自己的生活。所以說,人脈才是成功的關鍵,它是一張無形的存折。
台灣淩航科技董事長許仁旭,就是一個靠人脈競爭力打天下的典型。當年從彰化縣鹿港小鎮隻身到竹科闖蕩,許仁旭並沒有顯赫的學曆與家世背景,但是,外界估計他目前的身價高達數十億元,並身兼十幾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長。有人問他成功在哪裏?他說:“就是靠朋友。朋友越聚越多,機會也越來越多。很多的機會當初自己沒想過,也沒看到。這些,都是機緣。”許仁旭口中的“機緣”,在朋友眼中,其實是由重義氣累積而來的。
人們常認為成功靠機遇,而這些機遇常常是朋友給你帶來的,憑你一人之力,你找不到多少發財的渠道,而如果你人際關係廣,有朋友找到一條創業途徑的時候,他往往會邀請你合作,這樣你就踏上了成功之舟。如果你找到了一條創業途徑而應付不來的時候,你就可以邀請朋友來跟你合作,於是你的成功之路就修通了。光靠自己一人之力是很難成功的,因為你很難找到成功的渠道,而且有些人就算找到了項目,卻常常感覺資金不夠,等你屯夠了錢,機會早就溜走了,其實通過朋友的合作,這件事能輕而易舉地得以解決。史丹福(Stanford)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正如李嘉誠所揭示的成功哲學:“二十歲到三十歲時,一個人靠專業、體力賺錢;三十歲到四十歲時,則靠朋友、關係賺錢;四十歲到五十歲時,靠錢賺錢。”所以一個人要成功,就要善於不斷地開拓和積累自己的人際關係。
曾經有位培訓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他曾有幸參加美國著名營銷大師喬·吉拉德關於人脈的演講,演講前,他不斷地收到喬·吉拉德助理發過來的名片,在場的兩三千人幾乎都是如此,都有好幾張,沒想到,等演講開始後,喬·吉拉德的動作卻是把他的西裝打開來,至少撒出了三千張名片,在現場一撒出這個名片,全場更是瘋狂。他說:各位,這就是我成為世界第一名推銷員的秘訣,演講結束!
許多人以為,隻有保險、業務員、記者等行業,才需要重視人脈,因為,人脈是他們吃飯的家夥,也是最大的資產,但事實上無論處於哪個領域的工作者,人脈都是成功的關鍵。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是在於你認識誰。現實中,許多人自認為自己是一個能力出色、很有抱負的人,卻一直難以取得成功,其問題就主要出在這裏,忽視了拓展和積累自己的人脈。有些人在經營自己人際關係時,老是以利益為導向,如果有求於對方,便拚命討好別人,而一時似乎不會給自己帶來利益的人,往往並不會把他們放在心上。其實很多人脈是在一種偶然條件下起作用的,因為未來不可預期,在不確定的某個時間,你可能就會用得上他,或者他給你帶來了一個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