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兵指錦州(2 / 2)

唐楓深以為然地點頭道:“還是王大人你心思細密,我們的確不能被眼前的這點小勝而得意忘形,從而小看了建虜,若是我們的大軍到了錦州城下後久攻不下的話,隻怕聞汛來援的建虜騎兵就會如我們對付這一千敵人一般將我們全殲了。所以此次對錦州的用兵我們的確應該從長計議,想出個萬無一失的好主意出來。”

之後兩天,唐楓他們幾人便在錦州城的地形圖前假設了好幾種方案,但是無論哪一種都沒有十成的把握,畢竟錦州城比之寧遠城更高,牆更厚,想在最短時間裏將之取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對明軍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如果女真人反應過來,派出了援兵,這攻城的人馬就隻能退兵了。

在第三日上,當唐楓再次細想著攻城的法子時,突然一個大膽的念頭跳進了他的腦海之中。他看了一眼尚在冥思苦想的幾人道:“我有一個冒險的法子或能一舉取下錦州城,但若是失敗的話,卻會有至少一千多名將士會喪生在錦州城……”

“是何方法,你且說出來我們與你一道參詳。”祖大壽是幾人中最是心急之人,現在也顧不得雙方間的差距了,打斷了唐楓的話頭急問道。其他幾人也都將目光放到了唐楓的身上,隻等他將答案說出來。

唐楓見到眾人都看向了自己,便隻能將自己的這個大膽的想法說了出來,最後又道:“我並沒有真正地上過沙場,也不知道此法是否可行,還請幾位指正。”

在愣了好一會之後,袁崇煥才撫掌道:“這確是一個既大膽,又絕妙的主意,不過這卻要看那建奴是否真的如那俘虜所說的一般軍心不穩了。而且這計策在時辰上也得配合好了,不然隻怕那一千名將士就真的要命喪錦州了。”

“其實世上之事哪一件是不需要冒險就能做成的呢?本官以為這個險很值得一冒。”王化貞說著看了唐楓一眼,“唐大人此計若成的話,我們不但可以在最快的時間裏取下錦州城,而且人馬也不會折損太多。不過此計真要成功的話還要做一點,那就是要盡快出兵,時間拖得越久,此計被人識破的可能有就越大。”

袁崇煥也讚同道:“不錯,我以為我們現在就應該出兵錦州了。不過那冒險的一千將士除了那被俘虜的兩百人外,還得挑選出最精銳的人馬出來啊。”

祖大壽立刻一拍自己的胸膛道:“這一千人馬就交給末將吧。末將一定不會辜負幾位大人的看重,將錦州城取下來的。”

袁崇煥知道祖大壽向來很是勇猛,對他倒也放心,不過終究是跟了自己一段時間的部下了,他也有些不想讓他冒險。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這遼東的每名軍士都是一樣的,自己怎麼可以有偏袒之心呢?而且他還想到如果自己說了這話,就有些不吉利了,好象此次進攻會失敗一樣。所以最終他還是一點頭道:“既然複宇你有此心,又向來作戰英勇,我便讓你帶這一千人了,另外我將王凱也調到你的麾下。”他這麼做當然是希望自己手下的兩員猛將能夠合力立功了。

唐楓對遼東現在的將領的認識還不能與袁崇煥相比,見他已經下了決定,便也不好再有異議了。而王化貞卻隻想著能取下錦州城,使自己能有足夠的資本立足在遼東,對究竟是什麼人帶兵前去卻也沒有意見,反正什麼人取了錦州都是在他的領導下完成的。所以人選就這樣給定了下來。

六月二十五正午,鎮守在寧遠城中的明軍人馬就出動了近兩萬,隻留下不到三千人守在城中。而在大軍之中除了袁崇煥之外,唐楓與王化貞這兩個文官也赫然在列。原來王化貞為了在成功取下錦州後自己能搶更多的功勞,以及在遼東得到將士們的尊敬,便不顧袁崇煥的勸說,執意隨軍而行。他這麼一決定,唐楓自然也隻能奉陪了。

在出了寧遠城往回看時,唐楓的目光卻落在了那一尊尊碩大的火炮之上,他的心裏頓時就又有了一個主意……

如果您覺得《重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