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巡邊偶遇(1 / 2)

明軍取下了錦州之後,卻發現有一個難題擺在了他們麵前,那就是該如何守住此地。既然是花了大氣力,調動了兩萬人馬,使了計策才取下的錦州城,自然要將他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可現在這兩萬人馬可是從寧遠調來的,現在的寧遠城隻有三千人馬鎮守,這些人馬必須返回去。雖然朝廷會派遣他處的人馬前來接手,可短時間裏卻不可能趕到,所以這錦州城防守的重任就落到了王化貞這個遼東經略的頭上了。

雖然對軍事知之甚少,他也明白要守住此城是需要大量的人馬的,女真人不會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城池被破。在與唐楓、袁崇煥商議之後,他們終於暫時決定讓袁崇煥和祖大壽先帶了一半人馬返回寧遠,其他的兵馬則由唐楓他們帶領著守在錦州。有過萬的人馬守在錦州城中,想必隻要小心一些抵擋一下女真人的進攻是不成問題了。

雖然心裏對此放心不下,但是一來王化貞的身份使然,二來寧遠也不可沒有主持大局的人,所以袁崇煥在猶豫了一陣之後還是同意了這個折中的辦法。在臨走之時,唐楓將他送到了錦州城外數裏,回頭看看已經修補完善的錦州城牆,袁崇煥苦笑道:“現在我才明白為何大帥當日一直沒有動錦州城的心思了,雖然它地處要衝,乃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卻也因為這個原因它若是麵臨攻擊時也很是被動。如果朝廷不能將更多的人馬送來遼東,即便是取下了此城,也未必能守得住啊。”、

唐楓這兩天一直在城中各處走動,那女真人占了此城後將一切可以帶走的物資都運回了自己的後方,錦州城已經變成了一座空架子,雖然駐進一萬人馬卻依舊顯得很是空曠。如果女真人真的下了決心要奪回此城而四麵圍攻的話,隻靠手上的萬許人馬還真的守不住它。到時候得而複失,不但讓戰死的將士們難以瞑目。就連朝廷那也交代不過去,而且還會打擊到遼東守軍的士氣,所以在聽了袁崇煥的這一句話後,他也沉重地歎了口氣。

看出了唐楓心中沉重,袁崇煥忙又寬慰他道:“不過錦州城比之寧遠小城更為易守難攻,而朝廷的大軍不日就會趕來守城,所以逸之你也不必過於擔心了。隻是那王化貞此人在取下此城後變得有些自大了,所以你還是得小心一些,莫要讓他犯下了什麼錯誤。”

聽他這麼一說,唐楓不禁想到了廣寧的失守一事,便點頭道:“他現在雖然官階比我高,但若論在軍中的威信卻還不如你我。隻要到時候我一力堅持的話,他想要做出什麼事來怕也沒有那麼容易。”袁崇煥略一點頭:“不錯,我已經讓王凱帶著那些人馬留了下來,並囑咐了他一切聽從你的差遣,這樣即便他王化貞再厲害,也無法直接控製我麾下的大軍了。”

唐楓不無佩服地看了袁崇煥一眼,想不到他留下自己麾下的將領的用意是在幫自己抗衡王化貞,這倒是自己所沒有留意到的。袁崇煥一提馬韁就要離開,但心念一轉又回頭道:“若是朝廷派遣了其他大軍來守錦州,你務必讓他們將城池左近的那幾處堡壘也都駐下兵馬,如此前後左右有了照應,這錦州才能真正為我大明奪回。”

在唐楓鄭重地答應了之後,他一鞭抽在了馬股之上,帶著一萬人馬返回了寧遠。

之後不久,朝廷將王化貞扶正,唐楓也得了嘉獎,這讓王化貞更覺歡喜,也更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其實女真人也不過如此,隻要大明將士敢於出去與之一戰,鹿死誰手也不一定。他完全忘記了當年廣寧失守的教訓,這一切落在唐楓眼中,讓他更擔心了。

在趁著女真人還沒有做出反應的當口,唐楓便帶了幾百人馬出了錦州城在四下裏轉了一轉,他發現在錦州與寧遠之間原來是有著不少小型的堡壘要塞的。比如大興堡,大福堡、鬆山堡等處,其位置的重要性也不在寧遠城前的椵木衝堡之下,隻是因為錦州之前一直在女真人的控製之下,所以這幾處要塞才荒廢了。對此唐楓心裏已經打定了主意,待到朝廷派了大軍來到之後,自己會命人各自帶著人馬留守在這些要塞之中。這幾處的堡壘除了幾處破損之外,其他的城牆都很是完整,隻要稍作休整便可再次用來駐兵了。

在看了南邊的幾處要塞之後,唐楓便將目光放到了北邊,如果自己能在那裏也設下幾處要塞用來阻擋來犯之敵而拖延敵軍進犯的時間的話,這對錦州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在有了這個心思之後,唐楓便打算去北邊的各處要塞巡查一下,也好在心裏有著準備。

七月初三這日,早上起來之後,唐楓就與王化貞說明了自己的去向,王化貞雖然對唐楓這麼急著四處籌劃很是不理解,但是知道他的身份並不比自己為低便也不好阻止。所以大清早的,唐楓就離開了錦州往北邊而去,在看了左近的大小淩河堡後,他們在正午時來到了更北一些的大勝堡附近。這裏離著錦州城已經有一定的距離了,呂岸心中有些忐忑地道:“大人,此處離著錦州城有些距離了,恐怕不會對守城有多少作用了。我看為了大人你的安全考慮,我們還是早些回城吧。”現在自己的前途已經和唐楓掛上了鉤,呂岸當然要為他的安全負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