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絕戶計(1 / 3)

蠔鏡,也就是未來的澳門,在之前的時間裏一直都不被人所關注,它隻是一個臨海的小漁村而已。而在大明禁海令下達之後,它更是變得極其的邊緣化,國人中知道這個地方的也是寥寥可數,所以當嘉靖年間這裏被遠洋的葡萄牙人占領時,朝廷也隻是象征性地要了些租金,而完全沒有一點重視的意思。

可就這麼一個讓人所忽視的小漁村,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因為它是靠海的。當大航海時代進行中的時候,蠔鏡便成了一個東方與西方海上貿易的重要所在,葡萄牙人也因著這一層而得了許多的好處。

奈何人心不足,他們雖然得了許多的好處,可對中原花花世界的覬覦之心卻不死,再有荷蘭人從中插上一腳,終於使得兩方麵人馬合在一起,對福建沿海發起了騷擾和進攻。這也驚動了大明朝廷中樞,而現在的大明已經不是曆史上那個短視,對海洋全無認識的朝廷了,自然地,蠔鏡的作用也就被朝廷所認識。

既然地方本就是我們的,而且又占著絕對的優勢,自然沒有不去奪回來的道理,所以朝廷立刻就一道指令送到了福建,命洪承疇統籌一切,將蠔鏡給奪回來。對此一點,洪承疇是非常願意做的,因為現在的大明對軍功已經很是重視,能從外人手中將一處海上要地奪回來,其功勞自然不小。

不過,洪承疇卻也不敢大意,論起海上作戰,自己畢竟是門外漢。好在他和鄭家的關係已經很不錯了,又知道鄭成功的確不簡單,遂再次請他們幫忙。

鄭家正想著借官府的力量來重振聲威呢,自然是沒口子地答應了洪承疇的求助。這次不但將鄭成功派了出來,而且還把他們家剩下那些可堪一戰的子弟也都派了出來,幫著官府一道向蠔鏡進軍。

在這些大明軍將中間,還夾雜著一些紅毛子,那便是從被俘虜的海盜中挑選出來肯合作,且對蠔鏡現在的情況了解的人。這些海盜落到明軍手上,即便有什麼別的想法,卻也不敢施展了,因為就在他們離開之前,那些其他在福建一帶犯下累累罪行的人都被處死了。

唐楓除了讓洪承疇去將蠔鏡奪回來外,還給他一道命令:給死難的百姓及其親屬一個交代。俗話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無論你是不是我大明的人,既然殺了我們的人,而且落在了我們手上,說不得就得照規矩辦了。

幾千名海盜,當初投降的時候滿心以為最多隻是吃些苦頭,應該不至於全部被殺,卻不曾想現在大明朝廷的作風居然如此強硬。管你是什麼來曆呢,敢犯我者,必殺!

連那羅格斯等首腦在內的五千多降軍,在接到朝廷之命後的次日,就被人給拉到了泉州城外給開了斬。這一天從四麵八方趕來看殺頭的人,足有數萬之眾,這也怪不得他們,因為從來沒有過這樣壯觀的殺人場麵。

看著那些殺害了自己的親人,長得凶神惡煞般的紅毛子隨著大刀揮下而人頭落地,百姓們或是熱淚盈眶,大叫皇上聖明,或是大感痛快,深以自己為大明子民為榮。這也正是唐楓希望看到的效果,經此一殺,東南沿海百姓心就真個向著朝廷了,那以後的稅賦的收繳自然輕鬆了許多。而且有此一殺,周圍的那些小國必然心驚,再有人想打我大明海船的主意,就得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了。殺人隻是手段,卻有著更深層次的目的需要去達到。

看著那些在自己國內還有著爵位的同伴一個個變成了無頭的屍首,這對那些僥幸沒死的海盜的衝擊是很大的。他們也算是有見識了,不少人曾在美洲或是非洲和當地的土著打過仗,但那裏的人怎麼可能殺得了他們太多人呢?直到這一刻,他們才算知道侵略他國所要承擔的風險並不比所得要來得小。

海盜們不敢再有任何的隱瞞,甚至一路往蠔鏡去的時候,他們還幫著水手們行駛,為的就是能在最後留住性命。正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幫助,大明數十艘海船才得以很快而安全地來到了蠔鏡,戰鬥一觸即發。

就在將士們摩拳擦掌,紛紛請命由自己第一個發起攻擊的時候,鄭成功突然對洪承疇道:“大人,小人有一個想法,不知道當不當說。”

“哦?你卻有什麼辦法能更好地將這蠔鏡取下嗎?若真是如此,但說無妨,我們的目的就是取下蠔鏡,至於用什麼辦法,自然是越有效越好了。”洪承疇欣然道。

鄭成功看了看周圍的那些將士,在清咳了一聲後才道:“大人,現在我們所乘的部分乃是海盜的船隻,而這些海盜被我大明所敗的事情尚沒有傳出去,既然如此……”

“既然如此,何不就借著蠔鏡的海盜全不知情下,靠上去然後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是嗎?”洪承疇立刻也反應了過來,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