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論心談道知天下(1 / 2)

“不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楚狂人起身,走到欄前,輕輕一拍:“何為仙?”

“一人一山謂之仙。”不等李孟甫回應,楚狂人便繼續道:“仙者,我輩修士所尋,我雖斬得三屍,但卻沒有證的大道,不得一山,不可長生。聖人雖證得大道,奪天地造化,修成混元金身,萬劫不滅,但依舊不得長生。長生不死,仙不能行,聖不能得,但我輩修仙者趨之若鶩,為何?一言以蔽之,欲也。”

李孟甫似有所悟,道:“無欲道長生?無欲可為仙?”

“對也不對。人有三屍九蟲,具體包括上屍三蟲,中屍三蟲,下屍三蟲。上屍蟲名為彭候,在人頭內,令人愚癡呆笨,沒有智慧。中屍蟲名為彭質,在人胸中,令人煩惱妄想,不能清靜。下屍蟲名為彭矯,在人腹中,令人貪圖男女飲食之欲。斬得此三屍,便可證金仙。”

李孟甫突然淒然一笑:“求斬三屍證金仙,不老不死謂長生。七情六欲卻拋棄,不如一挫黃土價!”

“妙極,但對也不對。”楚狂人雖是仙,但他對所謂的無情修仙道感到不屑。當初他修行的時候,斬斷三屍,自己依舊有情有欲,如此一看,仙非無情,那無情是指何?

“世人皆知無情無欲方為仙,斬斷情絲無牽掛,嗬嗬,那不過是一些好事者糊弄世人罷了。在我眼中,修仙,不隻是追求長生,更是修情,情之所至,仙道眼前。”說到此,楚狂人不由想起自己存在的目的,因情而生的他,為情而搏的終究也入了窠臼。神色略微有些苦澀,但他馬上便接著說道:“若不修情,那愛情何在,親情何存?一個沒有修愛情,沒有修親情的修士,入不了眼,當做畜生也是抬舉了。”

“而那些將修仙講做是無情無欲的修士,也不過是因為一己私欲,顯示他們那所謂的身份尊貴。既然他們有欲,豈不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李孟甫沉吟良久道:“仙道無情,仙有情呼?”

“大善!仙,根本上是人,是人便脫不了欲望。屠夫想著肉價升高,賣傘者期盼天天下雨,私塾老師則望學生多多益善,這是大多數人可以看見的欲望。一宗之主的野心,一國之君的抱負,這是少數人知道的欲望。而聖人也是有欲望的,隻不過他們的追求高了,我們的眼界望不到而已。”楚狂人很滿意李孟甫的悟性,若他看透了此間道理,那仙便不可怕。他的恐懼,來自於未知。

初生牛犢不怕虎那是因為牛犢初生未見虎,不知虎的威力。但當牛犢見過了虎,知道了虎,那便會產生畏懼,一種來自經驗的畏懼!

“拜謝。”李孟甫起身,對楚狂人莊重的行了一個弟子禮,隨即周圍的天地靈氣緩緩如溪流湧入他的身體,他悟道了。

楚狂人笑著扶起他:“賢弟好運道,竟然能就此悟道,邁入修行之門,你這悟性當真了得。”就楚狂人知道的人中,沒有修仙卻能悟道入修行的不過五指之數。盛唐詩仙李白以詩悟道,成就天仙位。裴旻以劍悟道,成就劍仙之名。又有白衣神將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從此入修行。又如賢相狄仁傑以吏身悟道,成武周第一人。這些人都是人中之龍,龍中之傑。即便是狂傲的楚鳳歌也會因他們的風流而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