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天資聰穎並不意味著“幸運”(1 / 1)

盡管智力平庸,但努力的人會想方設法保持領先,一步一步積累自己的優勢。而那些所謂智力超群、才華橫溢的人卻仍在四處涉獵,毫無目標,最終一無所獲。

維克多與伊雷內這兩兄弟,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哥哥維克多身材挺拔、相貌英俊、口齒伶俐、頭腦敏捷、才華過人,外表上簡直沒什麼缺點。他是一個社交明星,給每個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都是完美的。但是熟悉他的人知道,他從來就沒有認認真真地辦過一件事,就是答應別人的事,他也可能會忘掉,他僅僅是個吃喝玩樂的專家。如果派他外出考察,他回來後拿不出多少有價值的商業情報,卻能將旅途中見識到的美味佳肴和美女描述得繪聲繪色。

弟弟伊雷內雖然身材不高,相貌平平,但在學習和工作中都有股近乎癡迷的專注勁兒。小時候在法國,當家境還很寬裕的時候,他受拉瓦錫的影響,對化學著了迷。那時候父親皮埃爾是路易十六王朝的商業總監,兼有貴族身份。拉瓦錫和皮埃爾談論化學知識的時候,小伊雷內總是穩穩當當地坐在旁邊,豎起耳朵聽著,他對“肥料爆炸”的事尤其感興趣。拉瓦錫也喜歡這個安安靜靜的孩子,就把他帶到自己主管的皇家火藥廠玩,還教他配製當時世界上質量最好的火藥。

後來,這個家庭在法國大革命中險遭滅頂之災,全家人不得不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父親在新大陸嚐試過好幾種商業計劃——倒賣土地、貨運、走私黃金……全都失敗了。在全家人垂頭喪氣的時候,年輕的伊雷內苦苦思索著振興家業的良策。

有一天,伊雷內與美國陸軍上校路易斯·特薩德到郊外打獵,他的槍啞了三次,而上校的槍一扣扳機就響。上校說:“你應該用英國的火藥粉,美國的太差勁。”一句話使伊雷內茅塞頓開。他想,在戰亂期間,世界上最需要的不就是火藥嗎?在這方麵,我是有優勢的,從拉瓦錫那裏學到的知識,會讓我成為美國最好的火藥商。

伊雷內就靠著這股專注勁,克服了許多困難,把火藥廠辦了起來。他,就是舉世聞名的杜邦公司的創始人伊雷內·杜邦。

而聰明的維克多呢?他隻得靠著弟弟的扶持,在紐約給弟弟做代理。維克多憑著社交手腕,也確實發展了一些客戶,但是其中的一位,拿破侖的弟弟傑羅姆,一位花花公子,卻毀了他。在縱欲無度、花天酒地的生活中,他們倆很投緣,隻要傑羅姆缺錢,維克多就慷慨地掏腰包借錢給他。傑羅姆的一筆筆巨額借款,直接導致了維克多的貿易公司以破產告終。

曆史上,總是一遍又一遍地上演著維克多與伊雷內的故事。平庸者成功,聰明人失敗,這是件令人驚歎、令人費解卻又一再重複的情節。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找到其中的原因:那些看似愚鈍的人,卻往往有一種頑強的毅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堅如磐石的決心。所以他們能不受任何誘惑,不偏離自己的既定目標,日積月累地做下去,直到成功。相反,那些聰明卻不認真的人,開始可能會有一些小成功。比如,在大學裏遙遙領先,比社區的其他同齡人更引人注目,於是他們往往放縱了自己,遊戲人生,徒然浪費了才華。

奔馳的駿馬盡管在開始的時候總是呼嘯在前,但最終抵達目的地的,卻往往是充滿耐心和毅力的駱駝。天生有顆聰明的“腦袋”,並不意味著“幸運”。因為聰明而誤了終生的人,古往今來大有人在。因為覺察到自己某些方麵的“聰明”,變得心態浮躁,高不成低不就,總是找不到自己適合的“位置”,這樣的人更是大有人在。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天賦的“強項”和“弱項”,再聰明的人,也不可能樣樣事都擅長。因為自己某個方麵有些過人的天賦,就洋洋自得地睡大覺,卻不知道,“笨人”已經憑著腳踏實地的努力超了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愚蠢!

世界上的許多成大事者,大都是一些資質平平的人,而不是才智超群、多才多藝的人。有一些人,在別人來看,取得了遠遠超過他們“聰明程度”的業績,這看起來實在有些不可思議。其實,這正是因為他們能專心於一個領域,耕耘不輟,最終才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