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崗位之時尚編輯
Part1崗位特性:真正的BlingBling沒有想象中複雜
“Bling”這個詞是近幾年才在時尚圈裏流行起來,並成為了熱門的網絡語之一,它在最新版的牛津大詞典裏的標準解釋是:“穿名牌衣服與戴璀璨珠寶。”目前,凡是“金光閃閃”的東西都可以用“BlingBling”形容。
而名牌衣服、璀璨珠寶、金光閃閃的東西自然就會和時尚聯係起來。
有人認為時尚是一種很炫的東西,似乎是無形的,但又有著強烈的存在感。而時尚圈在眾人眼中永遠是華光奪目的。但凡接觸它的人都像是投入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不停地High。事實上,時尚的光環背後亦有很多洶湧澎湃、不為人知的暗流,而真正的時尚也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複雜。
每個想要成為時尚編輯的年輕人都希望自己從外表到內心都能與時尚沾邊,因此,時尚圈兒裏的人的做派通常是披著華麗的外衣,走向你身邊的同時也伴隨著一股令人眩暈的香水味,一邊用英文法文狂打電話,另一邊時常被誤解“這人是不是明星”,一問才知道“我是時尚界裏的王/女王。”
正因如此,時尚編輯這一崗位曆來受OL和學生族等年輕人追捧,如果能從事這一職業更是令人羨慕不已。
無論是真正意義上的時尚,還是時裝,都不是用來談論、轉發或圍觀的,因為“fashion?is?easy”,時尚是簡約中透露的不簡單,是簡單中的最動人那一抹色彩。
行業榜樣企業代表:《ELLE》
世界時裝之苑《ELLE》雜誌攜手《中國職場好榜樣》開啟了招聘時裝編輯的大門,職位要求是“懂得拍攝技巧,有創意,善於溝通,參加時裝周和時尚活動是工作的一部分內容,時裝編輯能在觸碰最新流行資訊的同時接觸到時尚圈最高端的品牌”,這就是《ELLE》雜誌時尚編輯的時尚生活。
“ELLE”在法語中是“她”的意思——代表女性的自信、現代、積極向上、親切、潮流、活潑好奇、充滿魅力和生活氣息,既是法國著名時尚雜誌,也是法國時裝大品牌。《ELLE》雜誌在全球的月銷售量基本保持在500萬冊以上,麵對這樣一個有實力的雜誌平台,想必很多有著時尚編輯夢的年輕人都坐不住了。
榜樣求職探路:
似乎電影《時尚女魔頭》中對編輯苛刻的“魔女”形象並沒有把人嚇倒,反而有更多的人開始瘋狂地羨慕、追逐時尚行業。而多數人也隻是停留在了這一行業的福利上:隨時了解最新時尚趨勢;有機會接觸國際一線大品牌;有機會欣賞到最前衛的設計,看到當紅模特;有機會去國外采風,走遍世界;在每年的年終歲尾還有機會通過低價折扣買到名牌……
當群眾羨慕的眼光和這這一行業逐漸被“光環化”的時候,事實或許並非如此。
公平地說,時尚編輯不能算是世界上最好的崗位,但也不是最壞的崗位。不必覺得身處時尚圈,經常與明星麵對麵,就覺得自己的工作高人一等,更不必覺得每天跟在大牌屁股後轉自己就很廉價。話說回來,崗位不分高下,冷暖自在人心。不管怎樣,想要勝任時尚編輯的崗位,確實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Part2選手求職故事:當夢想歸零的時候
案例一
一個自信而時髦的男人頂著一頭紅色貝雷帽似的發型,滿手被金光閃閃的戒指點綴,腳踩男版大高跟鞋,裹著一身嵌有金星的黑裝來到了《中國職場好榜樣》的舞台,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偽娘?潮男?“妖孽”?
他叫衛界,是時尚界的“妖孽”,同時也是一個在北京摸爬滾打多年、追逐夢想的哈爾濱男生。
麵對這樣一位有點特別的選手,主持人說:“一看你頭發的顏色,我就覺得你是來應聘《ELLE》時尚編輯的。”
目前,衛界在北京的環球生活雜誌擔任資深服裝編輯,已經是一個服裝編輯,卻還要來到這個舞台應聘編輯,很多人感到不解,衛界卻很堅定:“因為《ELLE》雜誌在我心中,就是一個水平很高的位置,很想挑戰一下。”
當評委問他能在短短幾年就做到了一位資深編輯的位置,是怎麼走過來的,衛界感慨道:“這個曆程還是蠻艱苦的,第一我不是海歸,我沒有去過巴黎,也沒有去過米蘭;第二我也不是北京服裝學院畢業的,我就是一個特別普通大學畢業的學生,但是一個從出生可能就注定著是做服裝編輯的一個人,當我到北京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說,我的夢想能成功。”
衛界是一個注重細節的人,在他看來,每次拍大片最重要的是細節,很多服裝大片之所以讓人看不懂,其實是對細節的不重視。在他看來,其實時尚很簡單,隻是要把你心中想的,做出來就可以了,重新歸零做你自己!
這樣一個敢於做自己的東北小夥能否笑到最後?一起拭目以待。
案例二
陳韋宏,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專業是導演,但她漸漸地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一行,於是毅然放棄這個專業,改學服裝設計。陳韋宏家境優越,本來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公主般的生活,但他為何又遠渡重洋,選擇在人生地不熟的法國歸零,重新做自己?她還精通英、法、意三國語言,目前為一家公司的服裝總監,年薪30萬,在常人眼裏,她本本分分地繼續深造就好了,為何再次放棄優越的待遇,重新歸零來應聘時裝編輯?而可謂全才的她為何又在《中國職場好榜樣》的舞台被評委們認為是“最讓老板沒有安全感”的一位求職者?或許從陳韋宏的話語中能找到些許答案。
陳韋宏坦言:“我的英語、法語非常流利,跟我的中文差不多,意大利語還是不錯的水平,我的日語在學習當中,我的本科是在中國傳媒大學導演專業畢業,因為學校每年會選拔兩位最好的學生送去香港城市大學進修,我就去了創意媒體學院創意影視部,去那邊學習紀錄片,我實習的時候,感覺並不是特別適合電影電視這個工作的環境,我是一個要回家的人,所以我選擇了做服裝,至少可以每天回家陪陪媽媽,所以後來我去法國最好的時裝學校學習。當時香奈爾集團旗下有一個全球最高檔的,奢侈品泳裝和內衣這樣一個公司的總監,是巴黎時裝業公會學校畢業的,他來看作業,突然找這個品牌的第一雙鞋,他看上了我的設計,就買走了。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在各大公司做兼職,我在比利時做男裝設計,也做了半年,之後回國,其實時間不久才一年,回來後我去了一家服裝公司做了一個全新的品牌出來,我是這家公司的藝術總監,這是我的從業背景。”
這也難怪,如此優秀的一位才女怎能不讓領導擔心被挖走,那麼,企業大門最終會為優秀的陳韋宏敞開嗎?
Part3嘉賓互動:真正意義上的BlingBling
案例一
徐昇宏:有一件事,剛剛在影片裏麵,為什麼特別提到說“我知道小雪你不喜歡我”。
衛界:因為我感覺像《ELLE》雜誌這種大刊的主編,她可能不會喜歡特別出位的編輯,他可能會覺得有些不太好掌控。
葉梓萱:你今天這麼正大光明地,當著你本來已經有的環球生活雜誌的麵,跑過來應征《ELLE》,不怕如果我們這邊把你拒絕了,那邊的老板會解雇你嗎?
衛界:如果《ELLE》要我的話,意味著我要放棄我在北京所有的一切,我的資源、我的攝影師、我的化妝師、我的模特,一切的一切都沒有了,我要嚐試這個新的環境,這個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挑戰!
白雲峰:真的很有誠意!
王新宇:你給我們的簡曆裏,有一句話很有意思,你說最後悔的事情是上大學是嗎?跟我們講講為什麼。
衛界:其實也不是後悔上大學,隻不過是我的大學是在一個非常小的城市,也非常普通,我沒有辦法及時地接觸到最新的流行資訊,因為我上大學的時候,就堅定了這條路,我以後一定要做編輯。
第一輪投票過後,場上超過半數的評委支持衛界,這個小夥子會走得更遠嗎?
王瀟:今天衛界來,他所呈現的外貌、衣服和頭發不是一個功能性的,他呈現的是他的生命狀態,因為在時尚界和文藝界,不瘋魔不成活。
李光鬥:其實他對時尚的理解比女人更來得時尚,為什麼這樣說呢?女人愛買衣服,但是我們想想,最好的頂級的服裝設計師,是不是男的,我頂你!
既然要談“衛界到底夠不夠時尚”關鍵要看作為時裝編輯,他的讀者是什麼感受,節目組特地拍攝了一組短片,聽一聽讀者對衛界的評價。
路人1:比較有自己的風格,但如果要說範兒的話,我覺得可能稍微差一點。
路人2:可以接受,有點太女性化了!
路人3:我比較喜歡男性比較陽剛氣派的,我不太喜歡這種陰柔型的,他這種時尚我覺得我接受不了!
路人4:非常好,現在可能大部分中國人,可能接受不了這種東西,但是我相信這種東西它是引領時尚潮流的,我可以嚐試去穿著這樣的衣服。
路人5:我覺得做過了會比較野性,做不過會有點娘的感覺,我覺得夠時尚,但是我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