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愛人的人不應該忘掉自己的需要。這話聽起來十分可怕。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很多人以為我們的物質需要最為重要,拚命去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很多的物質。我們能吃得很好,也基本上住了不錯的房子。我們對自己的身子也十分留心,一有病就要去看醫生,殊不知更重要的卻是我們精神上的需要。
——巴士卡裏雅
不負責任的自由產生無秩序和混亂。不尊重倫理的個人主張的是對人性的蔑視。不尊重義務隻強調權利的主張,決不會造成真正的民主主義社會。不負責主義的享樂,隻能是瞬間即滅的肥皂泡。
這樣的生活方式隻能給自己留下悲哀和空虛。而尊敬和信賴生活的人,肯定有充實的人生。深知父母、老師、國家、社會的恩典,知恩圖報,不正是人的正確生活方式嗎?
——池田大作
我從不尋求別人對我的關切,因為值得重視的不是人們對我的贈予,而是我能給別人什麼;別人議論我什麼,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如何看人,我一個人生活,生活在自我之中。大家要求於我的,我全部真誠地奉獻給了大家;僅僅屬我個人需要的東西,我把它深深藏在我的心底,不願讓我的親友為我在頹喪和疲倦時所產生的無益的傷悲去耗費心力。
我也不曾向人們哭泣和呻吟過,但我卻總是把我的全部喜悅與歡樂的財富拿來同大家共享。我的內心創痛持續得不久,因為我從不刺激它,也不壓製我的理智,因為我知道:一個人的誕生總伴隨著母體的疼痛和流血,而我的心靈對於生活中的一切現象卻負有生母與教母的責任。
——高爾基
在感情世界裏一切的需求、愛、滿足和期許都隱含了某種程度的緊張和不確定。盡管它代表著危機,充滿了恐懼,它還是帶給人們一股莫名的興奮,激起了澎湃的激流,它象征著生命的激情。
——康若·高恩
幾乎每認識一個人我都體驗到失望的沉重感。我把他想象成同自己一樣的人,用這個尺度去衡量他。應該從此習慣於把自己看成一個例外,或許我已經超越了自己的時代,或許我是一個永遠不會滿足的落落寡合的乖僻者。我必須用另外一個尺度(低於我的)去衡量別人,這樣我就會少犯錯誤。長時期以來我自己欺騙自己,以為我有朋友,他們是一些理解我的人。無稽之談!我還沒有遇到過一個人像我這樣道德高尚,並且相信我不記得自己一生中有什麼時候不追求善,不準備為了善而犧牲一切。
——托爾斯泰
任何恐懼都是有害的。我深信我死以後會化為腐泥,任何自我都將不複存在。我並不年輕,我也熱愛生活。但我鄙棄一想到死亡便嚇得直哆嗦。幸福並不因為它必將終結而遜色,思想與愛情也不因為不能永存而失去它們的價值。
——羅素
活著的人對於生命的譴責歸根到底隻是一定類型的生命的征兆,至於是否有道理,這個問題完全沒有借此而提出來。一個人必須在生命之外有一個立足點,用不同的方式,如同已經活過的一個人、許多人、一切人那樣去了解生命,方能真正觸及生命的價值問題。
——尼采
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製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單純而強烈的三種感情。這些感情如陣陣颶風,吹拂在我動蕩不定的生涯中,有時甚至吹過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絕望的邊緣。
——羅素
人隻有在了解責任的實踐時,生命才會充滿智慧。我們都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卻不知道生命何時終結,就如我們不知道從何處來一樣。
——亨利·喬治
如果我們追求的享樂要以損害美德為代價,那就是罪惡。
——休謨
我們必須敦促自己,更注意去發展那些與豐富知識、提高技能不同的東西——如果它存在的話。人要變得有價值,那就意味著要發展我們與他人相處的關係,要善於在閑暇之際適當地娛樂。在這發展中,伴隨著新的階段,會出現新的障礙,這樣,為了每向前一步,往往就要向後退一步或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