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以逸待勞(1 / 3)

簡短的會議很快結束,盡管官兵們對程誌的能力半信半疑,但總體上感覺看到了希望,基本達成了一致的想法,鬥誌也有所恢複。會後邵團長派出一個連先行出發,輕裝一路趕到第二個岔路口後開始回返。將路上的所有丟棄物品一件不留的撿幹淨,帶回至第一個岔路口與後續部隊彙合。

邵團長另外挑選了一些體質較好腿腳快的士兵,臨時組成一個連。由唐樂協助營長,帶著這些撿回來的物品,向另一個方向出發,按原有潰敗的情形將那些東西丟棄在路上。大部隊繼續按預定路線撤退,行至第二個岔路口時,繼續撿光路上的所有丟棄物品。這樣,一路上的丟棄物品就沿著第一個岔路口轉向另一個方向,而岔路口這邊真正撤離路線上卻幹幹淨淨。

在整體路線上,唐樂一行走的是一條曲線,程誌這邊走的卻是捷徑,最終還能彙合在一起。但兩條路上都有岔路口通向其它方向,根本無法確定唐樂是否會在前麵的岔路口轉向。即使很熟悉地形,而不了解對方的意圖,也不會盲目的走捷徑,否則這條所謂的捷徑就會離唐樂越來越遠。另外撤退方向這一帶山高林密,空中偵察幾乎無效。

盡管大部隊行進的速度很慢,但畢竟走的是捷徑,很早就到達了預定的阻擊陣地。大家一路上撿了很多武器彈藥,平均每人撿齊五支槍,甚至還有輕重機槍迫擊炮。突擊隊員們按程誌指示,分別指導士兵們設置防禦陣地。讓邵團長稀奇的是,武器的設置與眾不同。隊員們壓滿子彈的大部分機槍和衝鋒槍,調整好概略射擊方向,找依托固定。用繩索或布條草繩等綁牢,腳架或彈匣部位也都深深的嵌在土裏,更加穩固。然後再將扳機用長繩栓好,繩頭引長至一個隱蔽點,最後子彈上膛。

這樣一來,隻要一名隱蔽點的士兵,就可以用繩操縱幾支槍,哪怕僅僅是有一隻手能動的傷兵操縱也完全沒問題。即可同時開火,也可分別射擊。其它的步槍五支一組,共同綁在用樹枝做的小架子上,完全固定在地上。控製扳機的方法不變,但五支步槍上方多了一根較直的樹枝製成連動杆,每個機柄都綁在連動杆上。隻要操縱連動杆,就可以同時將五支步槍的子彈再次上膛。隨後又在固定槍的旁邊放置一個頭盔,遠遠看去,就象是一個士兵在那裏露頭射擊。

石峰將會使用迫擊炮的士兵集合起來,挨個修正好迫擊炮的射擊諸元,等戰鬥打響後隻負責添炮彈就可以。陣地布置好後,程誌按計劃集合了一個整營的兵力,與文博和武強帶領這個營一同趕向日軍必須依托的進攻陣地位置。阻擊陣地上隻剩下了不滿一個連的傷弱士兵,由邵團長負責指揮。

石峰,安靜,韓水生留在了陣地上。安靜除戰鬥外負責傷員急救,石峰負責機槍迫擊炮和安靜的安全。韓水生的狙擊槍不僅隻負責狙擊日軍重點目標,還要負責擊斃任何敢於臨陣脫逃的官兵。程誌將所有的四腳釘集中了起來交給文博,由文博帶領所屬工兵在預定位置安放定量定向炸藥使用。程誌又將相對擅長白刃戰的士兵集中起來,臨時組成一個連,由武強帶領埋伏在指定位置,最後全營進入戰鬥位置隱蔽休息。

……

由於日軍先頭部隊遭轟炸受挫,隻能由後續的一個中隊充當先頭部隊。狂傲的日軍並沒在在乎之前規模不大的空襲,也根本不把潰退的****放在眼裏。為搶回耽誤的時間和路程,拚命加快速度輕裝急行軍,繼續窮追不舍。當日軍的這個中隊趕到之前的阻擊陣地時,發現****已經撤退更是心急,一刻也沒停繼續追趕。當他們追至第一個岔路口時,中隊長幾乎沒有思索,就按地麵上丟棄的物品方向追。

連日來,日軍就是按著這些所謂路標追擊,一直沒有出過差錯,對此深信不疑。在日軍的概念中,如果追擊的是八路軍等共產黨的部隊,就不會如此大意。而****潰敗的情形,他們早已司空見慣。被勝利充昏了頭腦的日軍認為,兵敗如山倒的****根本不堪一擊,充其量隻能是明麵上微不足道的阻擊,完全沒有反擊的鬥誌,更不會出現伏擊的可能。

程誌在製定這個伏擊計劃時,就是充分的考慮到了這些問題。認真分析了敵我雙方的一貫習性作風,結合現狀抓住了這個特點巧施妙計。而且唐樂按程誌的吩咐,有意識放慢速度被日軍追上。在象征性的抵抗後,再加速快跑,很符合潰敗****望風而逃的特點。整個過程時快時慢,一路牽著日軍的鼻子走。直到傍晚時分,唐樂等人才趕到彙合點進入阻擊陣地,與處於弱勢的這個連共同堅守,同時也彌補了大部分槍械固定射擊的缺陷。

唐樂的這個連與追擊的日軍中隊一整天基本都沒休息,疲憊不堪。由其是日軍的這個中隊,在到達遺棄的阻擊陣地之前,就已經進行急行軍拚命追趕。比起唐樂這個連,幾乎多跑了一倍的路程,追到這裏時,已筋疲力盡。

日軍的一路追擊,總是處於近在眼前而又追不上打不著的狀態,讓中隊長很是惱火。現在他們終於在傍晚追上了唐樂一行,也清楚己方不擅長夜戰,便企圖不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在天黑前一鼓作氣攻克麵前的阻擊陣地。日軍一分鍾也沒休息,便倉促發起進攻。

戰鬥打響後,阻擊陣地上密集的火力網壓得日軍寸步難行。雖然火力網十分密集,但眾多的固定槍是概略射擊方向,僅僅是壓製性的火力,所以對日軍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殺傷。重點隻是形成威脅,讓日軍無法有效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