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1 / 3)

一、企業競爭力與核心競爭力

(一)企業競爭力與核心競爭力相關概念

企業競爭力的結構可分為三個層麵。

1.表層的競爭力主要包括:

(1)服務;

(2)質量;

(3)成本;

(4)營銷;

(5)技術;

(6)生產能量。

所有這六要素構成產品層的競爭力。

2.支撐平台的競爭力主要包括:

(1)結構(各經營管理要素組成的平台);

(2)機製(運行機製);

(3)規模;

(4)戰略;

(5)資源;

(6)關係(企業人、事、物、環境、關係資源);

(7)製度(產權製度、運轉軌道、工具)。

所有這些要素構成製度層的競爭力。

3.最基礎和最核心的競爭力主要包括:

(1)品牌文化;

(2)企業理念;

(3)企業價值觀;

(4)企業形象;

(5)企業創新能力;

(6)企業特色;

(7)人才;

(8)企業倫理。

所有這八要素構成企業最基礎和最核心的競爭力。

那麼,什麼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不同的學者對此有不同的見解。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一文中將核心競爭力明確為組織對其所擁有的資源、技能、知識的整合能力,即組織的學習能力。利奧納多·巴頓(Leonard Barton)認為核心競爭力是員工的知識和技能、技術係統、管理係統、價值規範等企業內部知識的集合,其主要發揮協調各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作用。費歐(Fiol)認識到核心競爭力無形的一麵,指出了核心競爭力不僅僅包括企業有形資產,還包括對這種有形資產的認識過程以及如何將之轉化為行動的理解。提斯(Teece)則將企業內部帶來競爭力優勢的一係列不同技能、互補性資產和慣例統稱為核心競爭力。

綜合不同學者對核心競爭力的理解,我們認為,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組織中的積累性知識,特別是關於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整合多種技術的知識,並據此獲得超越其他競爭對手的獨特能力。即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長期形成的,蘊涵於企業內質中,超越其競爭對手的獨特能力。核心競爭力支撐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競爭優勢,使企業長時間內在競爭環境中取得主動,獲得穩定的超額利潤。

(二)核心競爭力的基本特征

核心競爭力有以下三個特征。

1.價值性

(1)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這種價值難以量化,主要是通過對客戶需求的準確把握來體現的,比如消費者對洗發水去屑的需求、營養秀發的需求等。(2)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基礎上為企業創造價值,這種價值性可以通過量化的方式轉移到資金上體現出來,比如在一段時間內企業的營業額、創造的利潤等。

2.難以替代性

有的學者在分析競爭力的特征時指出,其難以替代性主要是指受到替代品的威脅,這顯然把核心競爭力當成了一種產品或技術。我們認為核心競爭力是企業係統發揮整體的核心優勢,並非指企業特有的產品或技術。而難以替代性主要指為客戶創造價值和為企業創造價值上的難以替代性,因為價值的創造是一個係統工程。

3.不可交易性

核心競爭力不可能從市場上購得,“核心能力是積累起來的,不是通過相應的要素市場買賣獲得的”。有的研究者認為,雖然核心競爭力不可外購,但可以外購一種或幾種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再通過管理整合成核心競爭力。我們認為,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本身就是應該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整合)的,通過管理整合顯然是多此一舉,就是單個的構成要素也難以外購。

二、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係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文化因素是無孔不入的。隻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企業中的一切現象,不管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幾乎沒有不同文化相聯係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元氣”,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活力之根和動力之源,其在本質上所反映的是企業生產力成果的進步程度。企業文化中的價值觀一經“內化”,必會產生一種強大的規範力和一種持久的推動力,規範人們的行動,促使人們積極地去達成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