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 / 3)

郭鳳萍正坐在花園,聚精會神地看一本書,有人走過都不知道。一聲“鳳萍”,郭鳳萍抬頭一看是郭暖。郭鳳萍站起來,用手扶著郭暖坐下來,自己坐下旁邊。郭暖問:“看什麼這麼入神?”郭鳳萍回答是《孫子兵法》。郭暖好奇地問:“你怎麼看起兵書來了?”郭鳳萍說:“雖然女兒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但是身為郭子儀的孫女,應該對兵法謀略有一定的了解。”郭暖問有什麼感想?

郭鳳萍說:“由於孫子是齊國人,所以《孫子兵法》有明顯的齊國倫理思想特點。一方麵講‘仁’、‘禮’,但是不放在首要地位;另一方麵重功利。孫子說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齊國有尚武精神傳統,孫子把‘智’放在首要地位,把‘仁’放在次要地位,是十分自然。但是孫子並不是不要‘仁’,而是把‘仁’用於對將士的管理和教育。”

“孫子的‘仁’還有更高層次,就是要符合戰勝敵人、維護國家利益的要求。”郭暖目不轉睛地看郭鳳萍一會兒,說:“若不是親耳聽到、親眼看到,說出去都不會有人相信,一個女子會對孫子兵法有這麼獨特的見解?”郭鳳萍不好意思地笑一下。晚上,郭暖跟升平公主說,有件事要跟她商量,升平公主問是什麼事?

郭暖說:“鳳萍她才貌出眾,絕對不能馬虎地把她許配給別人,要給她一位好丈夫。”升平公主點頭說:“是應該給鳳萍找一個好婆家,但是應該找哪一家呢?”郭暖對升平公主微微一下,升平公主恍然大悟:“相公,看來你的心目中已經有人選。”郭暖當即說出李純的名字。“據說廣陵王幾個月就會走路,一歲就能開口說話。喜愛讀書,過目不忘,七歲就能寫得一手好詩文,非同一般啊!”

升平公主說:“廣陵王的事情,我也有聽說過。他所作的詩文,連劉禹錫、柳宗元這樣的大文豪都讚口不絕。如果鳳萍能夠嫁給廣陵王,那實在是太好了。”郭暖問:“公主,你說廣陵王會喜歡鳳萍嗎?”“無論是家世,還是人品、才華,鳳萍都是出類拔萃的,樣貌更加不用說。我實在想不出,廣陵王不喜歡鳳萍的理由。”

從此以後,升平公主把這件事記在心裏,對郭鳳萍的管教更加嚴格。回到廣陵王府,李純表現得悶悶不樂,貼身太監小德子走到李純身邊,問他怎麼一回事?李純說:“母後說,她和父皇都覺得,是時候要給本王物色一名王妃。”小德子小心翼翼地問:“王爺,陛下和皇後娘娘有沒有向你透露人選?”

李純說:“是郭令公的孫女。”小德子開心地向李純道喜。李純覺得很奇怪,就問小德子何喜之有?小德子說:“奴才早就聽說過郭姑娘的事情,她不僅才貌相全,而且善解人意、孝順父母。最重要的是,郭姑娘沒有皇親國戚的趾高氣揚,相反平易近人。”李純用懷疑的目光望著小德子,問:“天底下,居然有這麼好的女子,會不會是你言過其實?”

小德子左手豎起三根手指頭,說:“奴才用性命擔保,絕對沒有欺騙王爺。如果真的有半句虛言,奴才願遭受五雷轟頂。”李純見小德子發起毒誓,立即按下他的左手,說:“本王又沒有說不相信你,幹嘛要發毒誓啊?”小德子傻傻地笑一下。李純決定一定要一看究竟,看看郭鳳萍是否真如小德子所說的那樣?

李純和小德子在街上散步,突然看見前麵不遠處人頭湧湧。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決定走上前去看看。耳邊響起一把女子的聲音:“各位鄉親,你們不用著急。這些衣物和食物,你們都可以拿到。”一位小男孩來到擁擠的隊伍後麵,他用手搬開前麵的大人,想鑽到裏麵去。但是因為小男孩太小,力氣不夠大。被前麵的大人手肘一撞,被撞到在地上,小男孩當即哇哇大哭。

派發衣物和食物的女子,聽見有孩子的哭聲,就走到外麵一看。女子看見有一名小男孩,坐在地上哭得很厲害。女子走到小男孩身邊,把他扶起來。從袖子裏麵拿出手帕,為小男孩擦眼淚,又為他撣掉衣服上麵的灰塵。女子溫柔地問:“小朋友,你是不是想拿這些衣物和食物回去?”小男孩眼含淚水地點頭。

小男孩說:“我父親去年死了,母親又得一場大病,家裏就快沒東西吃了。”女子拿來衣物和食物給小男孩,小男孩不停向女子表示感謝。女子叫小男孩不必感謝她,還叫小男孩快點回家,免得母親擔心,小男孩向女子揮手之後就離開。整個過程,李純和小德子都在一旁看著。

李純感慨地說:“這位姑娘不僅人長得美,心長得更加美。”小德子一眼就認出女子是郭鳳萍,於是就告訴李純。原來每隔一段時間,郭鳳萍就會派發衣物和食物給貧苦百姓,十年如一日,很多百姓都對郭鳳萍感恩戴德。郭鳳萍目送小男孩離開,就繼續派發衣物和食物個百姓。

經過這件事情,李純知道小德子所言非虛,心裏湧起對郭鳳萍的異樣情愫。回到王府之後,郭鳳萍的倩影揮之不去。於是李純準備文房四寶,為郭鳳萍畫一幅畫像。李純對自己的每一筆都小心描繪,好像很害怕自己心目中完美的人出現瑕疵。畫好之後,李純還在旁邊題詩一首,並且蓋上自己的印璽。李純用手撫摸郭鳳萍的畫像,眼神充滿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