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壓抑——別讓內心的壓抑始終籠罩自己(1 / 2)

不要忘了,過分的滯定反饋,會產生使反應停頓下來的危險。

“性格”一詞是我們容易了解卻很難解釋的一種神秘的東西,它不是外在得來之物,而是發自內心的東西。

我們所謂的“性格”,就是我們每個人獨特的、個別的、創造的、自我的外在的表現,也可以說是一個人真正自我的、自由的、完整的表現。

每個人的真正的自我是吸引人的,是有磁性的,它對別人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影響力,它使我們覺得自己與某種真正的、基本的東西互相聯係,而這種東西對我們也有積極的貢獻。相反,那些偽裝的人一般是被人討厭、被人唾棄的。

為什麼一般來說人人都喜歡嬰孩?當然這不是為了嬰孩能做什麼事,也不是為了他知道什麼或擁有什麼,而隻是為了他那可愛的樣子。每個嬰孩的性格都是優秀的,沒有掩飾沒有虛偽。嬰孩的語言,包括哭叫或細語都表達他真正的情感。他總是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毫無詐騙;總是誠實無欺。所以嬰孩不以表達自己而覺得內心不安,他一點也不壓抑自己。正是這種赤子之情打動了每一個人。某人有良好的性格時,真正的意思是指他已經發揮了他自己創造性的潛力,並且能夠表現他真正的自我。

不良的性格與抑製的性格是一枚錢幣的兩麵,有不良性格的人不會表達出創造性的自己,他抑製了自己,銬住了自己,上了鎖並且把鑰匙丟掉。“抑製”這個詞,字麵上的意思是停止、避免、禁止、約束。抑製的性格約束真正自我的表達,由於某種理由,他害怕表達自己,害怕成為真正的自己,而將真正的自我囚禁在內心的藩籬中。抑製的征候很多,種類也很繁雜,例如:害羞、膽怯、敵意、神經過敏、過分的罪惡感、失眠、緊張、易怒、無法與人交往等等。

挫折是抑製性格的人在各方麵活動的特征,他真正的、基本的挫折是在於他無法成為自己,在於他無法適當地表現自己。這個基本的挫折很可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滲入他所做的第一件事裏麵。抑製產生過度的否定控製論讓我們對抑製的性格有了新的見解,也指導我們走向不抑製的自由之路,並且還教我們如何將自己從自製的樊籠中解放出來。

否定的反饋相當於批評。它會這樣提醒你:“你錯了,你偏離方向了,你需要采取修正的行動以回到正確的方向上去。”但是,你可千萬不要誤解這種提醒。否定反饋的目的,隻是要你修改你的反應,改變你現在前進的行為,並不是要停止你的反應和行為。

如果否定反饋進行得適當,“火箭”和“魚雷”就會對它的批評做出恰到好處的反應,從而走上正確的道路,並且繼續準確地向目標前進。這個前進的道路,我們已經解釋過,一定會是一連串的左右曲折構成的。如果自動機器對否定的反饋過分敏感,那麼它的修正反應也會過分,也會出現偏差,它不但不會回到正確的方向,還會造成過分的曲折,甚至停止前進。

我們自己內在的輔助機器也是這樣工作著。為了要有效地運轉、指引道路、瞄準目標,我們必須有否定的反饋。

否定的反饋總是在有力地對你說:“放下你的工作,停止你的動作,去做些別的事。”它的目的是要修正你現在的反應,或者是改變前進的方向,並不是要你停下所有的動作。否定反饋並不是在對你說:“停止,不要再動。”它說:“你做錯了”,而不是:“你不要做任何事了”。

但是,如果否定的反饋過度了,那麼我們對於否定反饋就會過度敏感,結果不是去修正我們的動作,而是努力抑製我們所做的動作。這是因為,對批評的反應過度時,我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不僅我們稍微偏離了目標,而且我們向前推進的企圖根本就是一種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