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無話,當下眾人分別下山,蓋聶欲回蝴蝶穀,趙恥因母親一事,便即與蓋聶辭別,前去與廉仲儀討個說法。
那廉仲儀也正要和他一敘,故一直在山下等他,並未回安陽,趙恥一見到廉仲儀,當下開門見山,將事情說了。
廉仲儀道:“趙兄請恕罪,原是個天大的誤會!”
遂將一切原由說了:原來這廉仲儀不是旁人,正是趙國名將廉頗之子。廉頗與趙括一般也精研兵書,唯獨不曾得《孫子兵法》一觀,而這本書卻被趙括收入囊中,最終含恨而終。廉仲儀為了完成父願,便想得其一觀,再摹個副本,燒祭於父親墳前。
那日,他手下誤捉了趙恥母子,廉仲儀得知後,十分歡喜,親自前來賠罪釋放,並想借兵書一觀,但陰差陽錯,趙恥又被柯枯救下,遂始終不得見。那穀氏兄弟一直為難趙恥,實是怕廉仲儀責備,卻也不是廉仲儀的意思。
廉仲儀將心意對趙母林月如說了,林月如見他有如此孝心,亦是有相助之心,可惜那兵書卻在趙恥身上,隻對廉仲儀說,待兒子尋來,定讓他將兵書借你一觀。廉仲儀大喜,又恐林月如有失,到時候可不好分說了,便將其藏在一處隱秘之地,找幾位侍女好好的服侍著,未曾有失......
趙恥聽聞後,大是感概,卻沒有絲毫責怪之意,廉仲儀歉然說道:”趙兄,一切都是我的錯,這裏先給你賠不是,我現在就帶你見伯母去。”心中著實有些過意不去,也不再提借兵書一事。
趙恥一聽能立馬見到母親,當即大喜,當下與他匆匆趕回安陽見了母親,真是個熱淚盈眶,一陣好哭,母子二人抱在一起,哭過一陣,轉為欣喜。隻聽趙母說道:“我兒,這些天勞煩廉少主照顧了,現今他想借你爹爹兵書一觀,你快將兵書拿給他瞧瞧吧!”
趙恥伸袖拭了一把淚,從懷中掏出《孫子兵法》遞給廉仲儀說道:“廉兄,多承你照顧,我是個粗人,這兵書也看不懂,我知你有大將之才,這兵書就送給你吧,萬望不要推辭。”
廉仲儀忙道:“趙兄,這這這......此本就是趙家之物,再下隻求一觀,絕無非分之想!”
趙恥笑道:“廉兄嚴重了,當年我父癡迷兵書,終落個紙上談兵的笑話,小弟我早發誓決不可重蹈覆轍,索性我連看也不看一眼的。”
廉仲儀睜大了眼說道:“趙兄三思,此可是一部千古奇書,不同其他兵書的。”
趙恥又一笑說道:“再好的兵書不對我的胃口又有何用?俗話說得好,寶馬配英雄,既然是奇書如何不配一個奇人?廉兄就不要在推脫了,以你的文韜見識,以後必有建樹,該當得此書。”
廉仲儀再三推脫,後趙母又勸他收下,說道:“此一來是我母子二人的心意,二人我兒說的已經十分清楚,廉少主將門之後,文韜武略無不精通,該得此書,早日趕殺秦軍,為我死去的趙國軍士報仇......”
最終,廉仲儀拗不過,收下兵書,當即親自臨摹一副,送到父親廉頗墓前焚燒,遙祭父親在天之靈。
後二人結拜為兄弟,在廉仲儀的盛情之下,趙恥母子二人便在他的山頭上安了家,至此每日裏飲酒觀景不提。
卻說這日,廉仲儀擺好了酒席,又叫趙恥吃酒,卻見趙恥悶悶不樂,獨自兒一杯一杯的喝個不停。廉仲儀豁然一笑說道:“賢弟為何獨自兒喝悶酒,難不成心中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