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建設和諧文化,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1 / 3)

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範,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道德基礎。要建設和諧文化、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文明道德風尚,營造積極健康的思想輿論氛圍,廣泛開展和諧創建活動。

1、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重要途徑

實現社會的團結和諧,既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可靠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撐、良好的文化條件。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著力建設和諧文化。一個社會的文化及其傳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個社會的精神麵貌,沒有和諧的文化,就沒有和諧的社會。在當今中國,建設和諧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個文化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核心,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和"、"合"文化傳統,吸收借鑒世界優秀的文明成果,立足當代實踐,體現時代精神,引導人們樹立和諧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使和諧的理念成為全社會的重要價值取向。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的思想文化,著力樹立共同理想、激發社會活力、營造和諧輿論、倡導和諧精神,打牢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要緊密聯係和諧社會建設的實踐,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形成萬眾一心、共創和諧的強大力量。必須緊緊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以德治國,堅持以人為本,把培育和諧文化作為重要任務,把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作為根本目標。

一個社會的和諧,在本質上體現為一種和諧的文化精神。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途徑。和諧文化融思想觀念、理想信仰、社會風尚、行為規範、價值取向為一體,是對和諧社會的總體認識和評價。對每個人來說,和諧文化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對全社會而言,和諧文化具有明確的價值導向,內含著人們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積極促進和諧文化建設,才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思想道德力量。首先,積極促進和諧文化建設,有利於樹立共同理想,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維係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社會的發展,使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生活方式日趨多樣化,如果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奮鬥目標,沒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和諧,就難以聚集各方力量。培育和諧文化,以共同的理想和觀念,把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凝聚起來,在尊重差異中擴大社會認同,在包容多樣中形成思想共識,才能形成萬眾一心,共創和諧的強大力量。其次,積極促進和諧文化建設,有利於培育和諧文化精神,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道德支撐。和諧文化的核心問題,是培育人的和諧文化精神。用和諧文化培育人、塑造人,才能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係,才能營造團結互助、和睦相處的社會風尚,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再次,積極促進和諧文化建設,有利於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充滿活力的社會,不僅有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良好氛圍,而且有激發人們創造活力的人文環境。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和諧的思想價值觀念,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思想認識事物,用和諧的態度對待問題,用和諧的方式處理矛盾,使崇尚和諧、維護和諧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追求,才能推動形成誠信友愛、融洽和睦的人際關係,使和諧的理念成為全社會的重要價值取向。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先要做到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和睦相處。要著眼於促進人際和諧,廣泛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人人相敬、互助合作的良好品德,倡導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信用觀念,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新型人際關係。在具有相同利益的人之間形成和諧的社會關係比較容易,在具有不同利益的人之間形成和諧的社會關係並不容易。這就需要我們研究這種不同利益是否是根本對立的,隻要不是根本對立的,我們就應該以"和"的精神來協調和處理。應該講,在社會主義社會裏,除了極少量敵我矛盾外,人民內部的各種利益關係包括社會成員之間的差異和矛盾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們完全可以在"和"的精神下認識和處理這些利益關係。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無論在具有相同利益的人們還是在具有不同利益的人們之間,都不可能自發地形成"和"的精神或理念。"和"從來就是一種文化,是需要人們精心培育和建設的文化。因此,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通過和諧文化的培育和熏陶,引導人們在處理人與人之間各種利益關係的時候,以和為貴,和睦相處。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最為基本的人際關係做起,構建一個和諧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做到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要著眼於促進人與社會和諧,大力弘揚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奉獻社會、遵紀守法的良好風尚,弘揚扶危濟困、見義勇為、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的良好風尚,形成心齊、氣順、勁足的社會氛圍。如果說,解決人與人之間如何和諧相處的問題,主要靠的是對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規範人的言行,那麼,解決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問題,就不僅僅要對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而且要在激發社會活力的同時,發展社會事業,加強社會管理,完善社會保障,深化改革。需要指出的是,我們要確保這樣的社會建設能夠全麵推進並獲得成功,還必須建立起全社會都能夠認同的社會規範。這種社會規範,包括凝聚和約束社會全體成員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法製意識和倫理道德,等等。這就是和諧文化。因此,形成這些社會規範的過程,就是加強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過程。我們黨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要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所以,在處理人與社會之間如何和諧相處這一問題的時候,重要的是要在全社會形成大家都能認同並遵循的,體現每個人都能夠各盡其能、各得其所這樣一種"和"的精神的社會規範。隻有在這樣的和諧文化指導下,我們才能一步一步地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社會建設的任務,同時也要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著眼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引導人們牢固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樹立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人與自然的不和諧,最終會轉化為人與人之間乃至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或衝突。如一些地方在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等問題上發生的糾紛,一些地方因環境汙染而引起的衝突,都已經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因此,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必須認真地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大生態建設的力度,努力走出一條新型的工業化道路,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社會。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構建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要這樣做,首先要轉變我們的發展觀念,創新我們的發展模式,培育自然資源能夠自覺節約、自然環境能夠友好相處的和諧文化。我國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已經包含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追求。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更是明確地告訴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要對我們進行報複。"現在,"可持續發展"理念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今天要建設的和諧文化,也應該包括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思想,並且應該在全社會努力普及這種文化理念,以此來約束我們對自然界的過度索取,規範我們對自然的行為。

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紐帶

(決定的表述)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主要內容:

一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是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我們黨製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在新的曆史時期各項工作的根本指針和中華民族振興的巨大精神支柱。80多年來,我們黨之所以不斷發展壯大,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這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根本原因就在於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係。在當代中國,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根本指針。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必須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幹部和人民。

二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這個共同理想,集中地代表了我國各族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愛國者的共同利益和願望,是保證全體人民在政治上、道義上和精神上團結一致,克服任何困難,爭取勝利的強大精神武器。目前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經濟還不發達,科學技術還比較落後,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擺在全國人民麵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盡快改變我國的落後麵貌,早日實現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為了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一切有利於建設"四化",振興中華,統一祖國的積極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積極思想和精神,都應當受到尊重、保護和發揚。隻有這樣,才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使共產黨員和非共產黨員、馬克思主義者和非馬克思主義者、無神論者和宗教信仰者、國內同胞和海外僑胞,總之,使全體勞動者和愛國者都緊密地團結起來,積極地行動起來,為實現共同理想而努力奮鬥。要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就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在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要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而奮鬥,必須加強共同理想的教育。通過共同理想教育,使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都懂得,實現我們現階段的共同理想,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必經階段。在現階段為共同理想而奮鬥,是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鬥的具體體現。通過共同理想教育,使全體勞動者和愛國者把共同理想同各自的崗位職責結合起來,同個人的人生追求結合起來,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實現各行各業、各個地方、各個集體的發展目標和建設任務。要善於運用建設和改革的成就以及群眾的切身經驗,進行生動的共同理想教育。要采取各種形式,幫助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逐步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了解我國的曆史和現狀,懂得實現共同理想的困難和艱巨,樹立實現共同理想的信心。

三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構成一個民族精神狀態、精神支撐和精神動力的核心內容,是和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精神是時代精神的基礎和淵源,時代精神則是民族精神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一個民族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強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必須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產生活和共同的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為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道德規範,是一個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傳統、思想情感等的綜合反映。在五千多年的曆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勤勞勇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熱愛祖國,是中華兒女的一種自然而樸素的精神追求,它激勵著億萬群眾和無數英雄豪傑為祖國和民族的生存發展前赴後繼、奮鬥不息。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中國人民依靠這種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締造了為世人驚歎的燦爛文明。團結統一,是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它已經深深地印在中國人的民族意識中,成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牢固紐帶。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的固有天性,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永無止境的精神追求,是激勵中國人民變革創新、不懈奮鬥,戰勝各種風險、經受各種考驗的製勝法寶。這些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在未來歲月裏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強大精神動力。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通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上來,統一到全麵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中央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要通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積極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要通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熱情,把國家的尊嚴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覺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使我們偉大的民族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繼承優良傳統,體現時代特點。民族精神的內涵是隨著曆史前進的步伐而不斷豐富和不斷發展的。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把握曆史方位,具有世界眼光,既傳承曆史文化的精華,又體現時代進步的要求。要十分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曆史上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繼承發揚五四運動以來,特別是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鬥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革命傳統。同時,要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適應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刻變化,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積極進行文化創新,不斷充實、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的內涵。要引導人們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強化國家意識,樹立國家觀念,自覺地將個人的榮辱得失與國家的盛衰強弱緊緊聯係在一起。要弘揚自強不息、積極向上、開拓創新、勇於進取的精神,敢於迎接各種挑戰,經受任何風浪,奮發圖強,艱苦創業。要積極倡導時代新風,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做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實踐者,做新型人際關係的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