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讓目標和計劃具有彈性(2 / 2)

你千萬不能將自己的目標局限在某一個可能隨時會結束的方向上!應該選擇一個方向,能夠包容改變,並從改變中吸取經驗,獲得利益。

不要讓你其他附屬的或次要的目標,影響或改變了最終的人生目標,它們存在隻是為了幫助你早日達成人生目標,不是來改變你人生的方向。在你人生的旅途中,附屬次要目標在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擴展甚至改變了方向,也可能創造出新的目標或去掉一些目標,但最終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要達成最終的人生目標。

因為這個緣故,在人生道路前進時,要有調整方向的彈性。

百年哈佛在研究現代人生中發現:近代史上,猶太民族中有一群人特別成功,那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被囚禁於納粹集中營而幸存的人。拿這群人和戰前即遷居美國的同齡猶太人做比較,結果發現,平均而言,這批幸存者的教育程度要低得多,但日後的事業成就卻大得多,收入也較後者高得多,同時這些幸存者更能夠熱心從事社會服務工作。探究原因發現,這些曆經苦難折磨,卻頗有成就的人,普遍具有共同的特質,其中最重要的兩點是:

首先,他們隨時準備主動展開新任務,且能針對環境變化,隨時進行調整與調適。20世紀的人類生存法則始終在向我們提示:調適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調適。隻要朝著積極的方向改變,便毋須羞恥。

很多人明明接收到新信息,卻好像很難據此改變既有計劃。他們拉不下臉承認錯誤,也不肯重新考慮原來的目標策略或方法,隻好硬著頭皮,繼續實施錯誤的計劃。成功稍縱即逝,愈快改正錯誤愈好。

另外,他們總是重新檢討路徑或謀略,在改變與調整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聰明的人都了解,最好的計劃是在資訊不齊全的情況下製訂的。機警的人一邊將計劃付諸行動,一邊加強搜集資訊。

從中看出,猶太民族的成功,在於他們借由持續不斷的親身經曆,想盡辦法對人生目標和計劃進行妥善的修正。一連串實現夢想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修正目標或方法的過程。

“預期發生預料之外的事”,是百年哈佛倡導的絕佳的人生格言。

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既複雜又動態,不斷會有變化;假如生活中沒有經常遭遇些令人驚慌之事,那才奇怪。

我們必須隨時準備麵對出乎意料的情況——這些情況會引我們走向未曾計劃之處。我們必須知道,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迂回曲折,一定要預先做好應對準備。從出發點A到終點Z不太可能是完全筆直的線,我們時而偏左,時而偏右。如目標訂得足夠清楚明確,有一定的彈性,在進行的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將這一切迂回曲折,統統納入到我們的計劃中。假如內心有明晰的前景藍圖,信心堅強、計劃周全,具備隨時調節的靈活彈性,便能對人生路上一切狀況應對自如。前景藍圖和信心兩者皆極其重要,一個人對自己期待獲得之事物,或正要前往之方向,欠缺明晰的藍圖,容易把事情變得既複雜又困難,迂回曲折,白走許多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