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二章 舍利威(2 / 2)

說道大理高式那就不得不說一下了,大理的皇帝雖然是段式,但到大理開國沒有多久。高式舉行叛亂,並成功奪得政權。並當上了國王。但後來,大理民間反對的聲音很大,特別是佛教人士的反對。

從而使高式不得不退位於段式,自己擔任丞相。但國家大權依舊在高式手裏,這總情況一直維持在蒙古占領大理。

蒙古占領大理後,便開始扶持沒有實權的段式,打壓掌握著實權的高式。以至於現在高式的子孫都慘死殆盡。而段式也因為這個原因,對蒙古是忠心耿耿。

“好消息呀!蒲人進攻金齒等地,忽哥刺以命賽典威帶兵去驅逐蒲人。”高義興奮的說道。

“嗯?蒲人”劉致遠鄒了鄒眉。他雖然是穿越過來的,但也不知道所有的是呀!雲南南部有一個叫蒲甘的國家他還是知道的,好像後來被忽必烈派兵給滅了。至於其他的,劉致遠就不知道了。不然他也不會帶十萬這麼多的大軍而來了,要知道柳成那邊的兵力也不太充裕。

眾人聽得這個消息都非常興奮,劉致遠也不耽擱趕忙派人回去,準備進軍大理。而舍利威也不太耽擱,開始聯係其他部落的人馬。

大理的百姓是有烏蠻和白蠻兩個民族組成。高式雖然是白蠻貴族,但他的封地都在烏蠻境內,這使得高式基本上是代表烏蠻的利益。蒙古攻占大理後,開始打壓以高式為首的烏蠻,從而以段式為首的白蠻勢力開始占據上風。這也是舍利威起義能有這麼多人響應的群眾基礎。

不久後,王洪帶著十萬宋軍浩浩蕩蕩的來到石城郡,很快便將蒙古人在石城設立的郡首府占領,並殺死了蒙古守將。

石城、秀山和威楚等地的烏蠻等部在舍利威的號召下紛紛起兵,不到七天便聚集近五萬大軍。

烏族的百姓和大宋的百姓不同,因為生活環境惡劣的原因,使得烏族民風彪悍。所有的烏族男子,放下武器是弱弱的百姓,拿起武器就是凶悍的勇士。

烏族雖然人數不多,但貴在全民皆兵。他們不像宋人那樣,不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根本無法上戰場。

現在,不斷有各部的百姓在舍利威的號召下聚集。他們和劉致遠都有同一個目標,攻占善闡府。

宋軍和各地烏蠻的反應一下子嚇壞了忽哥刺,他現在所能依仗的也隻有張立道。可是要是讓張立道寫寫文章,教教百姓重重田還行,但讓他打仗。。。。。

忽哥刺現在想起了賽典刺,但現在他已經走了一個月了,還能不能找到他還兩說,就是找到了也不一定行。遠水解不了近渴呀!

因為沒有了賽典刺的統領,又有著張立道這個近乎蒙奸的瞎指揮,蒙古軍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進攻。

曾經勇猛無比的蒙古騎兵成為了一支又一支庸兵。劉致遠他們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便抵達了善闡府城下。

各路大軍齊聚善闡,近十五萬大軍將善闡圍了個水泄不通。而善闡城內的蒙古大軍隻剩下不到兩萬。兩萬對十五萬,蒙古軍沒有一點勝算。

忽哥刺現在就和熱鍋上的螞蟻沒有一點區別,他唯一的一個依仗張立道業素手無策。

“元帥,要不要現在就攻城。”高義建議道。

劉致遠搖搖頭,他這次帶來了足夠的攻城機械,而且蒙古人根本不善守城。但隻要攻城就會有傷亡,劉致遠還是希望可以兵不血刃。

張立道現在很苦惱,恨當初自己沒有聽賽典刺的勸告,又懊惱自己沒有在一開始就帶領忽哥刺逃跑。以至於後來想逃也來不及了。

忽然,一個人影出現在他的後麵。

“你是誰?”張立道一驚。

“張大人是漢人嗎?”張立道看清來人,是一個烏人,但說的是漢語。

“是。”張立道機械的點點頭。他現在在想他是什麼人。

“宋朝劉元帥讓我告訴你。”烏人開口道:“你我同是漢人,又何必為那蒙古人賣命。蒙古人狼子野心,想染指中原,癡心妄想。你何不棄暗投明,打開城門,迎我正義之師。”

“我時間不多,我隻給你三個時辰考慮。過時不候。”那烏人傳完話,便飛快離開了。誰知道張立道怎麼想的,萬一他對蒙古人忠心耿耿。還是自己的安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