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後的決戰不是神話,它就發生在一年前。在銀河係第一和第二旋臂之間的荒涼太空中,矽基帝國集結了最後的力量,這支有一百五十萬艘星際戰艦組成的艦隊在自己周圍構築了半徑一千光年的反物質雲屏障。碳基聯邦投入攻擊的第一個戰艦群剛完成時空躍遷就陷入了反物質雲中。反物質雲十分稀薄,但對戰艦具有極大的殺傷力,碳基聯邦的戰艦立刻變成一個個剌目的火球,但它們仍向奮勇衝向目標。每艘戰艦都拖著長長的火尾,在後麵留一條發著熒光的航跡,這由三十多萬個火流星組成的陣列形成了碳矽戰爭中最為壯觀最為慘烈的畫麵。在反物質雲中,這些火流星漸漸縮小,最後在距矽基帝國戰艦陣列很近在地方消失了,但它們用自己的犧牲為後續的攻擊艦隊在反物質雲中打開了一條通道。在這場戰役中,矽基帝國的最後艦隊被趕到銀河係最荒涼的區域:第一旋臂的項端。
現在,這支碳基聯邦艦隊將完成碳矽戰爭中最後一項使命:
他們將在第一旋臂的中部建立一條五百光年寬的隔離帶,隔離帶中的大部分恒星將被摧毀,以製止矽基帝國的恒星蛙跳。恒星蛙跳是銀河係中大噸位戰艦進行遠距離快速攻擊的唯一途徑,而一次蛙跳的最大距離是二百光年。,隔離帶一旦產生,矽基帝國的重型戰艦要想進入銀河係中心區域,隻能以亞光速跨越這五百光年的距離,這樣,矽基帝國實際上被禁錮在第一旋臂頂端,再也無法對銀河係中心區域的碳基文明構成任何嚴重威脅。
“我帶來了聯邦議會的意願,”參議員用振動的智能場對最高執政官說:“他們仍然強烈建議:在摧毀隔離帶中的恒星前,對它們進行生命級別的保護甄別。”
“我理解議會。”最高執政官說,“在這場漫長的戰爭中,各種生命流出的血足夠形成上千顆行星的海洋了,戰後,銀河係中最迫切需要重建的是對生命的尊重。這種尊重不僅是對碳基生命的,也是對矽基生命的,正是基於這種尊重,碳基聯邦才沒有徹底消滅矽基文明。但矽基帝國並沒有這種對生命的感情,如果說碳矽戰爭之前,戰爭和征服對於它們還僅僅是一種本能和樂趣話,現在這種東西已根植於它們的每個基因和每行代碼之中,成為它們生存的終極目的。由於矽基生物對信息的存貯和處理能力大大高於我們,可以預測矽基帝國在第一旋臂頂端的恢複和發展將是神速的,所以我們必須在碳基聯邦和矽基帝國之間建成足夠寬的隔離帶。在這種情況下,對隔離帶中數以億計的恒星進行生命級別的保護甄別是不現實的,第一旋臂雖屬銀河係中最荒涼的區域,但其帶有生命行星的恒星數量仍可能達到蛙跳密度,這種密度足以使中型戰艦進行蛙跳,而即使隻有一艘矽基帝國的中型戰艦闖入碳基聯邦的疆域,可能造成的破壞也是巨大的。所以在隔離帶中隻能進行文明級別的甄別。我們不得不犧牲隔離帶中某些恒星周圍的低級生命,是為了拯救銀河係中更多的高級和低級生命。這一點我已向議會說明。“參議員說:“議會也理解您和聯邦防禦委員會,所以我帶來的隻是建議而不是立法。但隔離帶中周圍已形成3C級以上文明的恒星必須被保護。““這一點無需質疑,”最高執政官的智能場閃現出堅定的紅色,“對隔離帶中帶有行星的恒星的文明檢測將是十分嚴格的!”
艦隊統帥的智能場第一次發出信息:“其實我覺得你們多慮了,第一旋臂是銀河係中最荒涼的荒漠,那裏不會有3C級以上文明的。”
“但願如此。”最高執政官和參議員同時發出了這個信息,他們智能場的共振使一道孤形的等離子體波紋向銀色金屬大地的上空擴散開去。
艦隊開始了第二次時空躍遷,以近乎無限的速度奔向銀河係的第一旋臂。
夜深了,燭光中,全班的娃們圍在老師的病床前。
“老師歇著吧,明兒個講也行的。”一個男娃說。
他艱難地苦笑了一下,“明兒個有明兒個的課。”
他想,如果真能拖到明天當然好,那就再講一堂課。
但直覺告訴他怕是不行了。
他做了個手勢,一個娃把一塊小黑板放到他胸前的被單上,這最後一個月,他就是這樣把課講下來的。他用軟弱無力的手接過娃遞過來的半截粉筆,吃力地把粉筆頭放到黑板上,這時這是又一陣劇痛襲來,手顫抖了幾下,粉筆噠噠地在黑板上敲出了幾個白點兒。從省城回來後,他再也沒去過醫院。兩個月後,他的肝部疼了起來,他知道癌細胞已轉移到那兒了,這種痛疼越來越曆害,最後變成了壓倒一切的痛苦。他一支手在枕頭下摸索著,找出了一些止痛片,是最常見的用塑料長條包裝的那種。對於癌症晚期的劇疼,這藥已經沒有任何作用,可能是由於精神暗示,他吃了後總覺得好一些。度冷丁倒是也不算貴,但醫院不讓帶出來用,就是帶回來也沒人給他注射。他象往常一樣從塑料條上取下兩片藥來,但想了想,便把所有剩下的12片全剝出來,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後再也用不著了。他又掙紮著想向黑板上寫字,但頭突然偏向一邊,一個娃趕緊把盆接到他嘴邊,他吐出了一口黑紅的血,然後虛弱地靠在枕頭上喘息著。
娃們中有傳出了低低的抽泣聲。
他放棄了在黑板上寫字的努力,無力地揮了一下手,讓一個娃把黑板拿走。他開始說話,聲音如遊絲一般。
“今天的課同前兩天一樣,也是初中的課。這本來不是教學大綱上要求的,我是想到,你們中的大部分人,這一輩子永遠也聽不到初中的課了,所以我最後講一講,也讓你們知道稍深一些的學問是什麼樣子。昨天講了魯迅的《狂人日記》,你們肯定不大懂,不管懂不懂都要多看幾遍,最好能背下來,等長大了,總會懂的。魯迅是個很了不起的人,他的書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讀讀的,你們將來也一定找來讀讀。”
他累了,停下來喘息著歇歇,看著跳動的燭光,魯迅寫下的幾段文字在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來。那不是《狂人日記》中的,課本上沒有,他是從自己那套本數不全已經翻爛的魯迅全集上讀到的,許多年前讀第一遍時,那些文字就深深地刻在他腦子裏。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麵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他用盡最後的力氣,接著講下去。
“今天我們講初中物理。物理你們以前可能沒有聽說過,它講的是物質世界的道理,是一門很深很深的學問。
“這課講牛頓三定律。牛頓是從前的一個英國大科學家,他說了三句話,這三句話很神的,它把人間天上所有的東西的規律都包括進去了,上到太陽月亮,下到流水刮風,都跑不出這三句話劃定的圈圈。用這三句話,可以算出什麼時候日食,就是村裏老人說的天狗吃太陽,一分一秒都不差的;人飛上月球,也要靠這三句話,這就是牛頓三定律。
“下麵講第一定律:當一個物體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它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不變。“娃們在燭光中默默地看著他,沒有反應。
“就是說,你猛推一下穀場上那個石碾子,它就一直滾下去,滾到天邊也不停下來。寶柱你笑什麼?是啊,它當然不會那樣,這是因為有磨擦力,磨擦力讓它停下來,這世界上,沒有磨擦力的環境可是沒有的……“是啊,他人生的磨擦力就太大了。在村裏他是外姓人,本來就沒什麼分量,加上他這個倔脾氣,這些年來把全村人都得罪下了。他挨家挨戶拉人家的娃入學,跑到縣裏,把跟著爹做買賣的娃拉回來上學,拍著胸脯保證墊學費……這一切並沒有贏得多少感激,關鍵在於,他對過日子看法同周圍人太不一樣,成天想的說的,都是些不著邊際的事,這是最讓人討厭的。在他查出病來之前,他曾跑縣裏,居然從教育局跑回一筆維修學校的款子,村子裏隻拿出了一小部分,想過節請個戲班子唱兩天戲,結果讓他攪了,楞從縣裏拉過個副縣長來,讓村裏把錢拿回來,可當時戲台子都搭好了。學校倒是修了,但他掃了全村人的興,以後的日子更難過。先是村裏的電工,村長的侄子,把學校的電掐了,接著做飯取暖用的秸杆村裏也不給了,害得他扔下自個的地下不了種,一人上山打柴,更別提後來拆校舍的房掾子那事了……這些磨擦力無所不在,讓他心力交瘁,讓他無法做勻速直線運動,他不得不停下來了。
也許,他就要去的那個世界是沒有磨擦力的,那裏的一切都是光滑可愛的,但那有什麼意義?在那邊,他心仍留在這個充滿灰塵和磨擦力的世界上,留在這所他傾注了全部生命的鄉村小學裏。他不在了以後,剩下了兩個教師也會離去,這所他用力推了一輩子的小學校就會象穀場上那個石碾子一樣停下來,他陷入深深的悲哀,但不論在這個世界或是那個世界,他都無力回天。
“牛頓第二定律比較難懂,我們最後講,下麵先講牛頓第三定律:當一個物體對第二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第二個物體也會對第一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娃們又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聽懂了沒?誰說說?”
班上學習最好的趙拉寶說:“我知道是啥意思,可總覺得說不通:晌午我和李權貴打架,他把我的臉打得那麼痛,腫起來了,所以作用力不相等的,我受的肯定比他大嘛!”
喘息了好一會,他才解釋說:“你痛是因為你的腮幫子比權貴的拳頭軟,它們相互的作用力還是相等的……”
他想用手比劃一下,但手已抬不起來了,他感到四肢象鐵塊一樣沉,這沉重感很快擴展到全身,他感到自己的軀體象要壓塌床板,陷入地下似的。
時間不多了。
“目標編號:1033715,絕對目視星等:3.5,演化階段:主星序偏上,發現兩顆行星,平均軌道半徑分別為1。
3和4.7個距離單位,在一號行星上發現生命,這是紅69012艦報告。”
碳基聯邦星際艦隊的十萬艘戰艦目前已散布在一條長一萬光年的帶狀區域中,這就是正在建立的隔離帶。工程剛剛開始,隻是試驗性地摧毀了五千顆恒星,其中帶有行星的隻有137顆,而行星上有生命的這是第一顆。
“第一旋臂真是個荒涼的地方啊。”最高執政官感歎到。他的智能場振動了一下,用全息圖隱去了腳下的旗艦和上方的星空,使他、艦隊統帥和參議員懸浮於無際的黑色虛空中。接著,他調出了探測器發回的圖象:虛空出現了一個發著藍光的火球,最高執政管的智能場產生了一個白色的方框,那方框調整大小,圈住了這顆恒星並把它的圖象隱去了,他們於是又陷入無邊的黑暗之中,但這黑暗中有一個小小的黃色光點,圖象的焦距開始大幅度調整,行星的圖象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推向前來,很快占滿了半個虛空,三個人都沉浸在它反射的橙黃色光芒中。
這是一顆被濃密大氣包裹著的行星,在它那橙黃色的氣體海洋上,洶湧的大氣運動描繪出了極端複雜的不斷變幻的線條。行星圖象繼續移向前來,直到占據了整個宇宙,三個人被橙黃色的氣體海洋吞沒了。探測器帶著他們在這濃霧中穿行,很快霧氣稀薄了一些,他們看到了這顆行星上的生命。
那是一群在濃密大氣上層飄浮的氣球狀生物,表麵有著美麗的花紋,那花紋不停在變幻著色彩和形狀,時而呈條紋狀,時而呈斑點狀,不知這是不是一種可視語言。每個氣球都有一條長尾,那長尾的尾端不時眩目地閃爍一下,光沿著長尾傳到氣球上,化為一片彌漫的熒光。
“開始四維掃描!”紅69012艦上的一名上尉值勤軍官說。
一束極細的波束開始從上至下飛快地掃描那群氣球。這束波隻有幾個原子粗細,但它的波管內的空間維度比外部宇宙多一維。
掃描數據傳回艦上,在主計算機的內存中,那群氣球被切成了幾億億個薄片,每個薄片的厚度隻有一個原子的尺度,在這個薄片上,每個誇克的狀態都被精確地記錄下來。
“開始數據鏡像組合!”
主計算機的內存中,那幾億億個薄片按原有順序疊加起來,很快,組合成一群虛擬氣球,在計算機內部廣漠的數字宇宙中,這個行星上的那群生物體有了精確的複製品。
“開始3C級文明測試!”
在數字宇宙中,計算機敏銳地定位了氣球的思維器官,它是懸在氣球內部錯綜複雜的神經叢中間的一個橢圓體。計算機在瞬間分析了這個大腦的結構,並越過所有低級感官,直接同它建立了高速信息接口。
文明測試是從一個龐大的數據庫中任意地選取試題,測試對象如果能答對其中三道,則測試通過;如果頭三道題沒有答對,測試者有兩種選擇:可以認為測試沒有通過,或者繼續測試,題數不限,直到被測試者答對的題數達到三道,這時可認為其通過測試。
“3C文明測試試題1號:請敘述你們已探知的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滴滴,嘟嘟嘟,滴滴滴滴。“氣球回答。
“1號試題測試未通過。3C文明測試試題2號:你們觀察到物體中熱能的流向有什麼特點?這種流向是否可逆?““嘟嘟嘟,滴滴,滴滴嘟嘟。“氣球回答。
“2號試題測試未通過。3C文明測試試題3號:圓的周長和它的直徑之比是多少?““滴滴滴滴嘟嘟嘟嘟嘟。“氣球回答。
“3號試題測試未通過。3C文明測試試題4號……
“到此這止吧,”當測試題數達到10道時,最高執政官說,“我們時間不多。”他轉身對旁邊的艦隊統帥示意了一下。
“發射奇點炸彈!”艦隊統帥命令。
奇點炸彈實際上是沒有大小的,它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幾何點,一個原子同它相比都是無窮大,雖然最大的奇點炸彈質量有上百億噸,最小的也有幾千萬噸。但當一顆奇點炸彈沿著長長的導軌從紅69012艦的武器艙中滑出時,卻可以看到一個直徑達幾百米的發著幽幽熒光的球體,這熒光是周圍的太空塵埃被吸入這個微型黑洞時產生的輻射。同那些恒星引力坍縮形成的黑洞不同,這些小黑洞在宇宙創世之初就形成了,它們是大爆炸前的奇點宇宙的微縮模型。碳基聯邦和矽基帝國都有龐大的船隊,遊弋在銀河係銀道麵外的黑暗荒漠搜集這些微型黑洞,一些海洋行星上的種群把它們戲稱為“遠洋捕魚船隊”,而這些船隊帶回的東西,是銀河係中最具威攝力的武器之一,是迄今為止唯一能夠摧毀恒星的武器。
奇點炸彈脫離導軌後,沿一條由母艦發出的力場束加速,直奔目標恒星。過了不長的一段時間,這顆灰塵似的黑洞高速射入了恒星表麵火的海洋。想象在太平洋的中部突然出現一個半徑一百公裏的深井,就可以大概把握這時的情形。巨量的恒星物質開始被吸入黑洞,那洶湧的物質洪流從所有方向會聚到一點並消失在那裏,物質吸入時產生的輻射在恒星表麵產生一團剌目的光球,仿佛恒星戴上了一個光彩奪目的鑽石戒指。隨著黑洞向恒星內部沉下去,光團暗淡下來,可以看到它處於一個直徑達幾百萬公裏的大旋渦正中,那巨大的旋渦散射著光團的強光,緩緩轉動著,呈現出飛速變幻的色彩,使恒星從這個方向看去仿佛是一張猙獰的巨臉。很快,光團消失了,旋渦漸漸消失,恒星表麵似乎又恢複了它原來的色彩和光度。但這隻是毀滅前最後的平靜,隨著黑洞向恒星中心下沉,這個貪婪的饕餐者更瘋狂地吞食周圍密度急劇增高的物質,它在一秒鍾內吸入的恒星物質總量可能有上百個中等行星。黑洞巨量吸入時產生的超強輻射向恒星表麵漫延,由於恒星物質的阻滯,隻有一小部分到達了表麵,但其餘的輻射把它們的能量留在了恒星內部,這能量快速破壞著恒星的每一個細胞,從整體上把它飛快地拉離平衡態。從外部看,恒星的色彩在緩緩變化,由淺紅色變為明黃色,從明黃色變為鮮豔的綠色,從綠色變為如洗的碧藍,從碧藍變為恐怖的紫色。這時,在恒星中心的黑洞產生的輻射能已遠遠大於恒星本身輻射的能量,隨著更多的能量以非可見光形式溢出恒星,這紫色在加深加深,這顆恒星看上去象太空中一個在忍受著超級痛苦的靈魂,這痛苦在急劇增大,紫色已深到了極限,這顆恒星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走完了它未來幾十億年的旅程。
一團似乎吞沒整個宇宙的強光閃起,然後慢慢消失,在原來恒星所在的位置上,可以看到一個急劇膨漲的薄球層,象一個被吹大的氣球,這是被炸飛的恒星表麵。隨著薄球層體積的增大,它變得透明了,可以看到它內部的第二個膨漲的薄球層,然後又可以看到更深處的第三個薄球層……這個爆炸中的恒星,就象宇宙中突然顯現的一個套一個的一組玲籠剔透的縷花玻璃球,其中最深處的一個薄球層的體積也是恒星原來體積的幾十萬倍。
當爆炸的恒星的第一層膨漲外殼穿過那個橙黃色行星時,它立刻被汽化了。其實在這整個爆炸的壯麗場景中根本就看不到它,同那膨漲的恒星外殼相比,它隻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塵,其大小甚至不能成為那幾層縷花玻璃球上的一個小點。
“你們感到消沉?”艦隊統帥問,他看到最高執政官和參議員的智能場暗下來了。
“又一個生命世界毀滅了,象烈日下的露珠。”
“那您就想想偉大的第二旋臂戰役,當兩千多顆超新星被引爆時,有十二萬個這樣的世界同碳矽雙方的艦隊一起化為蒸汽。
閣下,時至今日,我們應該超越這種無謂的多愁善感了。”
參議員沒有理會艦隊統帥的話,也對最高執政官說:“這種對行星表麵取隨機點的檢測方式是不可靠的,可能漏掉行星表麵的文明特征,我們應該進行麵積檢測。”
最高執政官說:“這一點我也同議會討論過,在隔離帶中我們要摧毀的恒星有上億顆,這其中估計有一千萬個行星係,行星數量可能達五千萬顆,我們時間緊迫,對每顆行星都進行麵積檢測是不現實的。我們隻能盡量加寬檢測波束,以增大隨機點覆蓋的麵積,除此之外,隻能祈禱隔離帶中那些可能存在的文明在其星球表麵的分布盡量均勻了。”
“下麵我們講牛頓第二定律……“他心急如焚,極力想在有限的時間裏給娃們多講一些。
“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首先,加速度,這是速度隨時間的變化率,它與速度是不同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比如:
一個物體現在的速度是110米每秒,2秒後的速度是120米每秒,那麼它的加速度就是120減110除2,5米每秒,嗬,不對,5米每秒的平方;另一個物體現在的速度是10米每秒,2秒後的速度是30米每秒,那麼它的加速度就是30減10除2,10米每秒平方;看,後麵這個物體雖然速度小,但加速度大!嗬,剛才說到平方,平方就是一個數自個兒乘自個……”
他驚奇自己的頭腦如此清晰,思維如此敏捷,他知道,自己生命的蠟燭已燃到根上,棉芯倒下了,把最後的一小塊蠟全部引燃了,一團比以前的燭苗亮十倍的火焰熊熊燃燒起來。劇痛消失了,身體也不再沉重,其實他已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他的全部生命似乎隻剩下那個在瘋狂運行的大腦,那個懸在空中的大腦竭盡全力,盡量多盡量快地把自己存貯的信息輸出給周圍的娃們,但說話是個該死的瓶脛,他知道來不及了。他產生了一個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