詛咒2.0在網上出現的那一刻,在太原火車站附近的一個垃圾桶旁,大劉和大角正裏爭搶剛從桶中翻找到的半袋方便麵。他們臥薪嚐膽五六年,各自寫出兩部300萬字的十卷本科幻和奇幻史詩,書名分別為《三千體》和《九萬洲》。兩人對這兩部巨作充滿信心,但找不到出版者,於是一起變賣了包括房子在內的全部家產並預支了所有退休金自費出版,最後,《三千體》和《九萬洲》的銷量是分別是15本和27本,總數42,科幻迷都知道這是個吉利的數字。在太原舉行的同樣是自費的隆重簽售儀式後,兩人就開始了流浪生涯。
太原是一個最適合流浪的城市,在這個窮奢極侈的大都市裏,垃圾桶裏的食品是取之不盡的,最次也能找到幾粒被丟棄的工作丸(見後文)。住的地方也問題不大,太原模仿迪拜,在每一個公交候車亭裏都裝上了冷暖空調。如果暫時厭倦街頭,還可以去救助站呆幾天,那裏不僅有吃有住,太原久已繁榮的性服務業還響應政府的號召,把每周日定為對弱勢群體的性援助日,救助站就是那些來自紅燈區的自願者們開展活動的地方之一。在城市各階層幸福指數調查中,盲流乞丐位列榜首,所以大劉和大角都後悔沒有早些投入這種生活。
兩人最愜意的時候是科幻大王編輯部每周一次的請客,一般都是去唐都這樣的高級地方。太原的科幻大王雜誌深得科幻的精髓,知道這種文學體裁的靈魂就是神奇感和疏離感,而現在高技術幻想已經沒有這種感覺了,技術奇跡是最平淡不過的事兒,每天都在發生;倒是低技術具有神奇和疏離感,於是他們創立了幻想未來低技術時代的反浪潮科幻,取得巨大成功,迎來了世界科幻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為了彰顯反浪潮科幻的理念,科幻大王編輯部拒絕一切電腦和網絡,隻接收手寫稿件,用鉛字排版印刷,還用每匹相當於一輛寶馬車的價格買回幾十匹蒙古馬,並在編輯部旁建設豪華的馬廄,雜誌社人員出行一律騎著絕對沒有上網的駿馬,城市某處如果聽到得得的清脆馬蹄聲,那就是sfk的人來了。他們常請劉慈欣和大角吃飯,除了他們以前寫過科幻外,還因為雖然他們現在寫的科幻已經很不科幻了,但他們本人按照反浪潮科幻的理念卻是十分科幻的,因為他們上不起網,也很低技術。
sfk、大劉和大角都不知道,他們的這個共同的特點將救他們的命。
詛咒2.0又流傳了7年,這時,一個後來被稱為詛咒武裝者的女人發現了它。她仔細研究了詛咒2.0的代碼,即使經過升級,她仍能感受到17年前詛咒始祖的仇恨和怨念,她與始祖有著相同的經曆,也處於每天像牙痛般咒恨某個男人的階段,但她覺得那個17年前的女孩兒即可憐又可笑:這麼做有何意義?真能動那個臭男人撒碧一根汗毛嗎?這就像百年前的怨女們在寫了名字的小布人兒上紮針的愚蠢遊戲一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結果隻是使自己更鬱悶。還是讓姐姐來幫幫你吧(正常情況下詛咒始祖應該活著,但詛咒武裝者肯定要叫她阿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