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麵,如果純粹講整體的利益,強硬地說合夥人之間就應該如何維護別人的利益,先人後己是非常不現實的,因為作為商業合作夥伴,謀利乃是其本質。如果一定要人人做慈善家,最終必然會危害到自己的利益。
另一個方麵,如果在與對方合作的時候,生意人隻講個人利益,隻想著個人如何爭權奪利,那麼你與對方的合作遲早會被搞垮。所以要想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你就要與合作夥伴友好地相處,在彼此的利益之間保持適度的平衡,做到互惠互利。
有許多合作夥伴之間關係緊張的原因都是雙方在利益分配上自覺不自覺地站在了彼此對立的角度上。他們認為“利潤”隻有這麼多,你多分了一點,我必然就要少分一點。因而,雙方在利潤分配上便產生了一種鬥爭性,甚至到了錙銖必較的程度。如果你陷入了這一誤區,你與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必然很緊張,大家在合夥經營中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相互很難友好相處。其實,隻要靜下心來想一想,就會發現如果合作夥伴之間互惠互利,維係良好的合作關係,長久地合作,企業必定會得到更大的發展,收獲更大的利益也不是難事。
大氣做買賣,施恩不圖報
小恩小惠雖不起眼,卻會發揮大作用,所以那些長於維護人脈的生意人常常堅持“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觀點,從人情、人性的基礎出發,利用人們無功不受祿、無功不受惠的心理,給別人施些小恩小惠,而且不圖回報,從而使自己輕鬆地達到目的,收獲大大的實惠。
某公司董事長馬先生就常常利用小恩小惠來獲得人心。
他的秘書經常胃痛。馬先生知道之後,就囑咐他多注意飲食。每次公司他和秘書一起去出差的時候,馬先生都會特意帶上一包餅幹和一些胃藥,怕秘書半路上胃病又複發了。
馬先生在公司裏的時候總是笑臉迎人,偶爾看到職員手頭緊,吃得差,還要“罵”他們幾句,“罵”完了還會自掏腰包讓他們出去吃點好的。由於大家不太愛吃公司的午餐,所以,馬先生幹脆專門派人去飯店裏點菜然後帶上來,大家一起在會議室裏聚餐。遇到員工因為忙於發貨而耽誤了吃飯時,馬先生還會自掏腰包請他們吃飯。雖說隻是小恩小惠,卻也讓公司管理層和基層員工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公司的效益也因此不斷提高。
有時候,隻要平時不吝於小恩小惠,關鍵時刻事情就能順利解決,但如果平時對此不屑一顧或忽略不提,那麼,關鍵時刻,你可能就必須用遠遠大出小恩小惠數百倍的付出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因此,即使從經濟上來說,付出小恩小惠也是劃得來的,而且在公司管理內部,這種小恩小惠的方式也相當有效。
肖先生是一家建築公司的生意人,它的業務主要來源於那些大建築公司,所以與這些大公司搞好關係至關重要。在與這些公司的重要人物保持良好關係上,他做得可謂是爐火純青,即便是對那些年輕的員工,肖先生也做得滴水不漏,經常施與他們一些小恩小惠。平時方便的時候,肖先生會想盡方法詳細全麵地調查那些大公司中的員工的情況,並把這些情況整理歸檔。當他發現那些公司裏某一個員工能力很強,目後大有可為的時候,不管對方有多年輕,肖先生都會盡心款待。
有一次,其中有一個公司裏的一個剛進公司才半年的新員工被破格提拔為科長。肖先生知道這個消息後就專門備上禮物前去祝賀,還盛情邀請對方到高級餐館用餐。最後,肖先生認真地對那個新員工說:“我的公司能有今日就是因為有了貴公司的鼎力相助,你是這個公司裏的優秀員工,我應該向你表示謝意。”那個新員工自從工作以來從來沒有來過這種高檔的地方,而且自己以前也沒有給過肖先生什麼好處,更沒有掌握什麼重大交易決策權,因此對肖先生的盛情款待很感動。
一年之後,這名新員工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迅速攀上了這家大公司項目部經理的職位。有感於肖先生以前對自己的熱情款待,這名新員工對肖先生的公司多有幫助和支持,肖先生的公司也因此在金融危機下得以生存下來並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