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浩淼——天機!(2 / 3)

但,曆史就是曆史,有著絕對的威嚴和不可抗拒性,不管怎麼樣的變故,他總是要走向那個位置。

往往最為平靜的麵罩下隱藏著的是一顆最為暴躁的心髒,這一點在戰爭的層麵上似乎顯得更加的突出。史曆3455年秋,在平靜了十年之後。大陽國暗中出兵突襲位處最東位置的靖國,一戰而克,攻克靖國都城靖安之時,滿城皆屠。三野震顫,諸侯畏懼。常年的休兵讓他們失去了對於戰爭原始的欲望和動力,雖想譴責什麼,但卻攝於大陽強盛國力的威嚴。

可喜的是,將靖國從地圖上徹底的抹去之後。大陽隨之休兵,再無事端,這大陸再一次的陷入了平靜之中,而同樣的難題卻是出現在了其他的個國家之中。分別是東波、大榮、南綏。

為今之時,天下共分五國,靖位出極西,背靠群山,這處山脈是三野之一。也是最大的一處山脈——人稱浩淼。向來都是閑淡不與世間紛爭,而賴以生存的也是這浩淼山脈之中富庶的礦脈。但也是因為這樣被大陽所滅。

剩下東波位處極東以及東南一帶,向來以漁業農業為主,繁衍生息,乃是世間少有的富貴鄉。之後便是大陽,位出北方,乃是領土極為廣袤的一個國家,生性剽悍,好鬥。被人稱為戰爭的國度。

之後便是南綏,位出南方以及西南一代。因為氣候以及第二大山脈。可以說是有著天險守護的國度,足以保證高枕無憂,(但那也是在某一種情況之下)。同時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南綏君主好逸惡勞,逐漸荒廢法紀,當然這是後話,暫時不提….

在極西靖國的邊緣,是天下三野之一浩淼,在西南地帶,則是三野之二,蒼茫。浩淼的神奇在於它讓人無法猜透,無法看清,因為沒有人真正的從裏麵走出來過,也沒有軍隊真正的進入裏麵過,凡是想要一探究竟的人全部死在了那裏,或者數百年杳無音訊。至於這裏麵到底有著什麼,無數年來不斷的吸引著人們的遐想。妖獸?寶藏?神仙?長生?不得而知…..

但是蒼茫卻不是這樣,正如他的名字那般。這座山充斥的滿是藥草和秀麗的景色,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這裏成為了文人誌士的必來之地,在蒼茫山巔隨處可見的是文人騷客的碑拓。可謂盛極一時。

而且他最為可貴的還不隻是這些景色,而是其中含量極為豐富的藥材樹木奇珍,這些東西的存在讓蒼茫山脈腳下的南綏頗具威望。

而另外一野則是橫貫天下,從正北方向宛如一條天塹一樣矗立在那裏的山脈,此山極為偉壯,極為雄奇。可以說是高不可攀不可撼動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他被稱之為天塹的原因了。

論潛在的危險,浩淼絕對是第一,但是就單論這事實上的高大雄壯,此山絕對是當之無愧,無數年來無數人想要試圖攀登上這座山脈。都以失敗而告終,為了表達人們對於這座甚至是看不見頂部的山的崇拜。給了他一個十分恰如其分的名字——天山!

天山因為極為高達,山巔之上常年白雪覆蓋,自然而然的養育了在山腳下的人眾。得益之一的便是東波。沿著東的方向一直延伸入海…….

而另一個則是另一邊的一個帝國——大榮。大榮在這片大地上的時間可謂是恒遠流長,不為什麼,就是因為他的出身,大榮開國皇帝榮威,乃是大信帝國開國皇帝信疆的大將軍,為大信帝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而後大信皇帝信疆一夜暴斃,江山頃刻之間分崩離析。他憑借著自己的威望和戰鬥方麵的才能,建立大榮。位處天山、靖國之間。

也正是因為這方麵的原因,他的身邊是數之不盡的能人異士,在外人眼中,大榮的存在就是正統,就是規製,就是統一的延續以及希望。

然而,沒有等到榮威完成在和一個偉大的使命,便是在歲月的侵蝕下垂垂老去,史曆3445年。這位戎馬一生,克敵無數攻城千萬的大將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帶著他一統天下光複大信威嚴的夢與世長辭。

留下的是人心難測,謠言四起的幕僚還有年僅十四歲的太子——榮軒。讓整個時代沒有預料到的是,榮軒的表現實在是出自世人的預料,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擔負著太多的責任還有無奈………

但,登基一個月,他就展示出了非同凡人的睿智和遠見,當世正值旱季,百姓作業顆粒無收,加之連年戰爭消耗。可謂是水深火熱。這位大榮新任皇帝推出了一條不應該在亂世的政策,讓全部的人刮目相看。

大赦天下,免稅一年,興修水道,日夜兼程……..

此舉一出,天下嘩然,但效果是顯著的,這條看起來像是不智之舉的舉措在之後的三年的時間裏取得的回報遠遠不是此時所能預料和比及的。

大榮新任皇帝登基,根基不穩,人心惶惶,這是戰爭最好的時機,史曆3445年,南綏國乘機進攻,但是卻是遭受到了來自於最尋常百姓的最為強力的阻擊,寸步難行,加之大榮強盛的兵力,可謂一潰千裏。

但是作為戰勝國,大榮對於南綏分毫不取,反而是達成了友好盟約,互為犄角,以防天下之變。這時大榮新任皇帝的能力和威望在日漸一天的增長。在穩定了國家的同時,也增加了他在這個世界的聲望…….

而一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明白當初大赦天下,,免稅一年的好處。可惜他們明白的太晚了。此時大榮的威望如日中天,不少人寧願背井離鄉也是要趕去大榮。他們所做的舉措也是杯水車薪。讓人無奈。

天山給了大榮和東波兩國水源的同時,也是給了另外一樣東西,便是道路和交通的艱澀,天山極為陡峭,幾乎無從下腳,想要從中開辟出來一條山道幾乎是難上加難。往來隻有一條道路。那就是位於天山山脈最北位置的一條由偉大的古人們曆經無數年的歲月開辟出來這唯一的東西往來的道路。人稱——繁榮之路。因它位處東西交流的地方而得名。

這就是如今的天下,3455年,大陽覆滅靖國,五國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大陽因為其好鬥本來就是十分強盛,加之現在得到了靖國賴以生存的最為豐富的礦脈,假以時日必然是天下大患

,這是此時擺在每一個帝國統治者心中共同的難題。

史曆3456年春分,整個靖國全部納入大陽帝國的版圖之中。天下震顫,南綏國不顧與大榮盟約,主動向大陽示好。割讓邊界五城以求自保。大榮皇帝榮軒留給世人的隻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