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在18歲上了山,在上山之前她叫何耐。
清涼是師傅給的法號,師傅說她心中有太多怨念,好比被業障之火灼燒,所以取法號清涼。期望她心中自有一片清涼世界不為世間任何攪擾。
所以何耐的業障讓她當了尼姑從此便隻有清涼。
清涼和師傅的廟堂正如清涼的法號,清涼地很;前後左右加起來,不過隻有清涼和師傅兩人,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到這樣簡陋的小廟裏來。
清涼卻一直認為師傅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在多年前,這裏的小山村發生了一場大瘟疫,師傅以慈悲為本,離開了原來香火頗盛的廟宇,獨自在這個小山頭建了一座廟堂,為村民祈福;可瘟疫肆虐在一瞬間奪去了整個村莊三分之二的人,剩下那些,男人逃去了外鄉,女人則紛紛躲進了師傅的小廟裏。
瘟疫過後,由政府出資為整個村莊消毒,外逃的男人一個個回來,女人們便又回到了村裏與丈夫團聚,而那些失去了父母的少女則留了下來,剃度出了家。
“青春少艾,難耐寂寞,後來她們一個個又還俗成家了。”師傅說地輕描淡寫,仿佛完全不放在心上。
師傅就是這樣,即使今年六十有二,有時卻依然天真爛漫。
記得師傅替清涼剃度,看著清涼一頭烏發落盡,師傅摸著清涼的光頭感歎,“多好的頭發,這下全沒了,真可惜,真可惜。”
清涼不解,抬眼望著師傅。
師傅又摸了摸自己的光頭,嘿嘿一笑,“不過沒關係,還能長出來。”
清涼嘟噥了一聲,“長出來還得剃了。”
“剃了還得長出來。”師傅像小孩子賭氣一般爭道。
清涼不禁笑了起來,說,“長了還剃。”
師傅眯著眼看她,忽然問,“你有好剃刀嗎?”
清涼一楞,不由自主看了看師傅手上的剃刀。
師傅立刻將剃刀收了起來,“那是我的。”
清涼看看雙手空空,隻得搖了搖頭。
“你看,不想要頭發,又沒有剃刀,恐怕連神仙也幫不了你。”
清涼大驚,猛地跪倒在地上,“清涼上山就是想請師傅賜把好剃刀。”
師傅嘿了一聲,“我也隻有一把剃刀,給了你,我怎麼辦?”說著連連搖頭,“我沒剃刀給你,你得自己找,說不定還能從這間破廟的犄角旮旯裏找出一把。”
師傅走過她身邊,輕輕拍了拍她的肩,“找到之後也得自己把刀磨快,那麼無論你想留著頭發還是剃了頭發,都可隨心所欲。”
清涼望著師傅離去的背影,連連磕了幾個頭。
18歲的清涼不會笑,卻很用功,整天念經寫字到三更半夜,第二天再頂著黑眼圈種菜做飯洗碗打掃。
師傅卻不喜歡,把清涼叫了過去。
“你今年幾歲了?”
“十八。”清涼答道。
“青春漂亮,做了尼姑已經夠可惜了,還整天板著個臉,莫非你要到我這把年紀才會笑嗎?笑時的皺紋都能夾死蚊子。”
清涼低著頭不做聲。
師傅搖頭歎息,“種菜要笑,做飯也要笑,洗碗打掃更要笑。做尼姑得先學會笑。”
清涼嘀咕,“又不是做妓女還要學賣笑嗎?”一想不好,趕緊收聲。
師傅卻並不介意,搖搖手,“不一樣不一樣,我們是慈悲笑,她們是誘惑笑,我們笑給所有生靈看,她們隻笑給男人看。”
清涼卻笑了,隻覺得這個師傅有意思透頂。
“你明明會笑,為什麼不笑,知不知道,你要是一直不笑,死了之後到閻羅殿,閻王會把你的嘴用剪刀剪開,咧到耳朵根。”
師傅說著自己縮了縮脖子,很害怕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