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她的故事(2)(1 / 3)

說不,對幼小的淑藝來說,是較好的生存對策。這時的她開始武裝起自己,像刺蝟般保護自己,不允許別人說她是殘障,選擇跟眾人的譏諷對抗,就算因此惹來更多的惡意捉弄,她也要大聲說不,自己不是瑕疵品。

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淑藝前往振興醫院做複健後,才獲得改變。

記得淑藝4歲時前往台北振興醫院做複健。一到醫院,第一次見到有那麼多跟她一樣不良於行的小朋友,讓她大開眼界,感到非常震驚,也非常的興奮。

“原來有這麼多小朋友跟我一樣啊!”淑藝興奮地對媽媽說。

“是啊!有這麼多小朋友跟你作伴喔!”母親看見淑藝一掃前些日子的陰霾,露出燦爛的笑容,高興地回答。

“原來我沒有那樣奇怪!有那麼多小朋友是跟我同樣的呢!”

“淑藝,你得在這裏多交一些小朋友,知道嗎?”

“媽,沒問題。他們通通跟我一樣,當然都是我的好朋友!太好了,能來到這邊,真好。”

振興醫院是蔣夫人為了島內殘障病童所設立的專門救治醫院,恢複了無數身心障礙兒童身心健康,再造他們美滿幸福的明天。讓身心障礙兒童能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來,不僅不需要外界的施舍與救濟,反而在各個崗位熱情工作回饋社會,贏得各界的尊重與肯定。

淑藝就這樣在振興醫院待下來作複健。這個經曆對她非常重要,因為在虎尾地區,淑藝很難見到身心障礙兒童,總以為這個世界隻有她長得這樣,是畸零國度裏的孤獨女王兼唯一子民。來到振興,這個培育殘障孩童成為各領域精英的搖籃,淑藝的生命從此轉彎。

她不再否定自己,不再一味抗拒肌肉萎縮這個事實,反而開始接受自己、接受身體,接受別人異樣的眼光。選擇熱情擁抱生命,努力學習,期望不懈的學習,終究使她完美。縱使肉體禁錮依然,精神列車卻從此激活,朝一個人的最大可能性前進。她,一位不良於行的小女孩,也要加入人類的希望工程,實現幸福的最大值。

淑藝不時懷著熱切渴望自認:

“自己能動的地方多得很,隻要充分運用,沒有什麼是自己無法達成的。隻要很努力、很努力,我也一樣可以做夢。”

不僅淑藝在振興醫院重建信心,母親也同時借此良機學下了一係列複健技巧。在往後的日子裏,每日每日一輪一輪地幫淑藝拉筋、按摩、複健,才能維持身體機能正常,不致迅速退化,讓淑藝在各領域有機會獲得一番傲人成就。

而淑藝在振興的日子,除了充實以外,倒感到出奇的快樂。

每天總是拉著小朋友不放,要跟她們多認識多聊天,一個也毫不放過,話匣子機關槍般嘰吱個不停,似乎要把一輩子的話在一天講完。尤其麵對心儀的小帥哥,更是人來瘋。她常會攀上隔間用的低矮小牆,硬撐著跟隔壁的小男生搭訕呢。

小朋友們也都很喜歡這顆小太陽,絲毫不受輪椅遮掩的年輕旺盛的生命,倒像太陽神般驅馳著鐵輪,轉走院童們的猶疑與不安,用歡笑蒸發刺鼻的藥水與酸鼻的淚水,放送滿室的暖暖聒噪。

其實,隻要不執著身體的障礙,人,無不美麗。如果放不下缺陷,則全世界,你到哪裏找一個所謂完美的人呢?

淑藝相信,上帝會安排她這樣的生命形態,一定有它的理由,或許是要讓她完成某項生命課題的修煉吧。如果世人看見,畸零如她,也能顯示生命的稀有可貴來,在成長的淚水中,在蛻變的掙紮處,無不是生命的精彩處。無時無刻的煩惱侵擾、病魔撥弄,方能開出奪目的生命花朵,也才能真正打動貧瘠的世道人心。淑藝,就像小路旁細石邊不經意的小花,在輪椅上挪動瘦削小手,一小步一小步昂揚絕代的生命風華,妝點蒼白無力的現代繁華。有古老的樸,有兒時的真,還有遺忘的純善。是身心俱疲下的擁抱,是卸脫塵勞的深深喘息,更是重新出發的號角。從悲苦中出發,從借口中出發,從失敗中勇敢踏出,重新站起。

淑藝總是認為:“自己是很健康的個體,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尤其從上帝的眼中看來,世人無不完美,哪有殘缺?”

現在的她,是宇宙中繁複無比的生命形態之一,是上帝所賜予她的最佳樣態。隨著科學基因工程的突飛猛進,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她沉睡般的軀體終將蘇醒。屆時,她將翩翩起舞,舞起最震撼的生命故事。

三樓高的對話

淑藝剛到虎尾國小就讀時,上課教室位於三樓上,一開始,家裏還未與校方建立默契。

有一天,放學後師生們一溜煙全走光了,不知情的警衛伯伯巡視校園時,把每棟大樓從一樓樓梯鐵門細心鎖上,不讓閑雜人等在夜間隨意進出教室。這使得今日為服飾店生意晚到的淑藝父母,一時之間無法上樓接淑藝回家,急得一方麵找警衛先生來開門,一方麵由母親從樓下大聲喊著來安慰淑藝:

“淑藝……媽媽在下麵……不要怕……爸爸已經去找警衛伯伯了……不要怕……”

“媽……我知道……我沒事……”淑藝看似堅強地大聲回答。

“有沒有……螞蟻……蚊子……咬你啊……”

“沒……有……”

等到素華她們找到警衛伯伯順利打開鐵門,從樓下一路急忙奔上三樓教室,看到淑藝細瘦的影子遠在眼前,眼中淚痕還來不及擦幹,紅腫的似要滲出血來。

“淑藝!”素華不舍地一頭抱住女兒。

“媽!”淑藝強忍著淚水激動地窩在母親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