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朗機炮由歐洲明,中國明朝嘉靖元年(15年)由葡萄牙共和國傳入中國,按其國名稱為“佛朗機”。嘉靖三年(154年),明廷仿製成功第一批門佛朗機。炮身由母銃和子銃構成。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銃身配有準星、照門,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銃身兩側有炮耳,可將銃身置於支架上,能俯仰調整射擊角度。銃身後部較粗,開有長形孔槽,用以裝填子銃。子銃類似火銃,每一母銃備有5至9個子銃,可預先裝填好彈藥備用,戰鬥時輪流裝入母銃射,因而提高了射度。

王陽明口比劃,阿基米德雖然知道這種武器一旦造出來,勢必會成為攻城略地的大殺器,心中並不樂意,然而他是一個科學家,聽到這種前所未聞的武器的構思,又怎能按捺住心中的興奮?他以異樣的眼光看著王陽明,心想這少年腦袋裏究竟是什麼結構,為何會有這麼多的奇思妙想?

王陽明請阿基米德勾畫圖紙,負責建造,另調撥一百工匠和士兵供阿基米德差遣,命他務必在二十之內研製出第一門大弗朗機炮來。他自己則轉身離去,向伯顏彙報情況。

伯顏見王陽明果然勸動了阿基米德,心中有些不喜,但想到倘若這什麼弗朗機炮如果真能幫西北軍攻克姑羌城池,阿基米德也算立下大功一件,兩相權衡,還是同意讓阿基米德放手去幹。

二十轉眼即過,有王陽明的幫助,加上阿基米德的才頭腦,終於製成了第一門火炮。伯顏親自試炮,火花點燃引線,一聲震巨響,那火炮頃刻間迸射炮彈,炮彈中填充的是阿基米德配製出的烈性炸藥,炮彈掠過三裏,將遠處一麵磚牆炸得粉碎。

旁觀眾將從未見過如此威力的火炮,心中盡皆駭然。伯顏也是一驚,繼而撫掌大笑道:“有此神兵利器,他姑羌人這次不降也得降了!”

阿基米德麵上卻殊無喜色,心道世間從此多了一種殺傷力驚人的新兵器,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喪身在這火炮之下,自己的罪孽又加深了一層,死後怕是要入烈火地獄的吧。

伯顏大喜之下,給這種新式火炮起名為火神炮,概因此炮擊之時,聲震動,火光駭人,仿佛火神降世,勢不可擋。他即命軍中工匠全力相助阿基米德,務必在十日內造出十具火神炮來。阿基米德沉默不言,但終究沒有出言反對。

第十日,十門火神炮製作已畢,伯顏即命全軍開拔,兵臨姑羌城下,隨時準備攻城。

也難怪伯顏如此心急,在這一月之中,他的西北軍主力過的並不消停。原來姑羌人知道生死存亡的時刻已到,城中守軍不敢輕易出城,城外全國各地的邊防軍還有老百姓可不受此限製,他們將建製打散,零零散散地不斷向西北軍的駐地起騷擾性的進攻。

邊防軍是正規建製,出手還有章法可循,西北軍用輪流值守的辦法,將來犯的邊防軍盡數消滅。但是那些老百姓以一腔血勇,組成了一支不知道有多少人數的勤王軍,隻要有空就來騷擾,打不過西北軍,就去打劫運糧隊。這些人打仗毫無章法,亂七八糟,但是人數眾多,服色不一,令夏兵難以區分。他們不分晝夜來襲,即便西北軍軍容肅整,也被弄得不厭其煩。

如果這一個月內再不有所行動,伯顏真的擔心西北軍的精神要崩潰了。

姑羌人見大夏士兵經過一個月的按兵不動,今日終於大軍壓來,他們在城中也是憋了一個月的氣,於是個個摩拳擦掌,要仗著堅城之利,與大夏人好好地幹上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