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冤家客棧(1 / 2)

這是金城的隆冬的時節,天色灰蒙蒙剛剛亮,屋外的寒風怒號,吹得雪花紛紛揚揚。刺骨的北風像刀子似地割著臉,黃河卻顯得分外清澈。

金城一條破舊的小巷子裏,兩輛商旅的馬車停靠在路邊上,不遠處一間不起眼的舊屋子,雪在寒風中灑落。這屋子後麵突然“吱呀”一聲,隨著打開一扇小門,閃出一個裹著大衣的男人,此人正是長碩校尉王大奎,他機敏的左右打量了一番,然後向門內招招手。

隨著一個黑衣老人走了出來,他約摸四五十歲的年紀,穿著件黑色夾襖,似乎是生病了一般很虛弱的樣子,這便是玄微子;接著說一個書童模樣兒的青年,十足的鄉下少年模樣,這身打扮的就是蕭逸了。

等了一會兒,這青年與老頭兒確定周圍無人後,一個頭戴氈帽的壯漢牽著一個女子走了出來,那女子旁邊跟著一個侍女,這壯漢就是亮德大師,這女人便是曼曼,幾人引著那女子疾步走進馬車車廂。八個家丁隨後跟了上去,駕駛了第二輛馬車。

王大奎默不作聲地抖動韁繩,馬車徐徐起程,一路搖曳著緩緩駛出金城。

過了許久,旭日才緩緩升起,陽光撲灑在地麵上,才讓這寒風中的金城有了一絲絲暖意。由秦王為靖盈公主舉辦的和親大典在玉泉廣場上正式舉行。鎮西將軍黑擎蒼、靖盈公主身邊的護衛雷翁等等修仙強者一起出現在和親大典,靖盈公主隨著也一同出現。

這次和親大典秦王邀請了雍州境內外大大小小的氏族不下幾千家,瑛川郡蕭氏也被邀請參加。秦王慷慨激昂得發表了演說:“為了兩國之和平、為了黎民百姓之安寧,靖盈公主深明大義,孤身前往北方金國和親,為紀念公主之大義,將金城西部千裏沃土封為公主食邑地,更名安寧……”

金城以北就是焉支山脈,山高峻險。此時天色已晚,兩輛馬車在山道上支支吾吾得前行,坐在第一輛馬車上的車夫就是王大奎,他再一次叮囑道:“記好了,我是王車夫,玄微子先生就稱為老仆,亮德大師裝成曼曼的父親德老爺,曼曼就是女兒德曼曼,蔡無紀便是大公子德無紀,蕭公子就是德無紀的書童小逸子,而靖盈就是侍女盈盈,八個銳士都是家丁,都明白了?”

“知道了。”

“那好,經過了一天的跋涉,想必大家都累了吧,要去前麵有客棧的話,就住下來休息一晚。”王大奎吩咐了幾句,又說道,“這樣不妥,以後這種事兒得讓老爺安排,不然容易出破綻!”

馬車搖曳著向遠方走去,蕭逸看著曼曼說:“德曼曼,好難聽的名字啊,這是非主流的嗎?”

曼曼看著蕭逸,半天才說出一句話:“哪有啊,這麼好聽呢!”

靖盈瞪了蕭逸一眼:“閉嘴,不要和我家小姐說話!”

“盈盈這個名字也很可以吧。哈哈哈。”

傍晚後,天色越來越昏暗,雪也越下越大了起來,在焉支山的山脈中,天空竟然飄起鵝毛般的雪花片子,大風席卷而至,狂怒的肆虐著地上的萬物,再加上這道路坎坷,王大奎駕駛著馬車走得異常緩慢。

大學已經在焉支山這片土地上蓋上了厚厚的一層雪,馬車車轍劃出的兩道痕跡。北行對於蕭逸、蔡無紀、靖盈、曼曼等人來說,這還是頭一次呢,他們心裏忐忑不安,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入夜時分,王大奎總算見著一處客棧,夜色中,一盞孤零零的飄搖的風燈挑在門樓上,泛著微黃的燈光,雪花在燈光周圍起伏不定。

“老爺,前麵有一家客棧,是否在這裏住店?”王大奎向馬車裏麵請示道。

“看來這一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估計再沒有一家客棧了,就住這裏吧,你先帶幾個家丁去問問價錢。”

的確,這一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不但人趕了一天路累了,就連馬也乏的厲害,如果這樣勉強趕路的話,隻怕連馬匹也扛不住了。一身黑衣的老仆人用手撩起馬車的簾子,這家客棧坐落在山溝裏,幽深寂靜,風吹動著那旗幟,在雪中飄搖,老仆人輕聲細語地念到:“冤家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