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瘋了、傻了(1 / 2)

“哎,人到中年啊......”

將水麵的枸杞吹開,端著保溫杯往嘴裏灌了兩口。

盡管不願承認,蘇寒也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經一日不如一日了。

放下杯子,低頭看了眼擺在左邊的三本書。

“再把這三本吃掉,這座圖書館以後就也不用來了。”

心裏想著,蘇寒抄起最上麵的一本書翻開,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大腦開始眩暈,身體有惡心不適的反應出現。

放下最後一本翻了一多半的書,剛剛準備起身,眼前猛然一黑,蘇寒的腦袋重重的砸在了桌上。

......

所以說,究竟是莊周夢蝶呢,還是蝴蝶夢到自己變成了莊周?

躺在鋪著潔白床單的病床上,聞著刺鼻的消毒水氣味,查看著腦海中最後的回憶,蘇寒雙眼之中漸漸堆滿了迷茫。

如果說未來的一切都隻是自己臆想出來的的話,這些記憶似乎又太過真實。

但要說這些記憶都是真實的話,那麼現在的自己又該如何解釋?

躺在1992年1月1日的病房裏,蘇寒問出了一個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三大哲學家外加一個莊周都給不了答案的問題。

這個能夠難住古希臘三賢外加一個中國亞聖人的問題,並沒有真正難住自問自答的蘇寒。

在一陣冥思苦想之後,蘇寒得出一個理論上說得通的答案——

2018年的一隻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引起了時光長河上的一絲漣漪,這一圈泛起的漣漪擴散之下,2018因消耗過大而腦死亡的自己的靈魂受到牽引,回到了1992年的自己的身上。

用一句比較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自己,重生了。

隻是,得出這個可能的答案之後,蘇寒卻並沒有因此而欣喜。

因為除此之外,他還有另一個答案:

被超憶症折磨了十六年(亦或者四十年)的自己,終於不負眾望的瘋了。

腦海中關於過去的一切都是16歲的自己精神分離後的產物,亦或者眼前的一切都是42歲的自己瘋了後迷失在精神世界產生的幻覺。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後,蘇寒終於安心了.....個屁啊!

無論是重生了還是自己瘋了,都不是什麼能讓人安心的答案好吧?

而且想要確定自己是不是重生了,首先他得先確定自己是不是終於變成精神病了吧?

精神病這種東西,要怎麼確定呢?

搜尋了一下自己的記憶,在那儲存了四座圖書館的圖書儲備的記憶中,蘇寒找到了一個能夠以現有條件自己完成的科學驗證手段。

達沃斯認知偏差評定量表!

這玩意用於精神分離患者,尤其是妄想症患者的認知偏差評定,且是一份自評表,對蘇寒來說剛好適合。

這個表全部有42個條目,均以第一人稱記錄,以陳述人們特有的態度和信念。

每條以1分為非常不同意,以7分為非常同意,綜合記錄最終經過一係列並不太複雜的算法得出最終評分。

整張表做起了很是簡單,其中某些條目也很容易被人理解。

比如.....

比如他現在很需要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

“吱呀~”

正在蘇寒因缺了一個筆記本而無法展開對‘關於自己是不是一個精神病的深入調查’的一係列工作時,病房的們被一雙小手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