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疑似精神病的路上越走越遠(1 / 2)

蘇暮煙不知道蘇寒這次為什麼會這麼狠,但看著自家弟弟纏著繃帶的腦袋,想到前一刻以為自家弟弟被打傻了時的怒火,對於蘇寒的決定,她並沒有提出什麼異議。

“好,姐這就去給爸媽打電話。”

元旦節為法定節假日,這條條例是99年才出台的,92年的元旦,還沒有放假這種說法。

所以,在這一天,與過去許多個周三一樣,蘇寒的父母都還在各自的單位上著班。

蘇寒點點頭,蘇暮煙再次走出了病房。

92年還沒有手機這種東西,大哥大那五位數的價格也讓許許多多的普通人和家庭望而卻步。

蘇家雖然比起普通家庭而言要好上不少,但還不至於給十六歲的兒女配上這種奢侈品。

所以想要聯係上父母,蘇暮煙隻能借用醫院裏的電話。

目送著蘇暮煙走出去,蘇寒拿過放在手邊的筆記本和筆,提起筆....忍不住微微皺了皺眉。

倒不是傳說中的提筆忘字,甚至於‘忘’這個字,這輩子本身就無法寫入他的字典裏。

將筆記本鋪在腿上,右手捏著鋼筆,蘇寒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明明還沒弄清楚自己到底是重生了還是精神分裂沉迷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但剛剛自己的決定,似乎本能的已經將這一切當做了一種重生。

對於蘇寒來說,這似乎不是一個好的消息。

臨床研究表明,精神病患者並不是完全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思維可能有某方麵的不正常。

之所以精神病是精神病,更大的原因是哪怕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正常,也會潛意識的認為那是正常。

所以.....

剛剛自己的行為,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心裏越發的凝重,蘇寒覺得他有必要早點把自己的這個測試給完成,總是這樣疑神疑鬼的,哪怕本來不是精神病,可能拖一段時間也拖成神經病了。

就像某些喜劇節目中說的那樣,精神病人沒給治好,大夫給整瘋了。

拋開複雜的思緒,蘇寒一筆一劃的將記憶中的達沃斯認知偏差評定量表的42個條目一一抄下:

第一條、我對危險保持著警覺。

第二條、事情出錯時,總是有人在背後推使。

第三條、我不需要多長時間就能得出結論。

.....

第九條、我總是不確信別人的用意。

......

第二十七條、天黑後我不出去。

......

第四十二條、我不去購物商場,因為不安全。

畫下最後一個句號,,蘇寒並沒有放下手中的鋼筆。

繼續捏著鋼筆,蘇寒將42個條目中的某些自己現在就能給出答案的注上了自己的答案。

過了一遍之後,回過頭再看時,蘇寒的目光不自然的落到了第三條上。

三、我不需要多長時間就能得出結論。

偉大的領袖毛爺爺曾經說過,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所以對於一些需要實踐才能檢驗出真理的條目,蘇寒之前都是跳過了的。

隻是,結合自己之前的表現,這一條上一遍被跳過了的問題,蘇寒覺得,自己似乎可以寫上答案了。

於是乎,等到蘇暮煙連著打了兩個電話回來後,看到的是自家弟弟那張黑成了鍋底的臉。

“小寒,你這是怎麼了?”

走的時候還好好的呢,回來一看一張臉就黑成包大人了,蘇暮煙忍不住有些擔心。

“沒事。”

擠出一個勉強的笑容,蘇寒自然不可能告訴自家姐姐:你家弟弟有可能是神經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