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想了半沒想出來,這登仙閣的姑娘們又能在郭大路手下整出什麼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來。
郭大路興頭兒上來了,幹脆也不回後隆村了,就在登仙閣裏住了下來,一方麵叫李波把李大眼、周木匠等人叫來,連夜畫出了一批圖紙,讓他們改建一閣離宮,另一方麵,趴在郭蘭英蘭閨房的書桌上,就開始抄起《梁祝》來。
《梁祝》這故事是極好的,要不然,也不會千百年來成為中國人追求愛情的象征和絕唱,當郭大路挑燈寫完初稿,給郭蘭英和桃念了一遍,兩人邊聽邊流淚。
桃激動之下,甚至扯著郭大路衣袖嚷嚷道:“後龍先生,請你不要把梁山伯和祝英台寫死,不要讓他們化蝶,就不能讓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嗎?這隻不過是個故事,你完全可以不讓他們死的啊。”
郭大路正想著該怎麼向一個還沒有談過戀愛,在原時空中隻不過是初中生的桃解釋什麼叫愛情,郭蘭英卻歎了口氣,她抹了抹淚,摟過桃道:“妹子,你年紀還,未經人事,不知道情之一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那梁祝二人,乃是為情獻身,雖然化蝶,卻是永駐人心。這結尾,卻是改不得的,後龍先生的良苦用心,你今後也就知道了。隻希望有那人間的父母,看了梁祝後,再不將自己家的女兒胡亂配人,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郭蘭英嘴裏著願有情人終成眷屬,一雙妙目卻在郭大路身上轉了轉,又收了回來,黯然神傷,我見尤憐,郭大路心裏重重跳了一下,忙岔開了話題:“蘭英,你看你來演梁祝中哪個角色?”
他心想,郭蘭英必是喜歡當主角的。
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郭蘭英卻搖了搖頭:“我不參與演出,等這兒事了,我還是要回後隆村的。”
桃忙道:“我也跟著蘭英姐去後隆村。”
郭大路一陣頭痛,他原本想著,郭蘭英在鄞縣城,大妞在後隆村,王不見王,那自己也就太平點,可郭蘭英一回後隆村,萬一大妞吃醋那可怎麼辦--雖然他和郭蘭英並沒有真的生什麼事,可解釋出去也沒人信啊。
而且,大妞從在後隆村長大,鄉親們都拿她當自己家的女兒看待,如果村民因此而不待見郭蘭英,生生委屈了她,也不是郭大路願意看到的。
郭蘭英似乎看穿了郭大路在什麼愁,淡淡地道:“大妞妹子是好人,她必不會因為流言慢待我,自然,如果你不願意我回後隆村,我就不回去。”
郭大路連連搖手:“不、不、不,我怎麼會不讓你回後隆村?你願意去哪裏都行,我沒意見,我沒意見。”
郭蘭英道:“此話以後再提不遲,咱們先將你的戲劇一事辦好,登仙閣裏的姐妹可不是你一個大老爺們能對付的,非要我從旁協助不可,不然的話,哼,她們可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多少英雄好漢,在她們麵前化成繞指柔,郭大哥你真想成事,可得對她們嚴厲點。”
郭大路連連點頭:“好好好,我聽你的,別的不,先把《梁祝》排演出來。”
接下來幾,鄞縣城大街巷都在哄傳一個消息--登仙閣倒閉了!
“聽登仙閣老鴇和龜奴居然惹到了後龍先生頭上,後龍先生一怒之下,一道飛劍毀了登仙閣。”
“胡!哪裏來的飛劍。是後龍先生親闖登仙閣救美人!大展神威,一腳就跺塌了半邊登仙閣,我那就在閣裏--咳咳,錯了,我是聽人的、聽人的--”
“後龍先生救的美人,就是原來跳魔舞的香香,聽她此前已經從了良,拜後龍先生為師了,可登仙閣的老鴇財迷心竅,居然將香香掠了回來,還以三萬兩銀子的價,賣給了絲綢鋪的金大爺糟蹋,可把後龍先生氣壞了,這才衝冠一怒。”
世間傳言,最是熱衷錢色二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三萬兩銀子(在傳言中自動加了一倍)、姣女絲襪、前當紅現從良的青樓名伎、名動一時的後龍先生,這些都是老百姓最津津樂道的事兒,一時間唾沫橫飛,眉飛色舞,把郭大路和郭蘭英編排得一塌糊塗。
到熱鬧處,有人一拍大腿:“聽登仙閣老鴇和手下一眾龜奴已經下了獄,那登仙閣如今已經歸了後龍先生名下,難道,這後龍先生要開青樓?”
當下有人賊兮兮地笑道:“聽後隆村的義學是有不少女學生的,不知道這些女學生進了南苑街又是怎樣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