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感覺到壓力大的人,很多都是在常人眼中很優秀的人。他們往往是那種事事追求完美,但又“拿不起放不下的人”。“有壓力才有動力”的俗話在他們身上並不適用。因為,他們一味追求完美,大事、小事都要求自己要做好,但他們卻並不懂得自我釋放,到最後,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自亂陣腳,做事不分輕重緩急,最後事情的結局當然不會讓人滿意。越是這樣,他們越要懷疑自己的能力,會想要做得更好,但惡性循環的結果是反而做得更糟糕,最終隻會讓沮喪和憂鬱占據自己的心靈。在這樣的人的臉上,我們隻能看到沉重和鬱悶,而不能看到微笑。
工作以後的一次偶然機會,Ann向總經理問道,在那麼多參加應聘的求職者中,總經理為什麼會選擇了她?總經理的回答有些出乎Ann的意料:“你的微笑感染了我,通過微笑,我能看到你有一種其它求職者不具有的自信。”原來是這樣的,Ann起初還以為是自己的名校學曆和自認為不錯的能力是求職的絕對資本呢!
Ann開始工作後,總是盡最大努力來保質保量地完成公司經理交給的各項任務,晚上把單位上所能常用的公文文書一一精讀,在最短時間裏把公司的業務內容了然於心,。每一分私下的努力都會在公眾麵前表現出來。盡管身為新人的她也會因為一些不熟悉的問題而煩惱,但是Ann始終都將微笑當作自己最好的化妝品,還時不時不忘 “補妝”,無論是上司,還是普通員工,她都會向他們投去善意的笑容,很快她就同其它同事打成一片了。於是在進入單位不到一個月,Ann就結束了求職試用期,又過了一段時間她就被總經理任命為創意主管了。
從上述Ann的成功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微笑不僅能夠展示自己的自信,也向上司和同事傳遞了一個積極的態度,微笑的上班族獲取發展的機會總是比較多的。微笑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任,也是對別人負責任。因為,微笑象一切其它情緒一樣,都是具有傳染性的。心理學家建議人們有時不妨麵帶著微笑,假裝快樂、假裝幸福、假裝受歡迎。事實也真的是這樣:把快樂當成一種好習慣,通過“心理整形”來塑造自己,會讓你從此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我們會經常聽人說:“一個人應該為自己三十歲以後的相貌負責”,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說法是有道理的,長時期保持笑容,對人的外貌和性格會產生內在的影響。在臉上總是保持微笑的人,他臉上的肌肉走向也會有變化,微笑的表情會在他臉上留下持久的痕跡。一個總是滿臉愁雲的人,是很難有一張舒展的臉的,即使他露出微笑,人們也會覺得他滿臉苦相,而一個總是微笑的人,他的臉會讓人感覺到陽光和溫暖。一個快樂的人將是富有魅力,這種魅力會使得自己更加從容而自信。快樂是對自己的熱愛,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