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觀星楊少俠,也許很多人都把這個人給忘了,但這本小說的一切事件,都是由於他的一個擁有著特殊振動頻率的屁造成的,這麼重要的一個人物,卻在之前的很多章節裏銷聲匿跡,這著實有一點不可思議,那麼,楊觀星楊少俠,他究竟跑到了哪裏去了呢?
這就要求我們,從頭說起,用富N代和官N代來形容他那是一點也不為過,他們這個家族,最遠可以追溯道隋朝的建立者,楊堅先生;近一些的,北宋的楊老令公;再近一些的,明朝的楊廷和,楊大學士;這些令人頭暈眼花的著名曆史人物都出現在他家的族譜之上,當然,這些人之間的血緣關係究竟有多遠,一般沒人會去掃人家的興。觀星先生也不喜歡他的這個大家族,這個年頭,富二代好活,那是因為他們家隻有到他的父親這輩才開始富,父親年輕時吃了那麼多的苦,終於苦盡甘來有錢了,自然舍不得讓自己的兒子吃苦,所以是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摘月亮,也正因此導致了很多這樣的人人生觀的毀壞。
但是富N代就不一樣了,有一個外國人提過,一個貴族的養成,至少需要三代財富的積澱,也就是說,想成為貴族,那起碼你家從你太爺爺那輩就得有錢了,這樣子,才能洗去你家的那種暴發戶氣息。
楊觀星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家族裏邊,雖然從唐朝開始,中國的由庶族地主階級代替貴族地主階級的運動就開始轟轟烈烈的進行,但是楊家人很聰明,所謂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他們家族見勢不妙,所謂人不勝天,曆史前進的腳步無可阻擋,所以他們靠著自己家族雄厚的物質資本和權力資本,逐漸從土地上轉型出來,變成了商業領域的大亨,期間花費了幾乎是一個唐朝的時間,現代我們人都懂,在這個時代,什麼土地,金銀,都是靠不住的,一旦發生了戰爭,這些東西都將化為虛無,現代還好一點,我們可以要求保險公司賠償,要求銀行賠償,可是在古代,誰也不會賠償你的損失。
對於一個成功的人士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他腦子裏邊的知識,這個東西別人搶不走,得不到,隻要有他,東山再起,易如反掌。所以,楊家的家訓就是,每一個楊家的子弟,死之前,必須把自己一生中所有的知識與經驗寫成一本書,放在楊家的書房內,供以後的子弟學習。
生長在這樣子的大家族裏,文不做丞相,武不當將軍,商不能利千金,那就是對家族最大的侮辱。自然,成為了一名小小捕快的楊先生給這個家族丟了很大的臉。但這個不能全怨楊少俠自己,人口增長,就業壓力大,雖然他是由華山派畢業的高材生,但現在大學畢業生比狗還多,他這個沒什麼從業經驗的小小大學畢業生自然沒人願意要,所以隻好來這裏當了一個捕快,別管怎麼說,自己在政府部門工作,也算是沒太丟臉。
他離開家之前,父親把他叫到院子裏,拿著族譜對他說:“星兒,(訴說家族榮耀十萬字),我們楊家,到目前為止,隻有你一個成為了捕快這種低階職業,為夫不想說你什麼,畢竟你是我的兒子,那些弱者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狗屁!那就是在給自己無法成功找借口!街頭擺攤的,怎麼****都是個擺攤的,一個廚子,菜做的能讓世上每一個人都讚不絕口,可如果外國進攻,逼迫皇上殺了他,皇上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