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祠堂內部已經被大活燒的滿目瘡痍。入眼之處全是黑乎乎的炭跡,三三兩兩跌落下來的木梁,還有斷壁殘垣,很明顯這裏除了滅火的痕跡,還是保持了原來的火燒狀況。
她不再多想,徑直向祠堂屋裏走去。就在她身影晃動,正欲潛行的時候,有一條黑影從祠堂的窗子裏穿過,兩眼打轉正小心翼翼地往屋裏走。
她以前來過一次,記得祠堂是三間大瓦房,進門正中央是一張畫像,畫像上有一個穿著灰色長袍,體態豐盈胡須縷縷眉眼真實的老頭,他一手拿著書,一手拿著不知名的藥草在手中端詳。畫像雖說有些陳舊,但人物的主要神態還是清晰可見,可想畫這幅畫的人手藝了得。
畫像下麵橫放著一張條凳,條凳上擺著大大小小的黑漆牌位,稍大的一個牌位正對著肖像畫的下角,處在條凳中心位置,而其他的大大小小的牌位一字排開,足足占了整個條凳。蕭錦娘想著這蕭家人脈還算可以,就是不知藏了什麼在這些死人身上。
緊挨著條凳的黑漆檀木雕雲紋方桌上放著各色水果和麵製食品,那些食品看起來是定時更換的所以看起來都很新鮮。供桌的最邊上是一個雕花的黑瓷香爐,香爐裏燃著香,嫋嫋煙霧使夜色來拜訪的她萌生一種虛幻感。
另一間屋子裏放著一長溜的圈椅,圈椅末尾臨窗的位置放著一個寬一米高一米的書櫃,櫃子上一塵不染,但樣式和色澤粗略看起來年代就遠了,那些櫃子還上著鎖,鎖上斑駁的鏽跡應該是很久沒有打開過的。
屋子的裏邊還有一個小門,小門太小,隻容下一個人進去再往裏的一間屋子,但因為那間房連個窗戶都沒有,黑漆漆的,裏邊的陳設蕭錦娘就看不到了。
此時正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時候,她在外麵剛好隱秘的很好,可屋子裏的深灰的顏色和黑衣人通體的黑色正好可以分辨,她一動不動地看著黑衣人翻翻櫃子,翻翻牌位,香爐在這個時候不知怎的被他帶了一下晃動的聲音在這樣靜謐的爺有些刺耳,他警惕性地扶住牌位看了四周確實沒有什麼人來,才埋頭繼續。
她記得上次來拜訪的時候和某個黑衣人撞個滿懷,當時忽然覺得心跳漏了半拍,如今看著被燒得麵目全非的祠堂,想著那個人和今日這個人的關係。
這個人應該和第一次跟她交手的人是某種聯係的,或者他們就是一夥的。他們處心積慮要在蕭府找到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探秘嗎?就算這蕭府有驚人大密,他也不是京城官家之府邸,藏有重要線索。而這些黑衣人身形這麼好肯定是受過特殊訓練的,怎麼會盯著名不見經傳的蕭家不放?
剛一走神,就看見黑衣人似乎觀察了一番後找沒有找到要下手的地方,便進內屋去書櫃裏翻。隻見他匆匆翻看了一本,又像原樣放下,再翻挨著的另一本。正在他翻得不耐煩時身形忽然一頓,像是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放下書四下張望。
蕭錦娘趕意識到什麼,趕緊閉氣,蹲下來,稍微遲疑了一下,順勢從挨著窗子的牆角下蹲下來。黑衣人自嘲般地撓撓頭,離開了書櫃,欲往小門裏去,她從屋外看到的黑影果然跟她第二次在後花園裏看到的那個人相似,竟有種落寞感覺一閃而過。
就在這時,門外響起一陣極快的腳步聲,還有燈光隱隱地從祠堂牆外映射過來。
走到門口,開鎖,哢嚓一聲脆響,眼看就要推門進祠堂了,屋裏的黑衣人在門開的一瞬間從屋裏滾了出來,藏到了蕭錦娘剛剛隱匿的窗子地下。而門外的燈光漸漸映射進來,他剛站穩腳步又及時竄上窗子,順著牆頭爬上了房。
黑衣人上來,長籲了一口氣,他緊緊貼著房頂上的瓦,生怕一個不小心滑下去。
也不知道是誰設計的祠堂,黑衣人在房頂上把那個人罵了個口幹舌燥,隻有三間大房,連個樹,連個石墩子都沒有,害得他如此狼狽。不過他也暗喜了一下就是他嘴裏還叼著個放在祠堂窗戶外邊的一個香囊。
也不知是哪個粗心地留下的。
管它呢,拿回去給妹妹玩,她總是羨慕鄰家姐姐繡帕振翅蝴蝶,這下有的拚了,香囊上咯咯硬硬的,一定也繡著圖案,而且這緞子的料子不錯,手感細膩。他嘿嘿一笑揣在了懷裏,順著房簷下來,蹭蹭蹭穿行到後花園。
後花園裏靜靜的,一眼望去,似乎很安全,黑衣人馬不停蹄地跑著跑著,忽然走到草坪上的一棵大樹下停了下來。
眨眼的功夫,冷風乍起,樹葉搖晃,就在他以為要發生什麼突變的時候,從樹上跳下一個黑影,而兩兩相望黑衣人絲毫不慌亂看來是認識的。不但認識好像就
12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