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控製農區害鼠種群數量,提高農區鼠害防治水平,有必要製定一套簡便易行且適用於基層從事農區鼠害監測與防治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使用的技術規範體係。2005年以來,先後主持實施了貴州省優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長專項資金項目“貴州省主要害鼠監測與綜合治理規範化操作規程研究”(黔省專合字[2005]30號)和“褐家鼠、高山姬鼠監測技術研究”(黔省專合字[2007]105號)、貴州省科學技術基金項目“黑線姬鼠種群數量預測預報模型及綜合治理技術研究”(黔科合J字[2005]2041號)以及遵義市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培養項目“遵義市農區鼠害監測與防治科技創新人才團隊”(遵科人才[2012]1號)。同時,參與實施了國家“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主要害鼠災變規律及監控技術研究與示範”(2005BA529A05)和國家農業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主要農作物鼠害調查綜合分析研究”(200903004-01)等科研項目。課題組在原來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農區主要害鼠監測技術和綜合治理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特別在農區鼠害監測與防治技術標準製訂方麵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在1997年12月首次製訂發布貴州省地方標準《貴州省農田鼠害監測與綜合治理技術規範》的基礎上,於2007年8月製訂發布了《農田鼠害(黑線姬鼠)監測技術規範》、《農舍鼠害(黃胸鼠、小家鼠)監測技術規範》和《農區鼠害綜合治理技術規範》,2012年2月製訂發布了《農田高山姬鼠監測技術規範》和《農舍褐家鼠監測技術規範》。至此,貴州省已製訂發布農區鼠害監測與防治技術地方標準六項,逐步完善了一套適合貴州省農區鼠害監測與防治技術標準體係,在貴州省以及全國農區鼠害監測與防治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貴州省現有農區鼠情監測網點18個,其中,係統監測點10個,季節監測點8個;農區鼠害綜合防治示範區50個,其中,全國滅鼠示範區2個,全國毒餌站滅鼠示範區2個,省級滅鼠示範區14個,地級滅鼠示範區32個。為了更好地掌握和應用農區鼠害監測與防治技術標準,實現貴州省農區鼠害監測與防治技術的規範化、標準化,提高農區鼠害監測水平和防治效果,給貴州省植保工作者在今後開展農區鼠害監測及防治工作時提供借鑒和參考。特編寫了這本《貴州農區鼠害監測與防治技術標準》,這對於推動貴州省農區滅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在貴州省農區鼠害研究和技術標準製訂過程中,深得國內同行專家領導的大力支持,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郭永旺副處長、中國農業大學施大釗教授、中國科學院亞熱帶生態農業研究所王勇研究員、四川大學郭聰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劉曉輝研究員、貴州省農業委員會總農藝師張太平研究員、貴州省農業委員會種植業處黃俊明處長、貴州大學副校長金道超教授、貴州大學農學院李子忠教授、貴州大學農學院副院長楊茂發教授、貴州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袁潔研究員、貴州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陳貴春主任技師、貴州省農業委員會農產品質量安全處蘭鑒副處長,以及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鍾應林調研員、張振儉助理巡視員、宋萬貴副處長等有關專家領導在鼠害科研項目實施、評審、驗收和技術標準起草、征求意見、論證、審定過程中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幫助。同時,在本書編寫過程中,特邀中國農業大學施大釗教授為本書作序,並審閱文稿;承蒙貴州大學農學院李子忠教授對本書提出寶貴修改意見;承蒙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研究生楊陽對該書的英文翻譯給予了大力幫助;承蒙貴州科技出版社王霞編審為該書的出版給予了極大的幫助,使得該書得以順利問世。謹此,一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內容仍不盡完善,錯誤和疏漏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