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母親認為,給孩子豐厚的物質就是愛他;給他上各種輔導班就是給他良好的教育。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母親用心的關愛;知識和技能什麼時候都能學,但品質和道德的教育錯過了時間,就會給邪惡乘虛而入的機會。
也有很多母親認為,教育孩子就是給他講講人生的大道理,這樣的想法也不完全正確。在孩子的心智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時候,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還很低,對他們的教育應該是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比如第二個母親,她通過讓兩個兒子比賽而得到蘋果的方法,告訴孩子們一個簡單但深刻的人生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
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天使,就看母親是幫他們找到飛翔的翅膀還是對他置之不理。每個母親的手裏都有一個特殊的蘋果,在讓兒子得到它的時候,就是母親在選擇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天使,還是失去飛翔的機會。
學會裝扮自己
裝扮自己,在給別人留下深刻而美好印象的同時,自己也擁有了一個自信而美麗的心態。
在我們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以貌取人”是大家都不太喜歡的一種評判標準,然而有意無意,在未能深入了解某個人時,我們常常根據他的外貌或者衣著來判斷這個人的喜好、性格,甚至會先人為主地留下不容易改變的第一印象。而我們自己也常常被別人以這種方式評價。
我們購買一本書時,往往通過它的封麵和目錄來判定它的價值,同樣道理,在我們和陌生人交往時,也常常從他的穿著來判定他的身份地位。的確,一個人的衣著打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個人的個人修養、審美傾向以及個性風格。
而在現實生活中“隻認衣裳不認人”的心理,可以說是普遍存在的群體意識。當我們通過某個人外貌對他留下第一印象時,一般這個印象很難改變,除非後來他又有特別的表現。在麵試這種可以說是“以貌取人”的淘汰賽中,外貌和舉止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無怪有太多的培訓機構、包裝公司門庭若市,生意紅火了。
記得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曾風起雲湧出現了不少“皮包公司”,這些所謂的公司既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也沒有相對完善的職工體係,甚至有的是光杆司令,然而他們卻真的騙成了多筆生意。他們計謀能夠得逞,在很大程度上借助於自己的包裝,當一個西裝革履,談吐幽默的人和你侃侃而談時,你會為他的見多識廣而欽佩,而不會懷疑他鼓囊囊的皮包裏裝的竟然是衛生紙。正是這些“皮包公司”的“老板”們抓住了人們憑外表看人的心理,才能一次次使自己的計謀得逞。
一位年輕人到律師事務所應聘,負責接待的律師見他穿著普通的運動裝,言談舉止沒有嚴肅的樣子,認為他是來這裏湊熱鬧的,連簡曆也沒有留便拒絕了他。
第二天,這個年輕人換上名牌西裝,夾著公文包又來到這家律師事務所,這次律師和顏悅色地接待了他,很認真地看了他的簡曆,甚至和他麵談了很長時間。
由於穿著打扮的不同,得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們無意去評判那個律師做法的對與錯,隻是通過這個事情,我們感受到了適當打扮自己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情不難發現:一個衣衫不整形容憔悴的人向我們問路,我們多半會不耐煩地回答甚至置若罔聞地走開;而如果是一個風度翩翩談吐不凡的人向我們問路,我們大都會停下腳步為他指點迷津甚至親自帶他去。並不是我們對這兩種人有什麼偏見,我們隻是下意識地通過這個人的外表來評判他是好是壞。
而在許多的五星級酒店的大門口,就直接醒目地寫著:衣衫不整者謝絕人內!可見,一個人要想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適當的衣著打扮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麵。適當的衣著打扮不僅有助於樹立他人對自己的良好印象,而且還能直接影響我們自己的心理。當我們在社交場合中,因為得體的衣著打扮而成為眾人矚目的對象時,自己在氣勢上往往就占據了優勢,而氣勢上自信讓我們的心理也就處在優勢地位,從而使自己處在社交中的有利地位。可見,學會裝扮自己,是有巨大影響的無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