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自愧不如也(1 / 2)

天生沒有方向感的楊凡在花了半個小時問路後,總算是安然地將陳穎送到了家,看見陳穎機械的取出鑰匙打開家門走進去然後關上門,楊凡抹了把冷汗···任務總算是圓滿達成了!

等到楊凡從陳穎居住的丁字號小區出來後,在街上轉悠了幾圈,楊凡發覺自己似乎又迷路了···話說京城這樣一環套二環二環套三環,怎麼跟個迷宮一樣啊!

無奈下楊凡隻得給家裏打了個電話,說出自己問詢路人得知的地名後,就隻能是坐等司機老劉過來接自己了···同時,楊凡在心裏發誓:如果以後沒有必要,絕對不離開以家為圓心半徑500米的地方!

標準地宅男心態啊!

······

就在這一夜,楊凡的這篇‘三戒’引起的震動開始輻射,因為唐龍的一個臨時決斷,華夏大大小小的知名文人們都收到了‘三戒’的稿子,以及那封關於下期‘青芽’雜誌增刊隻接收關於‘三戒’觀文賞析的通知!

而最後的那個投稿截止到明天下午一點更是亮瞎了所有人的雙眼。

是夜七點許。

江南省某市,華夏著名作家謝晨一邊點開‘三戒’的稿子,口裏一邊不岔地說道:“這‘青芽’也不知道搞什麼鬼,怎麼突然來這麼一出,居然增刊隻接收關於這篇稿子的觀文賞析···倒要看看究竟是什麼稿子,能惹出這麼大的動靜來!”

稿子並不長,隻得600來字而已,可謝晨卻是足足看了幾個小時,等到將通篇‘三戒’看懂看透後,他一拍大腿:“原來是這麼一篇優秀的古文,難怪‘青芽’這麼大的動靜呢···為這麼一篇‘三戒’作觀文賞析,確實太值得了!”

隨即謝晨苦苦思索起來。

“這篇‘三戒’雖然隻是借麋、驢、鼠這三種動物的可悲結局,來對社會上依仗人勢、色厲內荏和擅威作福的人進行辛辣的諷刺,可很有現實的針對性和普遍意義···觀文賞析該從哪一點開始切入呢?”

想了半天,謝晨始終是不得要點,他打開電腦登陸了自己的QT(注:類似QQ的通訊工具),剛提示登陸成功,謝晨加入的華夏作家群就彈了出來,一連串的信息連續地刷新著。

這個華夏作家群裏大多都是如同謝晨這樣的二流、三流作家,乃至不入流的小作家們也不少。

謝晨翻到最上麵,第一個發言的是他的好友張裕,這也算是個二流作家了!

“張裕:‘青芽’這次的手筆可真夠大的啊,居然因為一個在讀高中生的稿子決定增刊。不過稿子看過後,寫的實在是非常好,個人覺得不比古文名家譚大師的水平差。”

張裕發言中提到的譚大師,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整個華夏關於文言文和古白話文方麵的權威大師,一生作品無數,皆是以文言文或古白話文寫就。

謝晨接著看下去,隻第一眼就不由吃了一驚···譚大師怎麼也加進這個群了?

“老譚:老朽癡長60餘歲,隻問寫不出如‘三戒’這般的精辟古文···‘三戒’此文可以看做是三個寓言故事,如果隻是一般的寓言故事,老朽倒也有點把握。可這三篇寓言主題統一卻又各自獨立,形象生動而寓意深刻,篇幅短小、語言簡練卻又刻畫傳神、細致。老朽自愧不如!”

這個QT號叫做老譚,謝晨可是知道的···譚大師的QT名字就叫老譚!真沒想到連他老人家都對這篇‘三戒’如此推崇···

接著又是另一名作家的發言,這人謝晨也是認識的,勉強能算是三流作家吧。

“譚大師都自愧不如?···如今華夏高中生都有這樣的水準了嗎?話說我當年讀高中的時候,怎麼寫不出這麼優秀的文章來?”

然後又一個三流作家的發言。

“寫觀文賞析我拿手,平時的作品沒機會登上‘青芽’雜誌,這次可是好機會···你們慢慢討論,我寫觀文賞析去了。”

然後下麵是一大堆的不入流作家的發言···雖然水準不入流,好歹也算小有名氣了,是以也收到了‘青芽’發出的稿件和通知。

“頂樓上,這次確實是個好機會,你們慢慢聊,我也寫觀文賞析去了!”

“樓上的等等我,一起寫吧。”

“孔聖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還是三個人一起寫吧。”

“三缺一怎麼行?加我一個不多吧···寫完觀文賞析後正好湊一桌。”